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海外留學生的新學年
新學年開始已經一個(ge) 多月,麵對疫情之下的留學課堂與(yu) 海外生活,學子們(men) 適應情況幾何?近日,記者采訪了5位迎來新學期的中國留學生,他們(men) 中有的人在國外,有的在國內(nei) 上網課。讓我們(men) 一起來看看疫情中他們(men) 的求學故事。
身在海外艱難複課
受歐洲第二波疫情強勢反彈的影響,英國利茲(zi) 大學大一學生王藝霏的唯一一節線下課程也被取消。她的專(zhuan) 業(ye) 是電影攝影與(yu) 媒體(ti) ,一年多以前到達利茲(zi) 開始上預科,今秋正式入學。
人雖在國外,但上課形式同樣也是自己看提前錄好的課程視頻。生活上,王藝霏每周會(hui) 外出采購一次,其餘(yu) 時間就待在自己房間裏。她住校內(nei) 宿舍,原本包含5個(ge) 單間的套間,受疫情影響隻住了她與(yu) 另外一名正在讀博的中國學生。而在利茲(zi) 街頭,戴口罩的人相較疫情剛發生之時多了不少。
在對留學生涯的規劃裏,王藝霏原本準備多參加社團活動,認識新朋友,在大二申請公司實習(xi) 機會(hui) 。現在計劃不得不做出調整,她轉而將目光放在了一些線上實習(xi) 上。王藝霏說:“這些實習(xi) 的申請人數非常多,競爭(zheng) 壓力很大,可以看出很多學生都在迫切地尋找機會(hui) ,提升自身實踐能力。我也一直在密切關(guan) 注行業(ye) 內(nei) 的線上實習(xi) 崗位。”
9月初,在烏(wu) 克蘭(lan) 國立冶金大學對外經濟管理專(zhuan) 業(ye) 大四學生李博文的課程表上,一些人數較少、恢複線下教學的小課被顯著標記。然而,僅(jin) 僅(jin) 幾周之後,受烏(wu) 克蘭(lan) 新冠肺炎疫情惡化影響,大學暫時轉為(wei) 線上學習(xi) 。在此之前,他所在的學校通過不同年級分批開學、錯峰上課的方式,避免人員聚集,以此降低線下課程中病毒交叉感染的風險。
在當地,一些餐廳在疫情下艱難恢複,堂食隻能分隔而坐,有的關(guan) 閉了室內(nei) 就餐,隻提供露天服務。李博文已習(xi) 慣了烏(wu) 克蘭(lan) 疫情中的生活,進入畢業(ye) 年,他需要完成論文、申請實習(xi) 、考察研究生階段目標院校等一係列工作。“自己無法改變疫情,能做的隻有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推進自己的學業(ye) 計劃,盡量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李博文說。
在線授課質量受損
王紫涵是澳大利亞(ya) 蒙納士大學銀行與(yu) 金融專(zhuan) 業(ye) 的大二學生,她剛剛結束回國隔離,回到寧夏老家。過去幾個(ge) 月裏,她在澳大利亞(ya) 已經上完了一個(ge) 學期的網課,如今,回到國內(nei) 的她又繼續開始了自己第二學期的網課。
據王紫涵介紹,除一些需要用到實驗室器材的專(zhuan) 業(ye) 被允許進入校園之外,蒙納士大學其餘(yu) 專(zhuan) 業(ye) 的課程均調整為(wei) 線上授課。
相較於(yu) 線下課堂,網課的授課時長更短,往日1個(ge) 半小時的小課,上網後有的變成了45分鍾左右。對於(yu) 壓縮後的上課內(nei) 容是否會(hui) 知識縮水、含金量不足,甚至影響自己畢業(ye) 後的文憑認可度,王紫涵難掩擔憂。
“一些線上課程的效率並不高,無法麵對麵授課的情況下,老師也不能了解每個(ge) 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究竟如何。我們(men) 課堂上的留學生以中國學生居多,並不太愛提問,所以大多數時間都是老師在講,互動效果不好,學生獨自在線上聽也很難完全集中注意力。”王紫涵說。
王藝霏也表示,自己的學習(xi) 成效客觀上打了折扣。“我覺得自己並沒有獲得與(yu) 學費相對等的學習(xi) 體(ti) 驗。一些實踐性很強的攝影課程並沒有從(cong) 線下轉為(wei) 線上,而是直接取消,沒有老師指導,讓學生自學。坦白地說,很難令人覺得滿意。”
與(yu) 此同時,一些留學生的心態也在發生變化。“疫情會(hui) 持續多久?這種封閉狀態還要維持多久?我何時能再回到澳大利亞(ya) ,開始正常的學習(xi) 生活?這些事都讓人焦慮。不少留學生的精神狀態並不好,一些學生甚至有了抑鬱傾(qing) 向。我自己就是,回國前那段時間裏整晚睡不著,翻來覆去地想這些事。”王紫涵說。
平衡生活、家庭與(yu) 學業(ye)
今年6月,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計算機專(zhuan) 業(ye) 的“準研一”學生劉中原就接到學校通知,新學年一整年的課程都將以網課形式進行。國內(nei) 上網課更安全、成本低,但學習(xi) 質量難免受影響;若是去加拿大,潛在防疫風險更大。權衡對比過後,劉中原決(jue) 定留在國內(nei) 接受遠程授課,這也是他周邊不少中國留學生的共同選擇。
從(cong) 9月7日正式開學以來,為(wei) 了配合學校授課進度,劉中原“晝伏夜出”,按課程表過起了“加拿大時間”。
在山東(dong) 東(dong) 營,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生閆瑞這兩(liang) 周也有意識地調整為(wei) “曼城作息”。他本科就讀於(yu)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大學,研究生申請了曼大社會(hui) 學專(zhuan) 業(ye) ,將於(yu) 10月26日開學。為(wei) 了更好地適應英國授課節奏,閆瑞報名了在線研習(xi) 班裏為(wei) 期兩(liang) 周的語言課程。據他介紹,同學中也有一部分選擇前往英國上網課,以便更好地適應當地文化、語言與(yu) 學習(xi) 氛圍。
談及網課效果,閆瑞表示,自學能力也是研究生階段要培養(yang) 的重要能力,這需要學生能夠克服外界不利影響,擺正求學心態。“居家學習(xi) ,借助於(yu) 網絡環境,很多學習(xi) 資料都能夠方便獲得。所以外界環境隻是影響因素的一部分,歸根到底還是看學生自己的用心程度。”閆瑞說。
除了學習(xi) ,生活作息與(yu) 家人完全不同、互相幹擾,時間久了也會(hui) 帶來矛盾。“一天兩(liang) 天還好,但久而久之真的會(hui) 影響到家人,他們(men) 會(hui) 很難受,正常的生活習(xi) 慣和節奏被打亂(luan) 了。”劉中原無奈地說。“隻能盡可能地想辦法克服困難,盡可能地平衡生活、家庭與(yu) 學業(ye) 的關(guan) 係,我覺得這也是培養(yang) 自己解決(jue) 問題能力的好機會(hu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高校教師開發網紅“治愈機” 學生利用AI理念玩中求學
近日,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的人工智能與電子商務學院裏建起了一麵人工智能燈光互動牆,作為該學院的網紅打卡點吸引了一大波“小粉絲”。[詳細] -
教育評價有了正確的“指揮棒” 黨中央、國務院首次出台教育評價改革文件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但如何解決教育功利化、短視化的問題,一直是阻礙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問題。[詳細] -
深圳:築巢引鳳 做教育先行示範區
10月10日,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做客央視《對話》節目透露,過去3年,深圳已經拿出2200億元用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學位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