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幹部要弘揚“犛牛精神”
如果說“俯首甘為(wei) 孺子牛”是對牛默默無聞、辛苦勞作的讚美,那麽(me) 用“自來鼻上無繩索,天地為(wei) 欄夜不收”來形容犛牛則更為(wei) 貼切,憨厚、忠誠、堅韌、勇悍……這些詞能更好地詮釋犛牛的性格,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與(yu) “犛牛精神”高度契合。作為(wei) 在西藏工作的黨(dang) 員幹部,要大力弘揚這種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工作中不斷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增強能力、錘煉作風、砥礪奮進。
不懼困苦,在高原立足。青藏高原多高山少植被,生存環境不可謂不艱苦,但往往可見成群的犛牛在高山之側(ce) 尋覓食物、啃食草皮,在這裏,沒有可口的飼料,沒有舒適的窩棚。但犛牛不僅(jin) 極其適應這種環境,更是在艱苦環境中磨煉了自己的品性。作為(wei) 黨(dang) 員幹部,紮根高原,我們(men) 要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前行中深挖自己的潛能,將黨(dang) 性的光輝揮灑在高原的每一個(ge) 角落。
鬥誌昂揚,讓生命不朽。在麵對挑釁和阻礙時,犛牛不會(hui) 選擇退縮,更不會(hui) 選擇放棄,它會(hui) 迎難而上,將一切敢於(yu) 挑戰它的障礙剔除,這種無畏無懼的鬥誌更像是對生命的一種尊重。在工作中,難免遇到困難,在高原更是如此,這是對我們(men) 的考驗和磨煉。沒有堅韌不拔的昂揚鬥誌就不可能完成黨(dang) 交給我們(men) 的任務。
百忍成金,為(wei) 機遇等待。無論嚴(yan) 寒、酷暑,無論風雨、雷電,犛牛都巋然不動,像一件雕塑更像是一件藝術品。堅韌是它的本質,更是它賴以生存的法寶。在高原工作,麵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忍耐本就是一種美好的品德,在工作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品質。隻有忍耐,在逆境中不懈奮鬥,才能抓住曆史發展的機遇,一旦時機成熟,所有的困難都會(hui) 迎刃而解,這樣才能更好地將一名黨(dang) 員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無私奉獻,為(wei) 人民服務。犛牛的價(jia) 值幾近最大化,生可做高原之舟,死可謂渾身是寶。作為(wei) 黨(dang) 員幹部,“為(wei) 人民服務”不隻是一句口號,更是我們(men) 在工作中遵循的宗旨,將青春奉獻給高原,將生命奉獻給人民,將不悔奉獻給祖國。“勿言牛老行苦遲,我今八十耕猶力”,即使青春不在、年華易逝,“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的初心永不變。
“犛牛精神”是雪域高原的精神財富,是工作在西藏的黨(dang) 員幹部流淌在血液裏的崇高品質。我們(men) 要將“犛牛精神”發揚光大,彰顯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初心與(yu) 使命,在通往新時代的大道上砥礪奮進、永不停歇。
(作者單位:拉薩市委組織部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因材施教 激活職校生就業的內生動力
2020年,西藏職業技術學院就業率95.17%,提前完成了就業率達到90%的目標。兩年前,這所學校的就業率還停留在70%左右。[詳細] -
拉薩吉崩崗街道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近日,拉薩市城關區吉崩崗街道組織轄區各社區工作人員、居民群眾開展“升國旗、唱國歌、聽宣講”活動。[詳細]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是我們奮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力量之源、希望所在。“事成於和睦、力生於團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