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努力培養輸送優質選調生 為富民興隴提供人才支撐

發布時間:2020-11-24 09:07:00來源: 甘肅日報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昭示我國即將邁入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發展階段,開啟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高等教育的使命更加光榮,任務更加迫切。選調生工作是建設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幹部隊伍的源頭工程,是多渠道吸引人才的戰略之舉(ju) 。蘭(lan) 州大學作為(wei) 在隴原大地成長起來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要著力培養(yang) 具有忠誠政治品格、濃厚家國情懷、突出能力素質的大學生骨幹,努力輸送基礎能力好、工作匹配度高、發展潛力大的優(you) 質選調生,源源不斷地為(wei) 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提供人才支撐、貢獻蘭(lan) 大力量。

  全力以赴錘煉學生忠誠的政治品格。堅持把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作為(wei) 首要政治任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全方位、一體(ti) 化的學生思想教育引領格局,培養(yang) 具備忠誠政治品格的新時代蘭(lan) 大學子。一是加強理論提升。依托重點建設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等平台,圍繞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馬克思經典著作、“四史”教育、時事熱點等,通過開設必修課、選修課、係列講座,開展學生黨(dang) 員教育、黨(dang) 建骨幹培訓等,強化理論學習(xi) ,教育學生進一步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二是加強載體(ti) 創新。通過國情時政大講堂、青年研習(xi) 社、青馬宣講團等活動,創新網絡思政形式,提供豐(feng) 富多彩、貼近學生的思政教育資源,有力提升思政教育實效。三是加強骨幹培養(yang) 。深化實施《“萃英登峰”蘭(lan) 州大學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規劃》,完善大學生骨幹選拔培養(yang) 機製,聚焦理論學習(xi) 、參觀考察、實踐鍛煉、調查研究等豐(feng) 富培訓內(nei) 容和形式,努力培養(yang) 忠恕任事、人品服眾(zhong) 、敢於(yu) 擔當、甘於(yu) 奉獻的大學生骨幹。

  全始全終涵養(yang) 學生濃厚的家國情懷。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緊密結合西部生源、甘肅生源、農(nong) 村生源、家庭經濟困難生源比例高的特點,深入實施“藍圖”“卓越”“起航”三大教育計劃,開展全員、全方位的教育活動,將學生家國情懷的涵養(yang) 貫穿人才培養(yang) 全過程。一是強化實踐教育。充分借助甘肅豐(feng) 富的紅色資源優(you) 勢,持續開展以“長征行者”“蘭(lan) 天絲(si) 路”“脫貧攻堅幫扶”等為(wei) 主題的專(zhuan) 項實踐。著力推進誌願服務常態化開展,引導學生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社會(hui) 服務各領域開展誌願服務工作,涵養(yang) 學生服務國家、服務西部、服務甘肅、服務基層的情懷。二是強化校史教育。聚焦愛校榮校,常態化開展校史教育,涵養(yang) 學生堅守在西部、奮鬥為(wei) 國家的情懷。三是強化資助育人。聚焦資助育人效果提升,進一步完善“獎學金+榜樣”“助學金+感恩”“助學貸款+誠信”“社會(hui) 捐助+責任”“勤工助學+能力提升”的資助工作模式,開展好“勵誌·誠信·感恩·責任”資助誠信教育係列活動,涵養(yang) 學生服務社會(hui) 、回報社會(hui) 的情懷。

  全麵係統培養(yang) 學生過硬的能力素質。圍繞“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這一根本問題,按照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要求,聚焦知識、能力、素質、人格等維度,在“五育”並舉(ju) 的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基礎上,緊密結合學校學生群體(ti) 特點,補齊學生“第二課堂”能力素質短板,培養(yang) 具備過硬能力素質的新時代蘭(lan) 大學子。一是重點提升學生創新創業(ye) 能力。持續完善以“挑戰杯”“互聯網+”等科創競賽為(wei) 龍頭,以創新創業(ye) 行動計劃為(wei) 基礎,以學術科技節等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為(wei) 抓手,以學術科技和創新創業(ye) 學生團隊為(wei) 有力補充,以各類創新創業(ye) 見習(xi) 基地為(wei) 依托,涵蓋創新意識培育、創造能力激發、學術思維養(yang) 成、科研能力訓練、課外實踐探索和創業(ye) 項目孵化等在內(nei) 的層級接續的學生創新創業(ye) 能力培植鏈,推動創新創業(ye) 教育與(yu) 專(zhuan) 業(ye) 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培育“雙創”引領新理念。二是重點提升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ang) 。堅持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引領,深入挖掘美育教育在學校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堅持高雅引領與(yu) 普及教育相結合,加強和改進公共美育教育,夯實美育教育格局,提升美育教育水平。通過遠方合唱團等專(zhuan) 業(ye) 性校園文藝團體(ti) 、大學生藝術節等群眾(zhong) 性校園文化活動等,不斷提升校園文化質量;通過參加各類全國大賽、國內(nei) 國際文化交流等,不斷增進學生自信心和榮譽感;通過打造“花兒(er) ”傳(chuan) 承與(yu) 實踐基地,舉(ju) 辦國學經典誦讀大賽、校園服飾文化大賽等,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創新。

  (作者係蘭(lan) 州大學黨(dang) 委常委、副校長)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