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怎樣實現一體化

發布時間:2020-11-26 11:31: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勞動教育是由小學、中學、大學勞動教育等處於(yu) 不同層次的子係統有序排列而形成的有機整體(ti) ,不同階段的學校勞動教育對於(yu) 學生全麵發展具有一致性與(yu) 連貫性的影響。

  新時代學校勞動教育怎樣實現各階段銜接,各方麵協同,實現高質量發展,為(wei) 培養(yang) 時代新人發揮特有作用?長期以來,各地和學校堅持教育與(yu) 生產(chan) 勞動相結合,在實踐育人方麵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必須看到,對勞動教育銜接問題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小學、中學與(yu) 大學各學段幾乎各自為(wei) 戰,缺乏有效銜接,甚至還存在簡單重複、脫節、倒掛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學校勞動教育的係統性和有效性。實際上,勞動教育是由小學、中學、大學勞動教育等處於(yu) 不同層次的子係統有序排列而形成的有機整體(ti) ,不同階段的學校勞動教育對於(yu) 學生全麵發展具有連貫性的影響。因此,小學、中學、大學必須根據各自學段的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地方與(yu) 學校實際,搞好分工與(yu) 協作,使各學段勞動教育平穩、有序、良性銜接,體(ti) 現勞動教育的完整性和連續性。

  聚焦發展勞動素養(yang) ,構建一體(ti) 化勞動教育目標

  大中小學要明確,勞動教育總體(ti) 目標與(yu) 各學段具體(ti) 目標要保持銜接性,每個(ge) 學段勞動教育目標的確立要以勞動素養(yang) 為(wei) 準繩,體(ti) 現其階段性。小學低年級注重勞動意識的啟蒙,學習(xi) 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勞動樂(le) 趣,初步認識勞動最光榮,熱愛勞動,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學中高年級注重勞動習(xi) 慣的養(yang) 成,正確認識勞動價(jia) 值,初步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初中階段注重增加勞動知識與(yu) 技能,初步養(yang) 成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的勞動品質與(yu) 職業(ye) 意識。普通高中階段注重豐(feng) 富職業(ye) 體(ti) 驗,熟練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理解勞動的創造價(jia) 值,養(yang) 成服務他人與(yu) 社會(hui) 的勞動情懷。中等職業(ye) 學校重點是結合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增強學生職業(ye) 榮譽感,提高職業(ye) 技能水平,培育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ye) 的勞動態度。大學階段要樹立正確的擇業(ye) 觀,積累職業(ye) 經驗,注重大學生創新創業(ye) ,提升就業(ye) 能力培養(yang) 。

  在製定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各學段的銜接性,不僅(jin) 要從(cong) 整體(ti) 上確保勞動教育目標的完整性,同時還要考慮勞動教育目標的階段性與(yu) 遞進性。既要考慮不同教育階段勞動教育目標之間的相互聯係,又要注意勞動教育目標與(yu) 教育目標、人才培養(yang) 目標、課程教學目標之間的縱向銜接、橫向貫通。分層遞進、螺旋上升的勞動教育目標設置,將使大中小學各學段勞動教育的具體(ti) 目標更具操作性。

  完善課程序列化銜接,推進一體(ti) 化勞動教育課程體(ti) 係建設

  精準定位統籌推進勞動教育課程一體(ti) 化建設是大中小學勞動教育一體(ti) 化的核心內(nei) 容。應建立統一的課程製度,在製度指導下製定科學的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材體(ti) 係和課程教材評價(jia) 體(ti) 係,使小學、中學、大學各教育階段的勞動教育課程形成由低到高、由淺入深、循環上升、有機統一的體(ti) 係。因此,在構建大中小學相互銜接的勞動教育課程體(ti) 係時,首先要確保構建一個(ge) 大中小學相互銜接的勞動教育課程框架。其次,根據不同學段勞動教育內(nei) 容的不同側(ce) 重點,發現構建大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有效銜接的關(guan) 鍵點,實現縱向銜接與(yu) 橫向貫通。縱向銜接主要指大中小學不同層級(學段)勞動教育課程之間的連續性,縮小不同層級學習(xi) 的間距,實現學習(xi) 階段的順利過渡;橫向銜接主要指大中小學各學習(xi) 階段中勞動教育課程與(yu) 其他各類、各門課程之間以及課程不同部分之間相互聯係、有機銜接。

