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青海:留守兒童有了專屬公益學堂

發布時間:2020-11-17 09:16:00來源: 青海新聞網

  西寧市香格裏拉有個(ge) 名為(wei) 酉輔學堂的特殊所在,十來個(ge) 小學生每天都會(hui) 在這裏認真寫(xie) 作業(ye) ,遇到不會(hui) 的題目,會(hui) 主動問輔導老師並認真聽講。據悉,這個(ge) 由青海省兒(er) 童福利協會(hui) 開辦的公益學堂,目前在全省已有7所。

  據了解,酉輔學堂以社工督導引領誌願者開展作業(ye) 輔導的形式,以跨年級組合的學習(xi) 小組互助支持為(wei) 紐帶,以培養(yang) 服務對象目標、時效、團隊、自主四種意識和踐行能力為(wei) 特征,以小學生家庭作業(ye) 輔導為(wei) 常態化服務載體(ti) ,吸引服務對象及其家長積極參與(yu) ,依托作業(ye) 輔導的形式開展係列兒(er) 童社工專(zhuan) 業(ye) 服務。

  學堂收納的是青海省一些留守兒(er) 童和困境兒(er) 童。通過在學堂學習(xi) ,讓他們(men) 逐漸養(yang) 成自覺學習(xi) 和自我管理的良好習(xi) 慣,以滿足自我發展的需求。正常上課的時間為(wei) 每天下午的酉時(17:00至19:00)。在學堂內(nei) ,社工將服務對象根據年級分成混合小組,一般由一至六年級的5-6名服務對象組成一個(ge) 小組,引導各小組根據組內(nei) 特點和組員興(xing) 趣自行確定小組名稱、推舉(ju) 小組長、製作小組桌牌,營造平等互助的小組氛圍,嵌入自主決(jue) 策理念。同時,通過團建活動和小組競比機製,例如每周紅旗小組評選、發放笑臉貼等代幣激勵,加強小組凝聚力,強化組員之間相互幫助、共同學習(xi) 和維護小組榮譽的意識。與(yu) 此同時,在節假日,酉輔學堂還會(hui) 為(wei) 兒(er) 童舉(ju) 辦一些課外活動,豐(feng) 富兒(er) 童的生活。

  “我們(men) 協會(hui) 的工作者這次十一假期隻休息了三天,其餘(yu) 時間都是和學堂的孩子們(men) 在一起,為(wei) 他們(men) 輔導假期作業(ye) ,做一些課外活動。”省兒(er) 童福利協會(hui) 黨(dang) 建工作指導員田延英告訴記者,省兒(er) 童福利協會(hui) 還將與(yu) 更多的社會(hui) 組織、誌願者一起參與(yu) ,將學堂發展得更深更廣。

  “我從(cong) 一年級就來這裏寫(xie) 作業(ye) ,現在在西寧市紅星小學上四年級,每天有不會(hui) 的問題,這裏的老師都會(hui) 耐心給我們(men) 輔導。”學生楊子宸說。正在輔導作業(ye) 的趙青虎老師告訴記者,他在青海省兒(er) 童福利協會(hui) 工作已經一年半了,在學堂主要以輔導學生做作業(ye) 為(wei) 主,在假期做一些有意義(yi) 的活動,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