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推進“藏西邊境黨建長廊”建設
記者日前從(cong) 阿裏地委組織部了解到,近年來,阿裏地區以“藏西先鋒·紅色阿裏”黨(dang) 建品牌創建為(wei) 抓手,全麵實施“12345”戰略,打造“夯實固邊堡壘·爭(zheng) 做守邊先鋒”邊境黨(dang) 建品牌,讓鮮豔的黨(dang) 旗在祖國藏西邊陲高高飄揚。
阿裏地區堅持把健全基層組織、擴大工作覆蓋作為(wei) 黨(dang) 的建設的基本任務,主動適應經濟結構、生產(chan) 和生活方式變化,因地製宜、靈活多樣設置黨(dang) 組織,突出政治功能,不斷擴大基層黨(dang) 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
按照“便於(yu) 黨(dang) 組織開展活動和發揮作用”要求,主動適應社會(hui) 發展新形勢新變化,推行“三三製”項目領域黨(dang) 建工作模式等措施,消除各領域基層黨(dang) 組織覆蓋盲點、工作空隙。堅持“抓兩(liang) 頭、帶中間”工作思路,每年開展1次基層黨(dang) 組織分類定級、整改提高工作;調整優(you) 化65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創建110個(ge) 地、縣、鄉(xiang) 級黨(dang) 建示範點,按照不低於(yu) 10%的比例末位倒排37個(ge) 軟弱渙散基層黨(dang) 組織進行集中整頓升級。增強黨(dang) 組織活動的規範性、持續性和穩定性,在非公組織、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組織、一線維穩檢查站、民兵執勤點、抵邊生產(chan) 放牧黨(dang) 員聚集區、流動人口聚居區等成立黨(dang) 小組23個(ge) 。
分類製發進一步加強社會(hui) 組織黨(dang) 的建設工作、中小學校黨(dang) 的建設工作等意見方案,擇優(you) 選派100餘(yu) 名黨(dang) 政機關(guan) 幹部到100餘(yu) 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擔任黨(dang) 建指導員、聯絡員;全麵推廣日考勤、周記實、月曬賬、季考評、年考核“五步考核法”,把黨(dang) 的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針對遊牧黨(dang) 員較為(wei) 分散,參加黨(dang) 組織生活難度較大的問題,建立臨(lin) 時黨(dang) 支部16個(ge) ,舉(ju) 辦流動黨(dang) 校25所;打造噶爾縣典角村守邊固邊第一村、日土縣甲崗村邊境建設第一村、日土縣鬆西村反恐防暴第一村、日土縣烏(wu) 江村擁軍(jun) 愛民第一村、劄達縣什布奇興(xing) 邊富民第一村等各具特色的“十三個(ge) 第一村”。
加大黨(dang) 員發展力度,實施發展黨(dang) 員“精品”工程、邊境地區“戶戶黨(dang) 員村”工程,細化邊境地區黨(dang) 員發展標準,堅持發展黨(dang) 員痕跡化理念;落實基層黨(dang) 員“一季一訓”,堅持“基層黨(dang) 員學習(xi) 日”製度,啟動“互聯網+黨(dang) 員教育”新模式,加大邊境地區優(you) 秀黨(dang) 員評選表彰、宣傳(chuan) 報道力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山南措美縣卓德村老黨員頓久的愛國故事
從1971年起,每年國慶、藏曆新年和重要節日,頓久老人都堅持在自家的屋頂懸掛親手縫製的國旗。如今,老人已經縫製了100多麵國旗。[詳細] -
墨脫縣紮西列珠:身體力行當好守邊固邊人
“他是一名負責任、能擔當、幹實事的基層好幹部,特別是帶領老百姓積極投身到守邊固邊的行列裏,他是我們的好支書,也是我們的好榜樣。”這是村裏人對紮西列珠的評價。[詳細] -
傳承愛國精神,守護好祖國的邊境線
在日土,以烏巴·平措南加為代表的家族可以稱之為傳奇——因為他們一家五代人,在跨越一個多世紀的漫長時光裏,始終做著同一件事情:守護祖國的邊境線。[詳細] -
白瑪次仁:“燃燒青春歲月守好國門”
白瑪次仁,男,藏族,1960年出生於阿裏,1978年大學畢業後進入阿裏地區普蘭縣氣象站工作,1981年調到獅泉河分關,在西藏阿裏獅泉河分關從事海關查私業務工作整整27個年頭,2016年退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