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專升本”熱:給掌聲同時需改進

侯長林 發布時間:2020-10-26 09:5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今年專(zhuan) 升本全國擴招人數32.2萬(wan) 人,這給高職學生拓展了升學空間。近期,不少高職學校公布了報考比例,有學校報考率超過了40%,錄取率超過了82%。“專(zhuan) 升本”熱,這一現象在高職教育界引發了熱烈討論。

  作為(wei) 一所接收專(zhuan) 科生的本科學校校長,筆者就“專(zhuan) 升本”情況,最近與(yu) 多所接收學生的本科高校中層管理幹部有一定的交流,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是:二級學院的院長認為(wei) ,盡管專(zhuan) 升本學生的理論基礎相對薄弱,但他們(men) 學習(xi) 目的明確,珍惜本科學習(xi) 機會(hui) ,動手能力和社交能力比較強;學生處處長認為(wei) ,專(zhuan) 升本學生自律能力和環境適應力比較強;招生就業(ye) 處處長認為(wei) ,專(zhuan) 升本學生定位清晰,能夠沉得下心,有發展的眼光,就業(ye) 沒有問題。

  可見,接收生源的本科高校總體(ti) 上對專(zhuan) 升本學生是肯定和歡迎的。高職院校雖然既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但筆者以為(wei) 從(cong) 有利於(yu) 學生發展和增強職業(ye) 教育吸引力的角度看,應該給予掌聲。再加上,不少專(zhuan) 科學生和家長都希望能有更多進一步深造的機會(hui) ,以及國家產(chan) 業(ye) 升級對更高一級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漸增多等原因,我們(men) 應該對專(zhuan) 升本政策的設計及實施給予積極的評價(jia) ,並擁護和支持。不過,建議相關(guan) 方麵仍然需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做一些調整和改進。

  第一,要注意“度”的把握。任何事情的處理都有一個(ge) “度”的把握問題,專(zhuan) 升本的政策同樣如此。今年專(zhuan) 升本進行了擴招,錄取分數線和往年比下降了不少,招生的本科高校有人開始抱怨,擔心生源素質拉低整個(ge) 學校的人才培養(yang) 質量。高職院校擔憂的是,專(zhuan) 升本會(hui) 引導更多學生走這條路,超過一定比例就有可能動搖其辦學方向。今年是特殊情況,新冠肺炎疫情對學生就業(ye) 產(chan) 生了嚴(yan) 重影響,國家作出擴招的決(jue) 定是為(wei) 了關(guan) 注民生,毫無疑問是正確的,大家能夠理解。但如果繼續擴招,就需要充分考慮接收學生的本科院校的擔心和輸出學生的高職專(zhuan) 科院校的擔憂。當然,也不能將口子收縮得太小,讓更多想升學發展的學生沒有機會(hui) 。是不是可以在招生計劃下達前測算一下“度”,讓招生計劃既能夠基本滿足理性選擇升學學生的需要,又不影響本科人才培養(yang) 質量和高職專(zhuan) 科院校的發展。當然,這個(ge) “度”的把握有一定的難度。

  第二,要根據專(zhuan) 升本學生特點進行培養(yang) 。接受學生的本科高校能夠給專(zhuan) 升本學生單獨辦班是最好的選擇,隻有單獨辦班才能夠根據專(zhuan) 升本學生動手能力強而理論基礎薄弱的情況,製定專(zhuan) 門的人才培養(yang) 方案,有條件的學校盡量給他們(men) 單獨辦班。不能單獨辦班的學校,對插班學習(xi) 的專(zhuan) 升本學生也應盡可能考慮其特殊需求,因材施教,不能簡單地一刀切。盡管專(zhuan) 升本的學生總體(ti) 上理論基礎相對薄弱,但如果培養(yang) 得當,少數學生在其理論提升方麵也會(hui) 有很好的發展。據筆者觀察,本科畢業(ye) 生考研隊伍中,不乏專(zhuan) 升本的學生,盡管比例不大,但畢竟有少部分學生能夠經過嚴(yan) 格的挑選,進入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學習(xi) ,甚至還有碩士研究生畢業(ye) 後考上了博士的情況。因此,隻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yang) ,專(zhuan) 升本學生理論基礎薄弱的短板也是能夠補上的。

  第三,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職業(ye) 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就業(ye) 教育,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不能因此限製學生專(zhuan) 升本學習(xi) 。學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成長與(yu) 發展,隻要有利於(yu) 他們(men) 成長和發展的,都應該鼓勵和支持。武漢職業(ye) 技術學院今年的專(zhuan) 升本錄取率達到了82.73%,有人擔心其與(yu) 職業(ye) 教育方向有悖。筆者以為(wei) ,如果這所高職隻是為(wei) 專(zhuan) 升本而辦學,即人才培養(yang) 不按照背離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ang) 目標,不積極促進學生技術技能的提升,隻開設專(zhuan) 升本需要考試的科目,那確實必須製止和反對。但如果他們(men) 是在保質保量完成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ang) 任務的前提下,對有專(zhuan) 升本願望的學生給予適當輔導和幫助,讓這些學生盡可能實現其人生理想,何樂(le) 而不為(wei) 呢?所以,隻要該校是在正常實施高職教育的前提下,尊重學生個(ge) 性化發展,激勵他們(men) 各方麵積極向上而取得的高升學率,我們(men) 應該給予掌聲!

  更何況,專(zhuan) 升本選拔考試中設有專(zhuan) 業(ye) 科目考試,這種機製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專(zhuan) 科和本科的專(zhuan) 業(ye) 銜接,他們(men) 中的大多數未來仍然將在與(yu) 高職教育相同或相近的行業(ye) 領域中就業(ye) 。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專(zhuan) 升本就是高質量的就業(ye) 。

  筆者認為(wei) ,高職專(zhuan) 科學生專(zhuan) 升本與(yu) 中職學生升專(zhuan) 科、應用型本科學生考研都是一樣的道理。專(zhuan) 升本學生更多進入應用型本科高校深造,應用型本科學生更多是攻讀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從(cong) 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專(zhuan) 業(ye) 碩士甚至到專(zhuan) 業(ye) 博士,正好是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的各個(ge) 層級,這是一個(ge) 體(ti) 係內(nei) 部的正常生源流動,我們(men) 應該給予積極向上的孩子們(men) 充分的肯定!

  第四,學生自己不能盲目跟風。高職學生考不考本科,要根據自己的人生規劃進行選擇。如果人生規劃中有升本的需要,父母又積極支持,專(zhuan) 升本無疑是很好的選擇。但如果僅(jin) 僅(jin) 是為(wei) 了追求本科學曆,或者回避就業(ye) ,或者是在從(cong) 眾(zhong) 心理的驅使下選擇專(zhuan) 升本,就沒有必要。在就業(ye) 中成長,或者先就業(ye) 後考研甚至考博,也是很好的選擇。終身教育更符合人才成長的規律。因此,先就業(ye) 不等於(yu) 沒有發展前途,學習(xi) 是終身的事情,即使就業(ye) 後不再有機會(hui) 進行全日製學習(xi) 深造,在工作中學習(xi) 也能夠出彩。(作者係銅仁學院校長)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