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第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校長江村
最近,昌都市第二中等職業(ye) 技術學校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校長江村格外忙碌。經過1年多的籌備,今年8月,昌都市第二中等職業(ye) 技術學校以嶄新的麵貌呈現在師生麵前並如期開學。學校從(cong) 卡若區俄洛鎮搬至卡若鎮後,教學設施等各方麵都有很大改善。
“這是我幾年前就想做的事情,現在終於(yu) 完成了。”7年前,江村在重慶市長壽區掛職時,曾無數次幻想過新學校的樣子,如今看著眼前的校園,他覺得如夢似幻。
7年前,根據中央三部委關(guan) 於(yu) 選派管理人員掛職鍛煉的通知要求,江村赴重慶市長壽區掛職鍛煉。 “通過掛職,我更新了觀念,開闊了眼界,增長了才幹,那真是一段難忘的經曆。”江村說。
掛職結束返回昌都後,在重慶學習(xi) 的一點一滴時常在江村腦海裏閃現。他一邊摸索,一邊實踐,一心想把掛職所學充分用於(yu) 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各方麵。結合本校實際,他創新推行“小教官”學生自主管理製度、“6S”宿舍管理製度,設置“勤工助學”崗位。他在新校區(職教園區)開展集團化後勤管理試點,並持續推進受援工作,與(yu) 天津、河北、福建、湖北、重慶、西安等地20餘(yu) 所高等院校加強合作,使學校專(zhuan) 業(ye) 建設、師資水平、實訓條件等得到顯著提高和改善。
工作幹得好不好,就看班子強不強。江村身先士卒,率先垂範,帶頭學習(xi) 教育理論政策,堅持製度管事原則,不斷健全完善周、月工作計劃和工作目標製度,抓實“老帶新”“傳(chuan) 幫帶”“一考三評”等工作,強化並督促廣大教師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本領,並通過網絡學習(xi) 、主題教育、專(zhuan) 業(ye) 部會(hui) 議等形式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鑄牢廣大教師立德樹人之魂。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江村的帶領下,學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育質量不斷提高。近兩(liang) 年來,學校畢業(ye) 生對口高職考試錄取率一直保持在84%以上,就業(ye) 率(含升學)達到90%以上。2020年,學校超額完成招生計劃3196人,現有在校生5600餘(yu) 人,教職員工402人。
“職校的任務就是更好地促進學生就業(ye) ,作為(wei) 校長,這既是我的義(yi) 務,也是責任。”為(wei) 此,江村積極創新訂單培養(yang) 模式,與(yu) 昌都市文化局、市扶貧辦、市民政局等單位合作,訂單式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對口技能人才900餘(yu) 人;與(yu) 北京、上海、重慶、昌都市40餘(yu) 家企業(ye) 開展校企合作,多平台、多渠道為(wei) 學生提供實習(xi) 實踐平台;主動聯係企業(ye) 到校開展就業(ye) 推薦、就業(ye) 招聘會(hui) ,並通過開設職業(ye) 規劃、就業(ye) 指導課改變學生就業(ye) 觀念,提升就業(ye) 能力……
無數個(ge) 早晨,江村總是冒著嚴(yan) 寒、迎著曙光第一個(ge) 走進尚未完全蘇醒的校園;無數個(ge) 夜晚,他總是伴著燈火,帶著欣慰和倦意最後一個(ge) 離開學校。江村說,學校是他心中的綠洲。
“下一步,學校將一如既往堅持黨(dang) 對職業(ye) 教育的全麵領導,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斷推進學生就業(ye) 創業(ye) 工作,更好地服務昌都社會(hui) 經濟發展。” 江村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以賽促學礪初心—昌都市舉辦黨的知識競賽活動
昌都市直機關工委組織科副科長劉衍亮說:“這次競賽是檢驗昌都市(中、區)直機關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成效的重要抓手。” [詳細] -
昌都市大力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為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進一步鞏固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昌都市不斷創新活動、積極宣傳,在各族群眾特別是村(居)幹部中大力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詳細] -
昌都市實驗小學老師王擁喜:用心澆灌每一朵花
在2019年6月的小學升學考試中,昌都市實驗小學45名學生考上了內地西藏班,作為年級組長,王擁喜帶的六年級一班有11名學生考上了內地西藏班,六年的辛勞終於獲得了驕人的成績。[詳細] -
昌都市加強師資力量 提升教育質量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