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曆史才能更加珍惜現在
圖為(wei) 《不準出生的人》劇照。鄭璐 袁海霞 攝
“好,我走,我走,我要走遍天涯海角,找一條窮人能夠活命的路。”
“孩子們(men) ,你們(men) 快快趕到,我們(men) 這一輩子報不了仇,你們(men) 、你們(men) 堅持…總有那麽(me) 一天,會(hui) 驅散烏(wu) 雲(yun) ,看見太陽。”
這是話劇《不準出生的人》裏農(nong) 奴紮西和格桑的對話,這部反映西藏農(nong) 奴悲慘命運的劇目,被先後改編成歌劇、京劇、豫劇、楚劇、越劇、河北梆子以及著名電影《雪山淚》等形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
《不準出生的人》通過對主人公紮西一家在民主改革前的悲慘遭遇和民主改革後的幸福生活的鮮明對比,揭露了封建農(nong) 奴製度的殘酷和黑暗,展現了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雪域高原實現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曆史巨變。
走近《不準出生的人》
話劇《不準出生的人》是西藏民主改革前後西藏人民的真實寫(xie) 照。西藏民主改革前,一對農(nong) 奴戀人紮西與(yu) 央金受盡莊園主淩辱,央金腹中的雙胞胎女兒(er) 因故真正成為(wei) “不準出生的人”。紮西經曆苦難,親(qin) 眼目睹妻子的慘死。西藏民主改革後,紮西的女兒(er) 紮西和尼瑪獲得新生,並發出“我要把珍貴的哈達親(qin) 手獻給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心聲。劇中以西藏民主改革為(wei) 分水嶺,將社會(hui) 的黑暗與(yu) 幸福生活進行鮮明層次劃分。
據了解,自1963年首演後,話劇《不準出生的人》曾在1978年、2009年進行複排。國家一級演員、自治區話劇團副團長洛丹介紹,該劇旨在用舞台話劇的形式,教育新時期西藏青少年要學會(hui) 感恩,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洛丹告訴記者,2019年,《不準出生的人》進行了第四次複排,在原有內(nei) 容的基礎上,添加了《序》和《尾聲》兩(liang) 個(ge) 板塊,同時將故事描述的時間線拉長。“時間線我們(men) 從(cong) 前三版的1939年—1959年拉長至1939年—2019年。還特別添加了一個(ge) 片段:主人公尼瑪在她80歲時返回西藏民族大學,向新時代的青年講述自己的故事。故事的脈絡便由此展開。”
西藏話劇團演員尼珍在這部劇中飾演兩(liang) 個(ge) 角色,母親(qin) 央金和女兒(er) 尼瑪。她說:“每每演出謝幕,觀眾(zhong) 們(men) 的掌聲和眼淚,讓我覺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1.2萬(wan) 多公裏的巡演
2019年,作為(wei)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作品,《不準出生的人》在拉薩、那曲、日喀則、山南、林芝、昌都、西藏大學、西藏民族大學等地進行了巡演,曆時兩(liang) 個(ge) 多月,行程1.2萬(wan) 餘(yu) 公裏,完成了25場演出,線上線下共計32.27萬(wan) 人次觀看演出。
演出現場,掌聲、喝彩聲不斷,劇中人物的悲慘命運和悲喜交加的劇情吸引並感染著所有觀眾(zhong) 。他們(men) 為(wei) 舊西藏人吃人的製度感到憤怒,為(wei) 新西藏和諧美好生活感到歡喜,也為(wei) 尼瑪的勇敢堅強而點讚。
該劇複排導演窮達告訴記者,參加那次演出的演員很多都是“80後”,他們(men) 並沒有經曆過舊西藏的苦難,就像今天觀看演出的青年學生和很多網友一樣。“這部話劇像是一個(ge) 時空隧道,帶著大家重回那個(ge) 黑暗年代,與(yu) 紮西一起哭、一起笑,真正做到感同身受。經曆了舊西藏的苦,更懂得新西藏的甜,回望曆史才能更珍惜現在,才能激勵我們(men) 向更加幸福的生活邁進。”
西藏民族大學退休教師張元坤說,記得上世紀60年代,由翻身農(nong) 奴“本色出演”的《不準出生的人》曾走進學校進行演出,農(nong) 奴出身的學生們(men) 看了之後,回想起自己過去的悲苦生活,便更加發憤學習(xi) ,立下誓言要為(wei) 建設新西藏作貢獻。“今天,這部高度還原曆史真實的藝術精品《不準出生的人》再次走進校園,將曆史故事講給新時代的學生們(men) 聽,讓他們(men) 銘記曆史、做好當下,為(wei) 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自我完善中不斷前行
話劇《不準出生的人》通過演員極具張力的表演和生動的情節,揭露了舊西藏黑暗殘酷的封建農(nong) 奴製度,揭示了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的深刻內(nei) 涵,給廣大群眾(zhong) 上了一堂生動的新舊西藏對比課,更讓新時代的人們(men) 珍惜當下幸福生活,為(we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洛丹告訴記者,正如時代的發展,該劇也在自我完善中不斷前行。第四次複排時,該劇運用了360度旋轉舞台,滿足各種場景的切換需求,並運用投影對舞台效果進行補充。同時,對演員們(men) 的服裝和舞美等方麵也進行了精心設計。“道具的設計更值得一提,很多道具相比之前都發生了微妙變化。比如,強巴送給女主的定情信物,不再是之前的一枚銅戒指,而是一顆閃閃發亮的五角星。”
洛丹說,該劇是西藏自治區文藝工作者充分發揮藝術優(you) 勢和文藝院團的職能作用,用生動的故事情節和演員們(men) 專(zhuan) 業(ye) 精湛的表演,對引導全區廣大青少年學生更好弘揚愛國主義(yi) 精神、凝聚愛國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後,我們(men) 將瞄準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2021年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曆史節點,超前謀劃、狠抓創作,積極打造觸及靈魂、凝聚人心的藝術作品,為(wei) 推動西藏文化文藝事業(ye) 健康發展貢獻西藏話劇團的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話劇團演員嘉增達傑:認真演好每一個角色
他是話劇《不準出生的人》(第四版)裏曆經滄桑的紮西,又是《八廓街北院》裏勤奮直率的康巴漢子巴鬆,還是《共同家園》裏的一名英軍(反派)。[詳細] -
西藏:文化惠民更精彩
(下轉第四版) (緊接第一版) 穩步實施“美麗西藏 可愛家鄉”優秀文藝作品鄉村供給工程,文化供給側改革精準有力。五年來,我區堅持“扶誌”“扶智”並舉,推動文化產業成為既富“腦袋”又富“口袋”的“搖錢樹”,文化助...[詳細] -
藏戲演員達娃曲珍:為文化傳承獻最美青春
今年30歲的達娃曲珍畢業於西藏大學藝術係,成為一名專業的藏戲演員已有10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