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盤行動”後,校園餐飲浪費有何改善
“班主任陪餐”“光盤換果盤”“半份菜”……製止校園餐飲浪費,是本學期開學後的重要一課。在全國大中小學校,食堂都進行了形式不同的創新、改革,食育教育也穿插到課堂中間,成為(wei) “光盤行動”的重要一環。
開學一個(ge) 多月,校園餐飲浪費的情況有沒有改善?同學們(men) 如何看待餐飲浪費?他們(men) 渴望怎樣的飯菜和就餐環境?記者深入大中小學校進行了實地調查。
1.“不好吃”“吃不完”是浪費主因
實地調查之前,在光明日報微信公眾(zhong) 號、客戶端上,記者首先針對大中小學師生發出了“決(jue) 戰!校園光盤”的問卷調查。調查共收集1180張有效問卷,其中教師198張,學生982張。結果顯示,38%的師生認為(wei) 校園餐飲浪費“非常嚴(yan) 重”,43%的師生認為(wei) “有點嚴(yan) 重”,隻有16%的師生認為(wei) “在可控範圍”。而在導致浪費的原因中,選擇“吃不完”的有401票,占總量的33%,選擇“不好吃”的有554票,占總票數的46%。
“不好吃”是浪費的主因嗎?帶著疑問,記者隨機選擇了一所大學、一所9年一貫製中學和一家營養(yang) 配餐公司展開調查。
中午不到11點,學生便陸陸續續走入食堂吃午餐。記者分別於(yu) 11點、11點半、12點三次進入食堂觀察,發現大多數學生的餐盤都很“幹淨”,但仍有少數學生存在剩菜剩飯的情況。學生許曉告訴記者:“倡導光盤行動之後學校食堂光盤情況變多了,但總體(ti) 來看剩飯的情況還是比較多。”
“其實,大家剩飯剩菜的原因無非是兩(liang) 點,一是飯菜質量不高;二是飯菜選擇的量不好把控。比如我告訴打飯師傅,來一份或者半份,但其實我發現分量沒差多少。”許曉說。
“浪費,在學校不同程度存在,但我覺得大學做得相對不錯。”天津某高校學生蔣倩說,“大學食堂浪費分情況,比如說早飯,往往剩的食物較少,午飯和晚飯剩的食物則會(hui) 多一些。男生剩飯的情況相對較少。”
至於(yu) 原因,她表示,“好吃與(yu) 否”是最重要的,“在疫情還沒出現時,我們(men) 學校附近的很多小飯館很受學生歡迎,基本一到飯點都是爆滿,去了還要排隊,說白了,就是他們(men) 做得好吃。”
鄭州大學教育學院講師劉瑩告訴記者,高校推行“光盤行動”後,食堂浪費現象有所好轉,但“回收”的食物仍舊較多。
她總結了學校食堂食物浪費的幾個(ge) 特點。“一是從(cong) 被浪費食物的種類而言,蔬菜類浪費較多,其次是豆製品,作為(wei) 主食類的麵食則僅(jin) 次於(yu) 豆製品,浪費最少的是肉類。二是就浪費食物數量而言,米製品和麵製品作為(wei) 主食類浪費最多,豆製品其次。三是從(cong) 浪費的群體(ti) 來看,總體(ti) 上男女生都有浪費行為(wei) ,但女生放回餐具上殘留的食物普遍比男生多。”
實地調查的情況基本印證了問卷調查的結果。記者又選擇午飯時間走訪北京一所小學。在低年級部,學生們(men) 排隊領午餐。吃飯的過程很安靜,有的學生吃完一份還不夠,舉(ju) 手又加了一些飯菜。記者注意到,有的菜孩子一口沒動。當天的午餐有一道“什錦有機菜花”,有一位小朋友吃完別的食物,把這道菜原樣放在了餐盒。班主任董陽告訴記者,他們(men) 在上課的時候講到了營養(yang) 搭配,“再好吃的菜也不能多吃,隻要有營養(yang) ,不愛吃的菜也要吃。如果有的孩子實在不願意吃某種菜品,我們(men) 會(hui) 讓他們(men) 放在餐盒裏不動,由老師回收。”
2.眾(zhong) 口難調的營養(yang) 餐要好吃更要營養(yang)
師生們(men) 對浪費糧食如何看待?調查問卷顯示,選擇“浪費可恥”的有509票,占總量的43%,然而54%的師生的選擇是“雖然覺得可恥但沒有辦法”。
為(wei) 什麽(me) 沒有辦法?原因各異。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有的學生有“接受不了”的菜品。北京市西城區一位家長告訴記者,隻要菜品中有“蘑菇”,他的孩子一定不吃。記者在一所學校調研完畢之後,恰逢學校放學,一位高年級的學生出校門後徑直走進一家小賣部買(mai) 了一包榨菜邊走邊吃。“學校食堂太淡了,我吃不進,就是想吃口鹹的。”
