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意見》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

新華社 發布時間:2020-09-24 09:27:00來源: 西藏日報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hui) 精神,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醫學教育擺在關(guan) 係教育和衛生健康事業(ye) 優(you) 先發展的重要地位,全麵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為(wei)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意見》提出四個(ge) 方麵17條改革舉(ju) 措。

  一是全麵優(you) 化醫學人才培養(yang) 結構。提升醫學專(zhuan) 業(ye) 學曆教育層次。加強醫學學科建設,推進麻醉、感染、重症、兒(er) 科等緊缺專(zhuan) 業(ye) 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ang) 。加大全科醫學人才培養(yang) 力度,逐步擴大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yang) 規模,加快培養(yang) 防治結合全科醫學人才,加強麵向全體(ti) 醫學生的全科醫學教育,加快推進全科醫生薪酬製度改革。加快高水平公共衛生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建設,依托高水平大學布局建設一批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加快高層次複合型醫學人才培養(yang) ,促進醫工、醫理、醫文學科交叉融合。

  二是全力提升院校醫學人才培養(yang) 質量。提高入口生源質量,擴大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本科醫學專(zhuan) 業(ye) 招生規模。培養(yang) 仁心仁術的醫學人才,強化醫學生職業(ye) 素養(yang) 教育,加強護理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傳(chuan) 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教育,做大做強中醫藥主幹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少而精、高層次、高水平的中西醫結合人才。醫教協同加強和規範高校附屬醫院管理,夯實高校附屬醫院醫學人才培養(yang) 主陣地。係統推進綜合性大學醫學教育統籌管理,完善大學、醫學院(部)、附屬醫院醫學教育管理運行機製。建立健全醫學教育質量評估認證製度,構建醫學專(zhuan) 業(ye) 全覆蓋的醫學教育認證體(ti) 係,建立具有中國特色、國際實質等效的院校醫學教育專(zhuan) 業(ye) 認證製度。加快建立醫藥基礎研究創新基地,建立“醫學+X”多學科交叉融合平台和機製。

  三是深化住院醫師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改革。健全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製度,加大全科等緊缺專(zhuan) 業(ye) 住院醫師培訓力度,加快培養(yang) 一批防治複合型公共衛生人才,保障住院醫師合理待遇。推進繼續醫學教育創新發展,推廣可驗證的自學模式,發展遠程教育,在衛生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職稱評價(jia) 中,突出品德、能力、業(ye) 績導向,強調臨(lin) 床實踐等業(ye) 務工作能力,破除唯論文傾(qing) 向。

  四是完善保障措施。加強組織領導,有關(guan) 部門要進一步加強醫學教育綜合管理和統籌,各地、各有關(guan) 部門要把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劃和本部門重點工作計劃。實施國家重大戰略工程,加強對醫學教育投入保障,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加大對醫學院校支持力度。保障經費投入,適時調整醫學門類專(zhuan) 業(ye) 生均定額撥款標準、住培補助標準,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按照規定落實投入責任。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