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變壞,都是從第一次被冤枉開始的
很久沒像這樣了,人們(men) 麵對這樣一條新聞時如此感動,為(wei) 一個(ge) 孩子受到善待而欣慰。看到警察的調查還孩子以清白時,很多人鬆了一口氣,比給自己洗清某種委屈時還高興(xing) 。孩子的心靈是一張白紙,這種教育能在這張白紙上留下銘記一生的美好,對規則和正義(yi) 的依賴。
重慶10歲男孩被疑劃車卻堅決(jue) 否認,父親(qin) 認賠3500元,民警看監控追查3天,真相反轉,事實證明不是孩子劃的,車主退了賠償(chang) 並給孩子道歉。很多網友覺得這條新聞太治愈了,是看多了那種“不敢做好人”之類堵心新聞後的治愈。男孩父親(qin) 事後發聲說:“這件事情能得到圓滿解決(jue) ,真的要感謝認真負責的鄒警官,雖然事情本身不是很大,但是鄒警官一直覺得不能冤枉孩子,積極溝通,反複研判,連續幾天查閱監控錄像,盡心盡力去尋找真相,還了孩子一個(ge) 清白,守護了孩子心靈中的陽光。”
優(you) 秀的家長,負責的警官,讓一個(ge) 誠實而堅定的孩子更加堅信正義(yi) 的力量,教科書(shu) 般的辦案態度,教科書(shu) 般的教育過程,不僅(jin) 在一個(ge) 孩子心中投射進陽光,也是一次鮮活的誠信教育、法律教育、家庭教育、家長教育。
培根那句話常被引用,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犯罪隻是汙染了水流,但錯誤的審判是汙染了水源。這句話用在這裏尤其貼切,如果開始對孩子的錯判沒有及時糾錯,那麽(me) 這件事的惡果是非常嚴(yan) 重的,孩子的心就是水源。但負責任的警察扭轉了這個(ge) 結果,用實際行動把培根那句話改寫(xie) 成,一次公正的審判,其善果甚至超過十次善行,因為(wei) 這種公正的審判滋養(yang) 了正義(yi) 之源,尤其當這種判決(jue) 事關(guan) 孩子、被孩子凝視的時候,更是如此。
很多孩子的變壞,都是從(cong) 第一次被冤枉開始的。尤其是當大人都覺得你做錯了,肯定是你做的,甚至你的親(qin) 人都一口咬定是你幹的,連象征著法律正義(yi) 的警察叔叔都這麽(me) 認為(wei) 時,就會(hui) 覺得無所適從(cong) ,天塌下來了。明明心裏清楚不是自己幹的,但孩子自己無法自證清白,說什麽(me) 都被大人武斷地判為(wei) “孩子撒謊”。成人麵對這種情況時,也許還能訴諸自我調查和法律訴訟去澄清冤情,一個(ge) 孩子能怎麽(me) 選擇?很多時候,他隻能在內(nei) 心選擇不信任這個(ge) 世界,既然我不被信任,我為(wei) 什麽(me) 要信任別人?法律都這樣,怎能靠它去討回正義(yi) ?這種心結得不到疏解,漸漸就會(hui) 選擇相信拳頭、欺騙、厚黑、爾虞我詐。
這件事告訴我們(men) ,有時候成人的武斷是多麽(me) 可怕,而孩子麵對那種武斷時又是多麽(me) 無助,他們(men) 的世界,就是大人對他們(men) 貼的一個(ge) 個(ge) 標簽,他們(men) 的價(jia) 值觀和世界觀,就是在一個(ge) 個(ge) 這種標簽中形成的。麵對某種對孩子的指控時,成人更多顧及的是自己的麵子(而不是孩子的感受),早點解決(jue) ,責問孩子,不顧場景的羞辱,本能覺得孩子會(hui) 撒謊,沒有事實證據就妄下結論,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hui) 。不是用平等的姿態和確鑿的事實去說服,而是用家長權威去迅速“解決(jue) ”。
因為(wei) 反襯出這些問題,這條新聞才格外觸動我們(men) ,這個(ge) 家長太值得學習(xi) 了,這個(ge) 過程的處置體(ti) 現了對孩子的尊重:在證據對孩子不利的情況下,沒有惱羞成怒通過羞辱和嗬斥孩子維護自己的麵子,意識到在這種公開場合這樣七嘴八舌詢問孩子對孩子的不公平,即使做錯了事,應該在孩子有安全感的情況下進行教育。也不能以“鬧”的方式解決(jue) ,會(hui) 給孩子形成錯覺。先行協商解決(jue) ,盡快帶孩子離開,回家後再進行心與(yu) 心的溝通。回家後與(yu) 孩子長談,孩子堅持說不是自己幹的,確信與(yu) 孩子無關(guan) ,趁機跟孩子講了“如何麵對這種似乎洗不清的誤解”的道理。這種耐心,和與(yu) 孩子基於(yu) 事實和信任的平等交流,是教育應有的樣子。
鄒警官尤其值得讚賞,一個(ge) 父親(qin) 對自己孩子的耐心與(yu) 信任,是天然的情感,而一個(ge) 警官對陌生孩子的負責,卻需要高度的職業(ye) 精神。好像不是太大的事,他似乎可以根據當時的情況就作出判斷,無須費心費力去看那麽(me) 長時間的監控,事情已經在賠償(chang) 3500元中解決(jue) 了。但他沒有糊塗官判糊塗案,沒有放過疑點,沒有覺得“孩子的事兒(er) 是多大的事兒(er) 啊”,而覺得要拿證據說話,孩子不是自己的,但法律正義(yi) 與(yu) 每個(ge) 人相關(guan) ,即使這事兒(er) 是孩子幹的,也要用證據讓孩子心服口服。
一個(ge) 優(you) 秀的父親(qin) 和一個(ge) 負責的警察,不僅(jin) 避免了對一個(ge) 孩子的傷(shang) 害,讓孩子有了規則和誠信自信。也是對社會(hui) 公義(yi) 的滋養(yang) ,好人不會(hui) 被欺負,老實人會(hui) 有法律保護。孩子變壞,許多就是從(cong) 第一次被冤枉開始的,怎麽(me) 說都無人相信,從(cong) 而選擇相信拳頭、迷信反規則潛規則、甚至破壞規則的。相比教育孩子不說謊和相信正義(yi) ,成人擔負著更多責任,一個(ge) 良性循環,需要從(cong) 成人開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揚州大學學生助力寫好扶貧後半篇文章
據當地支部書記介紹,織金縣惠民街道辦事處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距離縣城8公裏,設有惠澤、惠民、恒大3個社區,累計搬遷入住22438人。[詳細] -
在學思踐悟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繁忙的治國理政中,專門抽出時間出席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並發表重要講話,充分體現出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年輕幹部的厚愛和期望。[詳細] -
援藏教師呂淑霞:平凡到極致便是非凡
呂淑霞是雪域高原教育係統65098名教職工的縮影,是前赴後繼紮根基層、奉獻西部“熱潮”裏的一朵小浪花,也是平凡的我們中最真實的存在。[詳細] -
拉薩城關區第七小學預計明年8月投用
10月20日,記者從拉薩市城關區教育局獲悉,截至目前,位於教育城的拉薩城關區第七小學一期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6%,二期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4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