對於(yu) 學生的選擇,記者采訪了北京市芳馨小靈通營養(yang) 配餐公司的經理鄧林(化名)。鄧林告訴記者,中小學營養(yang) 配餐有自己的要求,熱量、營養(yang) 、食材搭配都由營養(yang) 師提前算好。“我們(men) 也知道,不少孩子不愛吃綠葉菜,但是我們(men) 不能不做,因為(wei) 這是他們(men) 一天所必需的營養(yang) 。我們(men) 依據《中國學齡兒(er) 童膳食指南》的要求準備食物,包括油鹽的搭配都有定量,不能過高或過低。”
在他的眼中,大學食堂的浪費情況好於(yu) 中學食堂,食堂的浪費情況又好於(yu) 營養(yang) 餐。“大學食堂相對更自由一些,因為(wei) 大學生接近成人,可以煎炒烹炸,八大菜係互相搭配,還可以中西搭配,增加小吃點心,廚師可發揮的餘(yu) 地比較大,能滿足同學們(men) 對口味的要求。中小學食堂要兼顧學生的身體(ti) 狀況,提供的菜品以滿足生長發育為(wei) 主。”鄧林說。
每天早上10點左右,營養(yang) 餐出鍋了,迅速裝車分送到北京市不同區域的十幾所中小學。“我們(men) 做這一行已經十幾年了,這十幾年孩子口味變化不大,雖然有人說他們(men) 愛吃西式快餐,但是從(cong) 食物的反饋上,我們(men) 發現,孩子們(men) 還是喜歡吃家常菜,一般來說,西紅柿炒雞蛋最受學生歡迎,總是光盤。”鄧林告訴記者。
開學以來,一些學校食堂采取了“半份菜”“小份菜”“光盤換果盤”等活動,一些高校還通過大數據測算等機製,讓餐飲浪費的情況有明顯改善。但是鄧林表示,這些“小妙招”在中小學營養(yang) 餐方麵可以借鑒的空間不大。“因為(wei) 學校食堂可以定量,但是營養(yang) 餐不可以,營養(yang) 餐的熱量按平均標準測算,萬(wan) 一有孩子吃不飽是不行的。所以營養(yang) 餐每次都會(hui) 提供的比原定計劃多,從(cong) 某種程度上說,節約程度肯定不如食堂。”
盡管有種種限製,記者了解到,在開學後的這一段時間,中小學生吃飯的情況“完成得不錯”。“疫情期間,同學們(men) 有8個(ge) 月沒吃到學校的飯,所以有新鮮感。同時,這個(ge) 學期,不少中小學校有意識地增加了體(ti) 育課的數量和強度,如跳繩、仰臥起坐等,而且最近一段時間快要體(ti) 育測試了,孩子們(men) 都很重視,抓緊時間練習(xi) ,每天運動量大了,孩子們(men) 吃飯更香。”董陽說。
3.食育的背後有一本經濟賬
近日,教育部印發《教育係統“製止餐飲浪費培養(yang) 節約習(xi) 慣”行動方案》,同時,教育部還聯合共青團中央等四部門共同發布了製止餐飲浪費的倡議。此前,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hui) 和《文明雜誌》剛剛倡議“一德二智三美味”,即“勤儉(jian) 節約的美德”“科學健康的美智”和“營養(yang) 好吃的美味”,並呼籲設立“雙11文明美食日”。
在“反對浪費”方麵,社會(hui) 輿論正持續而廣泛地關(guan) 注著。然而,如何能“入腦入心”,預防“水過地皮濕”的淺表化傾(qing) 向,還需要背後“隱性”的力量——“食育教育”。問卷調查的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導致校園浪費長期存在的原因是什麽(me) ?超過49%的師生選擇了“食育效果欠佳,缺少良好的觀念和行為(wei) 習(xi) 慣”。
有人認為(wei) ,“浪費”是生活富裕之後的“副產(chan) 品”,師生更講究生活品質、更講究飯菜口味,但與(yu) 此同時也伴隨產(chan) 生了新的問題。在中科院地理資源與(yu) 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曉潔看來,挑食偏食便是造成浪費的一個(ge) 原因。
