做好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
進入9月,全國大中小學迎來學生密集返校開學的日子,2.8億(yi) 學生將陸續回歸校園,引發外媒關(guan) 注。
據法新社近日報道,繼5月高三重新開課之後,武漢全市大約2800所幼兒(er) 園、小學和中學的近140萬(wan) 名學生全麵複課。報道還特別強調,武漢在5月針對居民展開了大規模的核酸檢測。中國目前已經基本上控製了病毒的傳(chuan) 播,全國各地從(cong) 1月底開始關(guan) 閉的學校已逐步重新開放。
美國《紐約時報》認為(wei) ,武漢的學校重新開放是一個(ge) 驚人轉變,體(ti) 現中國抗疫取得了決(jue) 定性勝利。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各國均麵臨(lin) 秋季學期如何安全開學的難題。現在,中國正全力以赴,重新開放學校,承諾今年秋季為(wei) 幾乎所有學生恢複課堂授課。
今年的秋季學期非常特殊,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一個(ge) 新學期。確保安全開學、正常開學、全麵開學,同時有序推進教育教學工作,是當前教育係統最為(wei) 重要的任務。
根據教育部此前公布的數據,目前,我國有4000多萬(wan) 大學生,其中有1000多萬(wan) 跨省流動,另有3000萬(wan) 是在省內(nei) 流動。開學季人員流動範圍廣,聚集程度高,對社會(hui) 影響程度大。讓如此多數量的學生安全有序返校,是一項艱巨任務。
為(wei) 保證全麵恢複秋季學期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中國政府及教育部門主要從(cong) 以下三個(ge) 方麵做好相關(guan) 工作。
第一,提早謀劃,分層部署。
今年6月,教育部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學校2020年暑期放假及秋季開學工作的通知》,提早謀劃開學事宜。隨後,31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分別下達各地方關(guan) 於(yu) 秋季開學工作的通知,以確保各地區、各學校、各年級、各班級嚴(yan) 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結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勢和本校實際,製定相關(guan) 工作計劃。
今年8月13日,教育部會(hui) 同國家衛健委印發了新版的高校、中小學和托幼機構疫情防控的技術方案。該方案在總結上半年教育係統疫情防控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全國以及境外疫情防控發展的新形勢,做出具有針對性的明確要求,為(wei) 全麵恢複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提供了技術指導。
各類部署方案接連發布,各部門、各地精準施策、確保落實,使得各個(ge) 學校能夠采取更加科學、精準的防疫措施。中國的製度性優(you) 勢是正常開學的重要保障。
第二,因地製宜,杜絕“一刀切”。
鑒於(yu) 各地區生源結構特點、教育教學需求和區域防控等級不同,教育部堅持落實“錯區域、錯層次、錯時、錯峰”的返校原則,提早製定秋季開學返校工作方案,加大老生返校與(yu) 新生報到的間隔。此外,教育部還要求“一校一策”,製定完善校園突發疫情處置預案,開展應急處置模擬演練。
來自教育部的消息顯示,到目前為(wei) 止,全國31個(ge) 省(區、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都已經明確了秋季學期開學的安排,按照分期、分批和錯時、錯峰進行。從(cong) 全國來看,各地中小學、托幼機構和高校開學基本安排在8月15日到10月10日期間。
按照總體(ti) 要求和部署,各地區因地製宜、因校而異,靈活開展各地教學活動,是此次秋季學期順利開學的重要原因。
第三,積累經驗,持續抗疫。
秋季學期順利開學,是前期抗疫經驗和成果的集中體(ti) 現。今年2月起,各地和相關(guan) 高校就已經開始製定完善本地本校應急處置預案,組建工作隊伍,加強人員培訓,開展應急演練,全麵提升應急處置能力。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到今年春季學期結束之前,全國2.8億(yi) 學生中,已經有2.02億(yi) 學生回到了校園,返校比例超過了75%,而且實現了校園“零感染”。各地各校在持續防疫過程中,已建立了相對完善、有效的機製,在學校遇到突發事件時,確保機製能夠立即啟動,全麵發揮作用。
今年6月,全國多地高校麵臨(lin) 畢業(ye) 生返校的考驗。各大高校通過測體(ti) 溫、核驗身份、檢查健康碼、給行李消毒殺菌等舉(ju) 措,打造層層安全“關(guan) 卡”,守護學生身心健康,為(wei) 秋季學生大規模返校積攢了不少應對經驗。
總體(ti) 來看,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對教育、衛生係統等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的一次檢驗。在這場抗疫“持久戰”中,各地區、各學校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均有所提高,自身防範意識不斷增強,為(wei) 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公共衛生危機積累了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在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之際,如何加快衛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如何建立高校組織管理、校園環境衛生管理和常態化聯防聯控長效機製,如何繼續推進線上線下教育新形態的發展,是各學校應對未來疫情風險的重中之重。各學校應堅持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不斷總結經驗、適時調整、杜絕懈怠、提振信心,確保校園安全無虞、學生健康成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山南市瓊結縣網絡安全宣傳走進校園
日前,山南市瓊結縣網信辦聯合縣網安大隊等相關部門,深入瓊結鎮完全小學等地,開展網絡安全宣傳活動。[詳細] -
三尺講台內外的西藏教育變遷
我們學校是西藏非典型的高海拔偏遠中學,從老師夠不夠用發展到老師專業對口,教師隊伍趨於年輕化,教育形式線上線下更多元,這些年學校的變化遠不止這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