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大數據揭秘:9所中國頂尖大學畢業生都去哪了?

發布時間:2020-10-27 10:25:00來源: 科學網

  教育部今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屆高校畢業(ye) 生874萬(wan) 人,同比增加40萬(wan) 人,畢業(ye) 生人數再創曆史新高。如此龐大的畢業(ye) 生群體(ti) 離開校園,他們(men) 的去向越發引人關(guan) 注。

  每年年底,各大中央部屬高校都會(hui) 公布本年度的畢業(ye) 生就業(ye) 質量報告。為(wei) 了讓公眾(zhong) 了解2020屆高校畢業(ye) 生去向,我們(men) 著重整理、解讀了2019屆C9高校的畢業(ye) 生去向數據,並就其中一些數據進行了幾年來的統計分析。

  (編者注:即2009年10月啟動的九校聯盟,它是中國首個(ge) 頂尖大學間的高校聯盟,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ye) 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共9所高校)

  平均就業(ye) 率97.86%

  根據C9高校官網發布的《2019年畢業(ye) 生就業(ye) 質量報告》不難發現,9所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相當可觀,與(yu) 中國其他高校相比比較領先,平均就業(ye) 率為(wei) 97.86%(見圖1)。


圖1.2019屆C9高校畢業(ye) 生總體(ti) 就業(ye) 率與(yu) 本碩博畢業(ye) 生就業(ye) 率對比圖

  其中,最高的是西安交通大學,畢業(ye) 生就業(ye) 率達99.46%;最低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ye) 生就業(ye) 率為(wei) 95%。

  從(cong) 整體(ti) 來看,各高校博士生就業(ye) 率相對更高。其中,西安交大2019屆博士生就業(ye) 率高達100%,碩士和本科生就業(ye) 率也均為(wei) 最高,分別為(wei) 99.63%和99.24%。

  不過,南京大學成為(wei) 個(ge) 例,博士生就業(ye) 率為(wei) 97.95%,低於(yu) 本科生和碩士生就業(ye) 率。另外,除中國科大、浙大博士生就業(ye) 率略低於(yu) 碩士生就業(ye) 率外,其他高校博士生就業(ye) 率均為(wei) 最高。

  多數畢業(ye) 生選擇京滬粵

  清華、北大、複旦、上海交大作為(wei) 東(dong) 部高校代表, 其2019年畢業(ye) 生更傾(qing) 向於(yu) 前往京滬粵工作(見圖2)。而京滬粵本身作為(wei) 經濟發達的地區,無論是收入還是機會(hui) ,對於(yu) 應屆畢業(ye) 生而言,都會(hui) 產(chan) 生更大的吸引力。

  其中,上海交通大學82.36%的畢業(ye) 生去往京滬粵,清華大學是四個(ge) 學校中比例最低的,但也有70.17%。這也意味著,更多優(you) 秀人才無法流入其他新一線城市。


圖2.2019年清北複交畢業(ye) 生京滬粵就業(ye) 人數占比

  中國科大作為(wei) C9高校聯盟中中部高校的代表,將其畢業(ye) 生直接就業(ye) 的地域按東(dong) 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塊區域進行劃分(見圖3),2019 屆畢業(ye) 生到東(dong) 部地區就業(ye) 的比例最高,為(wei) 66%;中部地區為(wei) 28.97%;西部地區為(wei) 5.03%,占比最低。

  哈工大作為(wei) C9聯盟中位置相對較偏僻的高校,也是中部代表之一。按照地區分布情況統計,其2019年畢業(ye) 生就業(ye) 區域主要分布於(yu) 東(dong) 南地區,為(wei) 48.46%,意味著幾乎一半的畢業(ye) 生都沒有留在學校所在地,而到東(dong) 北和華北就業(ye) 的比例僅(jin) 為(wei) 38.84%。不同於(yu) 中國科大,哈工大的畢業(ye) 生選擇中部地區就業(ye) 的比例最小,僅(jin) 為(wei) 4.46%。

  西安交大作為(wei) C9聯盟中唯一的西部高校,將其畢業(ye) 生直接就業(ye) 的地域按東(dong) 北、東(dong) 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塊區域進行劃分,2019 屆畢業(ye) 生到西部地區就業(ye) 的比例最高,為(wei) 45.97%;東(dong) 部地區次之,為(wei) 45.49%;中部地區為(wei) 7.48%;東(dong) 北地區為(wei) 1.06%,占比最低。


圖3.中國科大、哈工大、西安交大2019屆畢業(ye) 生就業(ye) 地區分布

  民營企業(ye) 更受青睞

  2019屆C9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單位中排名前三的單位性質如表1所示,雖然各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單位中前三名性質各不相同,但民營企業(ye) 更受C9高校畢業(ye) 生的喜愛。


表1.2019屆C9高校就業(ye) 單位中排名前三的單位性質統計表

  除北京大學國有企業(ye) 以27.14%排名第一外,其餘(yu) 8所高校中民營企業(ye) 占比均排名第一。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占比最高,為(wei) 55.55%;南京大學占比最低,為(wei) 25.26%。

