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教師呂淑霞:平凡到極致便是非凡
在赴拉薩采訪前,我已經預想到這篇文章不好寫(xie) 。
呂淑霞是幸運的。小學五年級前,她從(cong) 未穿過一件不帶補丁的衣服,母親(qin) 給她置辦的唯一一件新衣服,還被送給了他人還了人情。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她,援藏後被派到西藏最為(wei) 繁華的拉薩而非條件惡劣的邊境縣區。在拉薩中學,她可以住在幹淨的教職工宿舍,能在食堂吃到富有特色、美味的飯菜,工資除了貼補家用能有盈餘(yu) 經營自己的生活,還收獲了愛情。
呂淑霞是平凡的。8年工作合同到期後,她選擇留在拉薩。援藏20年來,她一直是拉薩中學的一名高中教師,沒有驚天動地的感人事跡,也沒有戲劇化的跌宕人生,仿佛這20年以及未來的日子都是一個(ge) 又一個(ge) 平凡的日子複製、堆砌而成的。
按照當下追求新聞“爆點”的操作手法來看,采訪呂淑霞似乎並不是一個(ge) 最佳選擇。在現實中一些精於(yu) 算計的人眼中,在基層待了幾十年的“呂淑霞們(men) ”有些傻,竟然沒想過以長期支邊的“特殊經曆”作為(wei) 跳板,一路“高升”。對一些即將去或想去基層、去西部的年輕人而言,如果一輩子像“呂淑霞們(men) ”一樣平凡,是否還有必要去基層吃苦?
但誰又能簡單武斷地去評判一個(ge) 人的人生呢?
呂淑霞是雪域高原教育係統65098名教職工的縮影,是前赴後繼紮根基層、奉獻西部“熱潮”裏的一朵小浪花,也是平凡的我們(men) 中最真實的存在。她為(wei) 了更多的學生能走出西藏而走向高原;為(wei) 了更多的人能回到西藏、來到西藏,又留在了高原之上。
從(cong) 呂淑霞本人、她的學生、援藏教師們(men) 以及西藏本地工作者的言語勾勒中,我真實地感受到了人與(yu) 人之間最原始的、自然的情感——無私的愛,以及由此升騰的對邊疆的愛和對國家的愛。
在這種情感麵前,“算計”人生成了毫無意義(yi) 的偽(wei) 命題,因為(wei) 平凡到極致的他們(men) 成就了非凡,而能擁有如此非凡的人生,幸莫大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老丁:為西藏教育舔磚加瓦的人
從拉薩阿裏地區高級中學到普蘭縣霍爾鄉小學、巴嘎鄉小學、多油村小學和九年一貫製學校,再到劄達縣香孜鄉小學,老丁和誌願者們一路西行,一路建著圖書館。[詳細] -
做好民族語文翻譯工作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近日,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2020年度藏語文新詞術語翻譯專家審定會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州召開。[詳細] -
拉薩城關區第七小學預計明年8月投用
10月20日,記者從拉薩市城關區教育局獲悉,截至目前,位於教育城的拉薩城關區第七小學一期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6%,二期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4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