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素質教育也能如此開展

張琪 發布時間:2020-11-09 08:58:00來源: 西藏日報

  日前,一則名為(wei) 《一期培訓班收費三四千 學跳繩有必要報班嗎》的新聞引起了筆者的興(xing) 趣。原來,是學校的體(ti) 育課開展了跳繩訓練,一些學校還對孩子的訓練成效設置了考核標準。生怕孩子在任何方麵落後的家長紛紛給孩子報跳繩課外培訓班,一時市場相當火爆。聯想到筆者親(qin) 戚花6000多元送孩子訓練籃球,身邊的同事、朋友讓孩子學鋼琴、學遊泳、學象棋圍棋,學的項目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唯一相同的便是價(jia) 格不菲。這些現象不禁令人感慨,現在素質教育的理念是真正深入人心了,為(wei) 了孩子的全麵發展,家長絕不會(hui) 吝惜口袋裏的鈔票。這雖說比隻看分數是進了一步,可總覺得還是有點變味。

  對素質教育有需求,就隻能通過社會(hui) 上的商業(ye) 培訓機構來滿足嗎?另一則新聞給出了答案。近日,拉薩市第一小學與(yu)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開展了為(wei) 期一個(ge) 月的“館校合作”活動,內(nei) 容包括科普教育課程、科學實驗表演、科普話劇表演、標本講解、完成巨幅科普繪畫等。活動很好地利用了西藏自治區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創新了西藏自治區未成年人主題教育實踐,使學生們(men) 拓展了視野、增長了知識、體(ti) 驗了科學的魅力,對啟迪學生智慧、增強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每座城市都建有一定數量的公共文化體(ti) 育設施,如圖書(shu) 館、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文化館、體(ti) 育場、青少年宮、工人文化宮等,用以滿足群眾(zhong) 的文化體(ti) 育活動需求。根據《公共文化體(ti) 育設施條例》規定,公共文化體(ti) 育設施管理單位必須堅持為(wei) 人民服務、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服務的方向,充分利用公共文化體(ti) 育設施,傳(chuan) 播有益於(yu) 提高民族素質、有益於(yu) 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進步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開展文明、健康的文化體(ti) 育活動。而在第二則消息中,素質教育的需求與(yu) 提供文化體(ti) 育活動服務的義(yi) 務完美結合,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一個(ge) 少一點盲從(cong) 與(yu) 攀比的選擇。

  如何充分利用公共文化體(ti) 育設施,《條例》裏有明確的規定。如公共文化體(ti) 育設施管理單位應當完善服務條件,建立、健全服務規範,開展與(yu) 公共文化體(ti) 育設施功能、特點相適應的服務等公共文化體(ti) 育設施應當根據其功能、特點向公眾(zhong) 開放,開放時間應當與(yu) 當地公眾(zhong) 的工作時間、學習(xi) 時間適當錯開,並且不得少於(yu) 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最低時限。國家法定節假日和學校寒暑假期間,應當適當延長開放時間。學校寒暑假期間,公共文化體(ti) 育設施管理單位應當增設適合學生特點的文化體(ti) 育活動等。

  此外,家長、學校乃至教育部門,也要積極主動與(yu) 有關(guan) 管理部門溝通協調,共同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素質教育活動,讓孩子們(men) 成為(wei) 有理想、有道德、有社會(hui) 責任感、有高尚情操、有廣博科學文化知識的一代新人。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