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奏響教育幫扶交響曲

閆冰 發布時間:2020-10-16 10:0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chuan) 遞的治本之策,抓好教育幫扶,是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必然要求。深圳與(yu) 廣西百色、河池簽訂對口教育幫扶協議,三套鑼鼓一起敲,同頻共振,奏響了一支生動的教育幫扶交響曲。


廣西田林縣光明幼兒(er) 園的小朋友們(men) 。陳娟攝/光明圖片

  深圳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經濟發展水平全國領先。經濟發展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決(jue) 定了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差距。深圳教育理念先進,教育資源優(you) 越,教育質量高,教育效果好。新時代,深圳以強烈的使命擔當,發揮優(you) 勢,集中力量,推出四大舉(ju) 措,對口精準幫扶百色、河池教育脫貧,成效顯著。

  從(cong) “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深圳對百色、河池兩(liang) 地的教育幫扶,不僅(jin) 注重投入真金白銀,而且致力於(yu) 輸送先進的教育理念與(yu) 教學方法。深圳派往百色、河池的支教隊員除了完成登上講台、上好課的支教任務外,還把“如何開發校本課程”“如何編寫(xie) 教材”等技能分享給當地教師,普遍提升了當地教師的業(ye) 務能力。選派一位支教隊員,可以帶動一批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和成長。“帶著責任來,留下技能走”,是每一位深圳支教隊員都在踐行著的誓言。


廣西田林縣光明幼兒(er) 園的小朋友們(men) 。陳娟攝/光明圖片

  從(cong) “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深圳對百色、河池的教育幫扶,結合了兩(liang) 地教育的發展實際,堅持做到“精準滴灌”。比如,根據百色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現實需要,開展“深圳 百色教育對口扶貧”項目信息化培訓,內(nei) 容涉及微課培訓、小學科學實驗等,目的是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根據河池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基礎教育條件薄弱的實際,深圳投入財政幫扶資金,援建毛南家園深圳幼兒(er) 園、毛南家園深圳小學、毛南家園深圳中學等多個(ge) 項目,改善了72個(ge) 毛南族聚居村的教育配套設施,把錢花在了刀刃上。

  從(cong) “單向對接”到“雙向融合”。在線下,堅持“請進來”與(yu) “走出去”相結合。深圳教科院講師團到百色開展教育教學對口幫扶活動,深圳教育係統麵向河池舉(ju) 辦“年度教師”巡回分享報告會(hui) ,等等,這些舉(ju) 措受到百色、河池群眾(zhong) 的一致好評。百色、河池根據自身教育發展需要,有計劃分批次派出各級教育管理人員、教師骨幹等赴深圳跟崗學習(xi) 、研修培訓。在線上,以信息化技術為(wei) 手段,實現優(you) 質教育資源共享。深圳不僅(jin) 積極支持百色、河池教育資源庫的建設,而且通過深圳“教育雲(yun) ”逐步實現了深圳優(you) 質教育資源對百色、河池兩(liang) 地的開放與(yu) 共享,這對於(yu) 縮小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粵桂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巴馬瑤族自治縣燕洞鎮良豐(feng) 村小穀雞基地。李小輝攝/光明圖片

  從(cong) “蜻蜓點水”到“落地生根”。深圳與(yu) 百色、河池分別簽訂了教育對口幫扶框架協議,加大教育協作力度、拓寬教育協作領域、擴大教育協作規模、凝聚教育協作力量,推動教育幫扶不斷向縱深發展,逐步實現了教育協作大中小、幼兒(er) 園等各級教育全覆蓋,辦學條件、教科研、師資培訓等各類交流學習(xi) 全覆蓋。

  深圳對百色、河池的教育幫扶始終堅持因地製宜、循序漸進、適需對路、精準到位,教育幫扶碩果累累。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jue) 勝之年,深圳對百色、河池兩(liang) 地的教育幫扶仍然在路上,政策持續穩定,力度不斷增強,機製逐漸完善,在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中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作者:閆冰(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