  而除去北京大學和複旦大學,在其他7所高校中,國有企業(ye) 均占比第二。

  如圖4所示,北大畢業(ye) 生更傾(qing) 向於(yu) 從(cong) 事高等教育相關(guan) 的工作,占比18.04%,比起西安交大的9.68%,幾乎高出一倍;南京大學雖處於(yu) 第二名的位置,但占比僅(jin) 有10.69%。

  圖4.2019屆C9高校畢業(ye) 生在高等教育、科研單位、民營企業(ye) 、國有企業(ye) 、三資企業(ye) 的就業(ye) 占比排名

  與(yu) 高等教育類職業(ye) 相對接近的科研單位,排名靠前的高校中則看不到北大、南大和西安交大。其中,哈工大以9.75%的占比排名第一。

  整體(ti) 上,C9畢業(ye) 生選擇科研單位就業(ye) 的比例並不高。

  民營企業(ye) 在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不同性質的單位中占比第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ye) 生更傾(qing) 向於(yu) 選擇民營企業(ye) ,占總就業(ye) 人數的55.55%;浙江大學以52.52%排名第二;西安交大排名第三,為(wei) 37.52%。

  國有企業(ye) 是老一輩人心中的就業(ye) “優(you) 質選擇”,但在2019屆C9高校畢業(ye) 生的心中,其優(you) 勢顯然不如民營企業(ye) ,除了工資待遇的因素外,這也跟新一代人就業(ye) 觀念的改變有關(guan) 。

  其中,清華大學的畢業(ye) 生更偏向於(yu) 選擇國有企業(ye) ,占比31.3%,排名第一;北京大學則以27.14%的占比排名第三。

  複旦大學位於(yu) 上海,對外來文化更加包容,其2019屆畢業(ye) 生中20.28%的學生選擇了外資企業(ye) 就業(ye) ,排名第一;西安交大雖位於(yu) 西部地區,但其13.53%的畢業(ye) 生選擇了外資企業(ye) 。

  深造率相對保持較高水平

  畢業(ye) 生除了一部分會(hui) 直接參加工作,還有一部分選擇了繼續深造。他們(men) 也是我國高質量研究生的預備軍(jun) 。近些年來,優(you) 質高校畢業(ye) 生深造率相對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目前,高校畢業(ye) 生繼續深造一般有兩(liang) 種途徑,一是在國內(nei) 讀研,二是出國(境)留學。

  統計2019年C9高校畢業(ye) 生(包括本科、碩士、博士)的國內(nei) 升學率發現,C9高校的總體(ti) 升學率較高,其中理工科類高校的深造率總體(ti) 高於(yu) 其他學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39.36%的升學率位居第一(見圖5)。


圖5.2019屆C9高校畢業(ye) 生國內(nei) 升學率排名

  以清華大學為(wei) 例看高校畢業(ye) 生國內(nei) 深造率,縱向來看可以發現,本科生的國內(nei) 深造率最高,其次是博士生,碩士生最低;橫向來看,無論是本科生、碩士生還是博士生,其深造比例整體(ti) 都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這意味著近年來更多學生在畢業(ye) 時選擇“深造”這一方式。

  出國(境)深造比例有所下降

  統計2019屆C9高校畢業(ye) 生出國(境)深造情況(見圖6),可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分別以15.3%和14.79%的比率位居前列,而南京大學(9.7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3%)、西安交通大學(8.88%)以及哈爾濱工業(ye) 大學(7.74%)則未超過10%。


圖6.2019屆C9高校畢業(ye) 生出國(境)深造率排名

  對畢業(ye) 生出國(境)深造率作分學曆層次的統計(見表2),可以發現,本科畢業(ye) 生的出國(境)深造率最高,其次是博士,隨後是碩士。本科畢業(ye) 生出國率最高的高校為(wei) 複旦大學(29.9%),碩士畢業(ye) 生出國率最高的高校為(wei) 清華大學(5.5%),博士畢業(ye) 生出國率最高的為(wei) 清華大學(13.7%)。

  值得注意的是,和全國出國留學人員不斷增多的情況不同,從(cong) 近幾年的統計數據來看,C9高校畢業(ye) 生的出國(境)深造率呈下降趨勢。

  以清華大學為(wei) 例,其2019屆本科生出國(境)深造率為(wei) 24.6%,相比2018屆本科畢業(ye) 生的26.3%下降了1.7個(ge) 百分點。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國內(nei) 的高校實力、教學水平、學習(xi) 平台都在不斷進步,更多學生願意留在國內(nei) 進行學習(xi) 深造。


表2.2019屆C9高校各學曆層次畢業(ye) 生出國(境)深造情況統計表

  從(cong) 上述2019屆畢業(ye) 生相關(guan) 數據分析中可以看出,當前高校畢業(ye) 生有工作創業(ye) 、國內(nei) 升學、出國深造等多種就業(ye) 渠道,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874萬(wan) 2020屆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形勢嚴(yan) 峻複雜,就業(ye) 工作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挑戰,“穩就業(ye) ”“保就業(ye) ”的任務依然非常艱巨。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