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用愛和奉獻譜寫教育援藏新篇章

發布時間:2020-12-23 09:34:00來源: 西藏日報


示範教學。


企業(ye) 助學。


電子借閱室。


紅色之旅。圖片均由福建省教育援藏工作隊提供

  引進福建經驗 打造示範性學校

  百年大計,教育為(wei) 本。福建援藏工作隊高度重視昌都教育事業(ye) 發展,“十三五”以來,先後派出130餘(yu) 名教師,組團式支援昌都教育事業(ye) 。特別是2019年以來,福建省精選優(you) 秀教師,對口支援昌都市卡若區第二初級中學,為(wei) 昌都教育事業(ye) 作出巨大奉獻。

  “支持一所學校、示範一個(ge) 地區”,打造可複製、可借鑒示範學校是昌都教育援藏的根本。積極推行教育成果,建立健全教育教學考評製度,營造了良性工作氛圍。積極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開齊音樂(le) 、美術、體(ti) 育和信息技術課程,增設各類學校社團活動,推動受援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麵發展,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中學生主動參與(yu) 少、課堂教學效率低的問題得到了解決(jue) ,協調福建省15所優(you) 質中學與(yu) 該校建立結對幫扶關(guan) 係,促進了學校教學改革,深受師生們(men) 的歡迎。2020年,參加中考藏族學生升入內(nei) 地班人數榮獲全區第一名。

  福建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隊始終把傳(chuan) 幫帶作為(wei) 教育援藏的重要途徑,培養(yang) 本地教師隊伍迅速成長為(wei) 主力軍(jun) 。精準對接學校及昌都市教師能力需求,分層分類開展精準培訓,到福建跟崗鍛煉、送閩專(zhuan) 題培訓、專(zhuan) 家到昌都送教、援藏教師送教下鄉(xiang) 、遠程網絡培訓和成立援藏名師工作室等七種方式幫扶本地教師提升教學能力。2019年以來,學校參與(yu) 輪崗培訓教師達290餘(yu) 人次。援藏教師還積極組織“千人同上一節課”活動,送教到鄉(xiang) 鎮學校培訓指導本地教師3000餘(yu) 人次。福建援藏工作隊出資150餘(yu) 萬(wan) 元,幫學校建設遠程直播教育、LED電子屏等信息化設施。探索出一條“互聯網+教育”的教育援藏新模式。

  強化愛國主義(yi) 思想 積極推進公益助學

  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隊,用好福建紅色資源加強學校愛國主義(yi) 教育,在學校建設福建紅色文化專(zhuan) 欄,宣傳(chuan) “古田會(hui) 議舊址”等革命根據地曆史,展示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孕育過程。加強交往交流交融,組織80名藏族學生到福建進行手拉手交流活動,並通過遠程直播的方式安排在校2000餘(yu) 名師生同步參與(yu) 。學校用足昌都現有的“藏漢民族團結樹”、十八軍(jun) 宿營地、清軍(jun) 墓等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全麵開展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教育,通過西藏新舊社會(hui) 對比,強化師生隻有共產(chan) 黨(dang) 才能救中國、隻有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發展中國的認知。2020年,昌都市卡若區第二初級中學榮獲昌都市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學校。

  援藏工作隊,積極協調資金,為(wei) 學校改善供水、洗澡和就餐等基礎設施,保障學校素質教育和教師培養(yang) 有場地。福建教育援藏工作隊始終把公益助學作為(wei) 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徑,作為(wei) 助力學校控輟保學的重要保障。組織一對一結對幫扶,福建援藏工作隊幫扶學校貧困學生59名,其中福利院孩子占30%以上,幫生活、幫學習(xi) 、幫家庭,定期組織結對聯誼活動,援藏教師利用休息時間為(wei) 學生免費補習(xi) 功課,走訪學生家庭58次,增進與(yu) 藏族學生家庭的感情,挽回瀕臨(lin) 失學的孩子18名。積極聯係協調內(nei) 地單位、企業(ye) 和個(ge) 人向學校捐錢贈物價(jia) 值370餘(yu) 萬(wan) 元,直接資助孩子生活費用187萬(wan) 元,直接受助學生3720餘(yu) 人次。這一件件一樁樁事情都體(ti) 現了福建援藏工作隊對昌都市教育事業(ye) 的愛和奉獻。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