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印記】高原孩子聽上內地名師課
講述人:中國移動第九批援藏幹部、西藏阿裏改則縣委常務副書(shu) 記、常務副縣長 朱琦
我是2019年7月進藏的。一年多來,我帶領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對口援助阿裏地區改則縣團隊,70餘(yu) 次深入基層走訪調研、幫扶慰問,堅持“身入、心入、情入”,到群眾(zhong) 身邊貼身了解迫切需求,積極幫扶當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既鼓口袋,也富腦袋”。
深處藏北高原腹地的阿裏地區改則縣地廣人稀,全縣平均海拔4700米,氧氣含量隻有平原地區的60%。改則縣距離北京4000多公裏,即使空中飛行也要6、7個(ge) 小時,可以說是“遠在天邊”。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自2002年對口援助阿裏地區改則縣以來,十分關(guan) 心當地教育事業(ye) 。中國移動第八批援藏幹部在下鄉(xiang) 過程中,發現全縣中小學生中30%以上來自貧困家庭,不少學生因貧困萌生了退學念頭,且牧區還有些適齡孩子不願意去上學。援藏幹部通過各種信息平台,發動內(nei) 地的親(qin) 朋好友、慈善愛心人士,對貧困學子進行幫扶。2015年以來,累計協調內(nei) 地10省區155名愛心人士,捐款47萬(wan) 多元,點對點結對幫扶貧困學生389人次。
接過援藏接力棒,一年多來,我和同事堅持“扶貧與(yu) 扶誌扶智相結合、輸血與(yu) 造血相結合、當前與(yu) 長遠相結合”原則,鞏固提升縣“雙師課堂信息”建設項目,讓“遠在天邊”的改則學生,通過遠程教育平台,聽到內(nei) 地名師的講課內(nei) 容。今年,我們(men) 還用援藏資金購置了縣中小學生接送車輛,建設了縣幼兒(er) 園園舍、麻米鄉(xiang) 小學塑膠跑道運動場,進一步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援助教育就是在改變西藏的未來,我們(men) 要用自己的努力,幫孩子們(men) 樹立信心和勇氣。
改則縣高寒缺氧,牧民群眾(zhong) 居住分散,最遠的鄉(xiang) 鎮距離縣城有200多公裏。如何實施教育扶貧,加大智力幫扶力度是改則縣的一大難題。我們(men) 創新利用“互聯網5G網絡不缺氧”的特點,在全縣建設村村通“大喇叭”工程,作為(wei) 農(nong) 牧民加強學習(xi) 交流的平台,目前已全部建成。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通過這一平台,可以及時了解掌握最新農(nong) 村農(nong) 業(ye) 政策信息、學習(xi) 農(nong) 牧科技知識,不出村、不出戶參加各種學習(xi) 宣傳(chuan) 活動。今年國慶節,改則縣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首次伴著“大喇叭”,同時在各自村委會(hui) 廣場上升國旗,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國》。
在此基礎上,我們(men) 還積極協調集團公司進一步開展好農(nong) 牧民培訓、就業(ye) 扶貧,計劃每年為(wei) 西藏籍畢業(ye) 生提供不少於(yu) 100個(ge) 就業(ye) 崗位,並優(you) 先解決(jue) 阿裏地區和改則縣畢業(ye) 生就業(ye) 問題。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中國移動一批批援藏幹部,與(yu) 當地幹部群眾(zhong) 一起忘我奮鬥,在脫貧攻堅中不斷取得新成績。2019年年底,改則縣全縣脫貧。中國移動改則縣援藏工作通過提升貧困地區基礎教育水平,資助貧困學生,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堅持扶貧、扶誌、扶智並舉(ju) ,幫助了受援地通過教育提升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的自我發展能力,為(wei) 阻斷貧困家庭代際傳(chuan) 遞作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兒童村裏暖融融——愛心企業教育扶貧
近日,在北京援藏指揮部和拉薩市工商聯的組織協調下,一場充滿愛心的捐贈儀式在中國拉薩SOS兒童村舉行,西藏源樂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為該村兒童捐款了50萬元助學金。[詳細] -
門巴族的“護夢人”—格桑德吉
格桑德吉,女,門巴族,1978年5月生,現任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完全小學副校長。[詳細] -
達娃次仁:學好技能好致富
在帶動周邊群眾分紅增收的同時,達娃次仁不僅向他們傳授藏香豬的養殖技術,還引導周邊群眾樹立起脫貧的誌氣、挺起致富的腰板,真正激發出持久的脫貧致富動力。[詳細] -
山南瓊結縣中學和襄陽三十五中
“我誌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近日,瓊結縣中學和襄陽市第三十五中學通過網絡視頻聯合開展了相隔千裏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