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因材施教 激活職校生就業的內生動力

發布時間:2021-01-11 09:24:00來源: 西藏日報

  2020年,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就業(ye) 率95.17%,提前完成了就業(ye) 率達到90%的目標。兩(liang) 年前,這所學校的就業(ye) 率還停留在70%左右。

  這所學校有93%的孩子來自農(nong) 牧區家庭。學生上大學,不僅(jin) 是為(wei) 了提升學曆水平,也承載著整個(ge) 家庭的期望。2020年,該校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困難群體(ti) 畢業(ye) 生就業(ye) 率更高,已達到97.42%。

  變化背後有什麽(me) 秘訣?他們(men) 采取的是育人的“笨辦法”——因材施教。與(yu) 傳(chuan) 統不同,這個(ge) “材”的好壞,並不是由老師來判斷,而是學生根據自己的不同需求,找到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教”,根據學生的需求,學校和老師進行精準分類施策。學生和學校之間,產(chan) 生良性互動。

  走進學校,就可以發現,這裏的創新創業(ye) 氛圍很濃。學校甚至騰出一些辦公樓,寧願讓老師們(men) 擠在辦公室工作,也要給學生創新創業(ye) 提供空間。

  有人會(hui) 有疑問,是不是意味著鼓勵孩子都去創業(ye) ?恰恰相反。該校認為(wei) ,創新創業(ye) 教育,並非要求人人創業(ye) ,而是打開認識外界的一扇窗戶。這並不是“功利”教育的手段,而是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特點,找到就業(ye) 的興(xing) 趣點,讓學生從(cong) “被動學”向“我要學”進行轉變。

  在采訪時,記者遇到了19級工藝品班的歐珠洛文,他對創意繪畫非常著迷,學校給他提供了工作室,但並沒有期望他創業(ye) 。而是給他提供平台:學校請專(zhuan) 業(ye) 指導老師,還鼓勵他走出去了解最新行業(ye) 動態。他說,這反倒讓他明確了努力方向。

  這所學校已形成共識:創新創業(ye) 教育與(yu) 就業(ye) 並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是因材施教的一種探索。

  因材施教,一下子激活了學生內(nei) 生動力。學生觀念發生嬗變:區外實習(xi) 從(cong) 無人報名,到搶著報名;前往企業(ye) 就業(ye) 從(cong) 不願意去,到不少學生主動選擇。

  這是教學方式的重構。從(cong) 本質上來看,這是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的一場教育理念的變革。正是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潛能,擁有一技之長,讓學生麵對就業(ye) 市場,不再焦慮,而是有了底氣。他們(men) ,變得更加自信與(yu) 開放。就業(ye) ,也就變得不再難。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