  各學段勞動教育課程,應超越具有嚴(yan) 密的知識體(ti) 係和技能體(ti) 係的學科界限,注重知識和技能綜合運用,注重引導學生在勞動過程中開展多樣化的實踐學習(xi) ,以有效培養(yang) 和發展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為(wei) 目的。在課程內(nei) 容的組織上,上下學段組織的內(nei) 容要具有漸進性,同一學段內(nei) 組織的內(nei) 容要具有結構性。上下學段間的勞動教育課程內(nei) 容應逐步遞增、循序漸進。

  落實協同育人機製,構建一體(ti) 化勞動教育實施路徑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一體(ti) 化是一個(ge) 動態延伸、持續運行、有效整合的共生發展過程,亟須構建與(yu) 之相適應的有效運行機製。

  一是注重各學段勞動教育銜接的耦合度,促使運行機製趨於(yu) 協同化。各級教育決(jue) 策管理部門要係統考察各學段勞動教育目標設置和內(nei) 容安排的合理性與(yu) 梯度性,使各學段層級目標在運行過程中有序開展,形成各學段教育內(nei) 容一體(ti) 化鏈條,實現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推進的多樣化與(yu) 協同化。

  二是加大勞動教育資源整合的統籌性,建立資源共建共享機製。各級教育決(jue) 策管理部門需要統籌規劃,深度發掘各學段的勞動教育協同育人資源,合理優(you) 化配置資源供給,積極探索共建校內(nei) 外教育資源聯合共同體(ti) ,協同多方資源為(wei)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一體(ti) 化運行提供保障支撐,逐步改變勞動教育育人孤島狀況,助推實現勞動教育一體(ti) 化建設,實現從(cong) 點到麵的兼顧與(yu) 均衡。

  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勞動教育一體(ti) 化保障體(ti) 係

  在我國現行的教育管理體(ti) 製下,大中小學勞動教育一體(ti) 化的運行離不開行政手段的宏觀調控。教育行政管理部門需要統籌規劃,充分發揮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主導作用,提高政府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一體(ti) 化發展中的製度供給與(yu) 政策保障能力,形成政府主導、統籌管理、大中小學配合的相互協作又各具特色的勞動教育聯動機製。

  在縱向上,各級政策要上下銜接,形成一個(ge) 有機的支撐保障係統;在橫向上,教育係統內(nei) 部教育政策和外部社會(hui) 政策要相互匹配而形成勞動教育合力,尤其要發揮社會(hui) 政策對勞動教育的良性支持與(yu) 促進作用。教育行政部門要善於(yu) 將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治理效能,調動多方力量,構建各學段以及學校、家庭與(yu) 社會(hui) 的互聯互動、協調一致、高效運行的溝通交流機製與(yu) 服務支持體(ti) 係,不斷化解和修正大中小學一體(ti) 化管理機製出現的分歧與(yu) 矛盾,營造大中小學勞動教育一體(ti) 化建設的良好內(nei) 外部環境,切實解決(jue) 當前存在的治理錯位、缺位現象。

  同時,還要建立貫通大中小學的勞動教育質量監測製度,建立標準健全、目標分層、多級評價(jia) 、多元參與(yu) 、學段完整的教育質量監測體(ti) 係,打破各個(ge) 學段各自為(wei) 政的局麵,推動多元主體(ti) 共同參與(yu)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一體(ti) 化治理。

  (廖輝係重慶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魏文鋒係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本文係2020年度重慶市社會(hui) 科學規劃重點項目“基於(yu) 勞動素養(yang) 的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一體(ti) 化建設研究”成果)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