她和同事們(men) 實地調查發現,食育教育能從(cong) 根本上緩解校園浪費現象。中科院食育團隊先後於(yu) 2019年5月和10月兩(liang) 次走進某貧困地區的53所各類學校,他們(men) 發現,當地學生一方麵存在著營養(yang) 不良的現象,但另一方麵,挑食偏食也很嚴(yan) 重,學校食堂和“營養(yang) 午餐”的浪費現象時有發生。2019年11月起,他們(men) 在該貧困地區的三所幼兒(er) 園和兩(liang) 所小學開始食育教育試點,幫助學生們(men) 樹立珍惜糧食、愛護環境的理念,同時普及食物營養(yang) 、和均衡搭配的關(guan) 係,“一兩(liang) 個(ge) 月的時間,學校的‘光盤現象’就有了明顯起色。我們(men) 認為(wei) ,食育教育應該更加注重針對性。在貧困地區,我們(men) 的食育教育主要講營養(yang) 學,講身體(ti) 健康如何預防不生病,以解決(jue) 因病返貧、因病致貧。食育的背後是一本經濟賬,這些實例給孩子們(men) 的震動很大,能更好地解決(jue) 挑食現象。”劉曉潔告訴記者。
中國營養(yang) 餐產(chan) 業(ye) 協同創新平台副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孟慶芬認為(wei) ,食育教育應該“讓孩子們(men) 對食物尊重,並養(yang) 成習(xi) 慣。應該從(cong) 節約糧食、珍惜資源的角度告訴他們(men) ,怎麽(me) 健康長大。”她提醒中小學生,“浪費是兩(liang) 個(ge) 層麵,顯性的浪費如學校的廚餘(yu) 垃圾,隱形的浪費就是不會(hui) 吃、不知道怎麽(me) 吃,偏食挑食也是浪費。”
“疫情之後,最應該補給孩子的是食育教育。怎麽(me) 吃能夠增強免疫力,能夠抵抗疫情。今年的全民營養(yang) 日核心就是免疫膳食。我了解到,杭州有兩(liang) 所小學強製要求所有孩子開展節約糧食評比,建立節約和浪費的獎懲機製,讓孩子們(men) 有行為(wei) 約束。不止於(yu) 教,還有懲戒,這才是完整的食育教育。”孟慶芬告訴記者。
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李名梁同樣認可“懲戒”的作用,“要根除這一‘痼疾’,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hui) 等多方協同發力。一方麵,學校要加大對食堂食品的監管和治理力度,提高飯菜品種、營養(yang) 和質量,給學生營造一個(ge) 安全、健康、溫馨的就餐環境;同時,不妨嚐試將學生多次浪費飯菜的行為(wei) 納入個(ge) 人品德修養(yang) 的考核和獎學金評定當中,給在校學生形成一定的‘威懾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一位老教師助學助村的二十五年
10月25日重陽節當天,記者走進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王村鄉瓦窯村的文化大院,米麵糧油堆滿了整間屋子。[詳細] -
以教育信息化為名牟利須嚴查
記者調查發現,在浙江省某市實驗初級中學,家長被變相強迫購買了6500元一套的“平板教學”係統,包括平板電腦、相關的教輔軟件和上課所需要的流量包。[詳細] -
習近平回信勉勵中國戲曲學院師生 在教學相長中探尋藝術真諦 在服務人民中砥礪從藝初心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0月23日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回信,對他們傳承發展好戲曲藝術提出殷切期望。[詳細]
- 著力提升基礎設施和服務保障能力 充分釋放新型消費巨大潛能
- 台風“莫拉菲”將於26日移入南海 最強可達強台風級
- 從“一五”156項到“十三五”165項 重大工程鑄造中國經濟頂梁柱
- 民政部: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占全國總數的83.6%
-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
-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
- 北京10月25日無新增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北京將啟用進口冷鏈食品追溯平台,冷凍肉類水產來源掃碼可查
- 北京城市副中心大運河沿線景觀風貌設計方案提交,請您來評審!
- 探析科技創新與全球健康共治之路 首屆全球健康與發展論壇在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