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山區中學建起“智慧食堂” 刷臉支付 10秒內吃上熱飯
輕點平板,選擇菜品,刷臉支付。15日中午,不到10秒,李集中學九(4)班學生魯國瑞就拿到了午餐。記者看到他的8元套餐裏,有青椒肉絲(si) ,一個(ge) 雞腿,兩(liang) 個(ge) 素菜,一份冬瓜湯。
“早上吃了一碗熱幹麵,中午吃雞腿,看菜單晚上有火腿腸,都是我喜歡的。”魯國瑞說,食堂一日三餐菜品豐(feng) 富,這學期可以刷臉支付,很方便。
李集中學地處黃陂北部山區,與(yu) 孝感一山之隔,是一所農(nong) 村學校。學校食堂是一座低矮平房,僅(jin) 從(cong) 外觀看,不會(hui) 讓人有關(guan) 於(yu) “智慧”“科技”的聯想。
走進食堂,即見一台落地顯示屏,查詢可見每日菜譜、菜品來源及價(jia) 格、飯菜的留樣記錄等。5個(ge) 銷售窗口前各放置著一台平板,師生們(men) 能迅速“刷臉”買(mai) 飯,一個(ge) 人用時不到10秒。即使在剛下課的用餐高峰,也不見排長隊的情況。
“這是學校本學期啟用的智慧食堂係統,前沿技術也走進了我們(men) 這個(ge) 山區中學。”校長程崢嶸介紹,出於(yu) 疫情防控需要,學校要求學生減少外出,盡量在學校吃飯。這個(ge) 原本隻能承載200多人的小食堂,每一餐的用餐人數陡增到600多人。為(wei) 了保證“師生吃好飯”這件大事,學校決(jue) 定用科技解決(jue) 問題。
改造後的食堂,運轉效率提升,買(mai) 飯速度變快,加上實行錯峰用餐,這個(ge) 麵積隻有500多平方米、原本為(wei) 220人供餐都要40分鍾的食堂,實現了讓600多名師生在30分鍾內(nei) 全部吃上熱乎飯。
智慧管理係統還能下載到手機,學生家長通過手機APP往孩子賬號裏充值,並能查詢孩子每天吃了什麽(me) ,以及每道菜的食材來源。學校後勤部門會(hui) 根據係統後台大數據,分析學生的飲食喜好,並結合健康指數、時令來調整菜譜。
“以前食堂排老長的隊,一下課就要跑去‘搶’飯菜,還擔心飯卡不見了,現在都沒這些問題了。”學生晏宇說。
“我們(men) 在外打工,孩子一日三餐在學校吃什麽(me) 、吃得怎麽(me) 樣,都是我們(men) 關(guan) 心的問題。”家長熊芳表示,智慧食堂上線後,她在手機裏下載了APP,每星期給孩子充值200元,他每餐吃什麽(me) 都可以看到,賬上餘(yu) 額不足時可以隨時充值,很方便。
黃陂區教育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李集中學是區裏首個(ge) 引進智慧食堂係統的學校,讓農(nong) 村娃能受益於(yu) 現代科技,師生和家長反響都不錯。“未來,黃陂區會(hui) 根據實際調研,推廣智慧食堂。”(記者陳曉彤 通訊員蔡育平 馬瑞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學校停電老師把課堂搬到戶外 小意外變成了教育契機
你想象過嗎,學校如果突然停電了,教室沒法上課,食堂沒法做飯,該怎麽辦?[詳細] -
新興領域研究到底該怎麽研究?
在人類漫長的曆史進程中,理解智能、理解我們的大腦一直是一個被不斷追逐的夢想;而自近代以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如何創造一個“大腦”,如何自己創造出智能更是吸引了眾多科學家競相比拚。[詳細] -
“背帶大叔”不再背母看病
91歲的汪珍應坐在院子裏,她聽不清兒子和客人們說什麽,但她看見有客人站著,便讓汪克武拿凳子給客人坐。2019年下派到岜奪村衛生室的王光穎擔任了汪克武和他母親的家庭醫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