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同一片藍天下的教育夢
“西藏民族大學的發展建設,離不開中國人民大學及其他兄弟高校全方位的大力支持。每一位援藏教師都把自己當成西藏民族大學的一員,這種情誼是一種寶貴的財富。”談到中國人民大學開展的對口支援工作,西藏民族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歐珠頗有感慨。
自2011年6月教育部新一輪團隊對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啟動以來,中國人民大學與(yu) 西藏民族大學結成對子,為(wei) 了實現共同的教育理想攜手努力。2017年10月在中國人民大學建校80周年之際和2018年10月在西藏民族大學建校60周年之際,兩(liang) 所高校分別接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賀信。“在我國人文社會(hui) 科學領域獨樹一幟”的中國人民大學與(yu) “在黨(dang) 的領導下西藏各項事業(ye) 蓬勃發展、西藏各族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的生動體(ti) 現”的西藏民族大學,在多年的對口支援過程中不但取得了顯著成績,更結成了深厚的友誼。
優(you) 化頂層設計 精準教育幫扶
“中國人民大學作為(wei) 對口支援高校團隊的組長單位,一直高度重視對口支援工作,兩(liang) 校的情誼在多年密切合作中得到了加深。”正如中國人民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靳諾所強調,學校始終按照“傾(qing) 力支援、優(you) 勢互補、互利雙贏、務實高效、量力而行”的原則,校地領導之間保持著多層級、高密度的互訪交流和溝通聯係,及時解決(jue) 難題,逐步建立起規範化的製度設計和多層次、多維度的教育援助工作體(ti) 係,推進教育對口支援工作向深向實發展。
2014年,靳諾專(zhuan) 程到西藏民族大學考察,實地了解對口支援工作情況,並就繼續做好對口支援工作、協同對口支援團隊其他兄弟高校合力發揮集成優(you) 勢、進一步拓寬合作渠道等提出多項建議。2018年4月,中國人民大學正式成立了國內(nei) 合作工作委員會(hui) 和國內(nei) 合作工作辦公室,充分發揮學校在人文社科領域的學科優(you) 勢,每年專(zhuan) 題研究對口支援西藏民族大學工作。
按照黨(dang) 中央和教育部統一部署,結合西藏民族大學特色發展需要,中國人民大學依托優(you) 勢學科發揮掛職幹部樞紐作用,以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和新聞學院為(wei) 主要支援學院,先後選派了一批善謀劃、能力強、敢拚搏、有闖勁的行政幹部、專(zhuan) 家學者,穩妥推進援藏幹部壓荏交接,在學科發展、學生培養(yang) 及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麵充分發揮中國人民大學力量,幫助西藏民族大學提升學科建設能力和學術交流水平。
第八批援藏幹部郗戈教授曾說:“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歡迎西藏民族大學的學生前來交流學習(xi) ,我們(men) 的課堂為(wei) 你們(men) 打開。”少數民族學生受益於(yu) “石榴花開”優(you) 秀學生培養(yang) 計劃。自2017年起,每年都有一批西藏民族大學優(you) 秀本科學生經由這一計劃來到中國人民大學,通過專(zhuan) 題調研、互動沙龍、學業(ye) 輔導、公益服務等項目融入中國人民大學,和各民族同學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一場場高水平的學術報告,讓我大開眼界,這是一段難忘的成長經曆。”在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做交換生的何璐璐由衷地說道。通過交流學習(xi) ,學生們(men) 感受了名校學風,極大地開闊了學術視野,返校後對其他學生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
推動學科建設 築牢學術根基
有著62年辦學曆史的西藏民族大學為(wei) 西藏的穩定與(yu) 發展作出了特殊貢獻。但是,沒有博士點,成為(wei) 民大人當前的一個(ge) 心結。為(wei) 此,中國人民大學給予全力支持,盡最大努力幫助民大圓夢。
10年間,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哲學院先後選派了侯衍社、肖群忠、邱吉、郗戈、常晉芳5位教授學者赴民大支援,他們(men) 積極出點子、引路子,為(wei) 西藏民族大學的學科建設做了大量工作,西藏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科於(yu) 2018年成功獲批為(wei) 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實現了曆史性突破,哲學學科的建設也具備了良好基礎。第八批援藏幹部邱吉教授感歎:“建好西藏民族大學有關(guan) 學科,是雙方高校共同的囑托。我們(men) 責任在肩,使命光榮。”現在,中國人民大學選派張秀琴教授、第九批援藏幹部曾丙健繼續幫助西藏民族大學學科建設。西藏民族大學研究生院執行院長楊維周表示:“到目前,西藏民族大學提交的有關(guan) 申報材料相當完善,在自治區各高校中可以稱得上範本。”這一成績的取得,無疑傾(qing) 注了援藏教師的大量心血。
為(wei) 了幫助西藏民族大學更好更快地打造一支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質人才隊伍,中國人民大學借助少數民族特培訪問學者、西部之光訪問學者等培訓計劃,為(wei) 西藏民族大學教師進修提升提供了高端平台。迄今為(wei) 止,西藏民族大學共有5位教師赴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攻讀博士學位,3名畢業(ye) 生已經成為(wei) 青年學術骨幹。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也為(wei) 西藏民族大學培養(yang) 了9名博士、6名碩士。“我們(men) 學院的第一批博士是中國人民大學培養(yang) 的。”西藏民族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院長周德倉(cang) 坦言,“這是一個(ge) 曆史性的變化。”
開展學術活動 提升學術影響
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針對對口支援工作專(zhuan) 門製訂幫扶方案與(yu) 年度計劃,充分發揮職能部門與(yu) 學院作用,推動支援重心下沉。參與(yu) 對口支援工作的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和新聞學院,在推動學科發展、學生培養(yang) 及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麵充分發揮中國人民大學的力量。
在西藏民族大學學科建設過程中,學術影響力弱是一個(ge) 明顯的局限。在中國人民大學的支持和幫助下,2015年以來,西藏民族大學先後多次舉(ju) 辦了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學術活動,郝立新、郭湛、劉建軍(jun) 等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專(zhuan) 家在會(hui) 上作主旨報告,會(hui) 議新聞也見諸中國社會(hui) 科學網、光明網等具有影響力的媒體(ti) ,有效傳(chuan) 播了西藏民族大學聲音。西藏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段剛輝感慨:“援藏教師將西藏民族大學的學科規劃和發展當作自己的責任田,不僅(jin) 壯大了西藏民族大學的師資力量,更提高了西藏民族大學的科研水平。”
中國人民大學第九批援藏幹部曾丙健深有感觸:“中國人民大學校領導和專(zhuan) 家學者進一步加大對西藏民族大學的支持力度,這是從(cong) 來沒有過的。一年來,我在西藏民族大學的師生眼中,感受到了民大人似拉薩的太陽般熱烈之情。兩(liang) 所學校都是我們(men)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創辦的大學,創校之初皆名‘公學’,可以說是‘同一個(ge) 媽媽的女兒(er) ’。兩(liang) 校感情根植於(yu) 黨(dang) 的恩情,就像珠穆朗瑪峰巍巍聳立,就像雅魯藏布江源遠流長。”
中國人民大學是由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西藏民族大學是西藏和平解放後黨(dang) 中央在祖國內(nei) 地為(wei) 西藏創辦的第一所高等學校,兩(liang) 所兄弟般的高校仍將攜手行進在更加寬廣的育人之路上。正如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wei) 所強調的:“對口援助西藏民族大學是中國人民大學義(yi) 不容辭的責任。與(yu) 西藏民族大學進一步深化合作,對於(yu) 中國人民大學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全麵推進‘雙一流’建設具有重大意義(y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20年西藏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冬季專場招聘公告
西藏自治區人社廳聯合區住建廳、區交通廳、區政府國資委於11月27日(星期五)上午10:00-13:00在區人力資源市場(八一北路人才巷2號)舉辦“2020年西藏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冬季專場招聘會”。[詳細] -
拉薩市開展垃圾分類研學實踐教育活動
近日,拉薩市教育局、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市垃圾分類辦公室聯合開展了以“遊學幸福新拉薩,共築美麗中國夢”為主題的垃圾分類研學實踐教育活動。[詳細] -
西藏舉行第20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賽前培訓
記者了解到,明年7月份第20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將在河北省廊坊市舉行,西藏自治區選派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共35名學生及教練員參加此次競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