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西藏大學“五個著力”加強內涵建設

發布時間:2021-01-15 16:00:00來源: 西藏大學

  西藏大學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決(jue) 落實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聚焦“五個(ge) 著力”,苦練內(nei) 功,推進學校黨(dang) 的建設、教書(shu) 育人和社會(hui) 服務,為(wei) 服務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著力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和完善黨(dang) 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嚴(yan) 格落實黨(dang) 委主體(ti) 責任、黨(dang) 委書(shu) 記第一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切實加強校、院兩(liang) 級黨(dang) 委班子建設,規範二級學院黨(dang) 組織會(hui) 議、黨(dang) 政聯席會(hui) 議議事規則和決(jue) 策程序,增強把方向、管大局、作決(jue) 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能力和定力。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等,重大決(jue) 策、重大問題、重大事項及時向自治區黨(dang) 委和黨(dang) 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請示匯報。切實加強黨(dang) 的政治建設,強化政治責任,保持政治定力,把準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增強鬥爭(zheng) 本領,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嚴(yan) 格黨(dang) 員教育管理監督,堅決(jue) 同破壞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行為(wei) 作鬥爭(zheng) ,堅決(jue) 同破壞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行為(wei) 作鬥爭(zheng) ,把對黨(dang) 忠誠、為(wei) 黨(dang) 分憂、為(wei) 黨(dang) 盡職、為(wei) 民造福作為(wei) 根本政治擔當,永葆共產(chan) 黨(dang) 人政治本色。

  著力加強愛國主義(yi) 教育。認真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yi) 教育實施綱要》,以“三全育人”為(wei) 引領,大力弘揚“老西藏精神”“兩(liang) 路精神”和藏大精神,完善黨(dang) 員領導幹部上講台機製,把愛國主義(yi) 精神貫穿育人全過程,將愛我中華的精神種子埋入每個(ge) 學生的心靈深處。積極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引導師生堅定“四個(ge) 自信”,真正做到愛國和愛黨(dang) 、愛社會(hui) 主義(yi) 高度統一。深入開展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教育,深入開展西藏地方和祖國關(guan) 係史教育,教育引導師生認識和掌握藏漢一家親(qin) 史、藏漢民族共同抗擊外來侵略史、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翻身解放史,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曆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

  著力加強民族團結教育。認真落實《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條例》,製定《西藏大學黨(dang) 委關(guan) 於(yu) 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校的意見》,組織好“民族團結模範班級”“民族團結模範宿舍”“民族團結模範家庭”等模範集體(ti) 和個(ge) 人的選樹表彰工作。充分利用課堂主渠道、主陣地,強化“兩(liang) 個(ge) 共同”“三個(ge) 離不開”“五個(ge) 認同”教育,推進民族團結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進社團、進網絡。創新形式、豐(feng) 富載體(ti) ,充分利用黨(dang) 團活動、專(zhuan) 題講座、入學教育、升旗儀(yi) 式、社團活動等渠道和宣傳(chuan) 欄、校園網、校報、公眾(zhong) 號、抖音、黑板報等平台,廣泛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全方位構建民族團結教育“多維空間”。拓展“藏漢雙語”互幫互學活動,使語言互學成為(wei) 各民族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相互學習(xi) 的重要渠道。科學編製藏漢學生招生比例,推進混編住宿、混班教學工作,讓各族學生學習(xi) 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成長在一起。

  著力加強生態學學科建設。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中,牢固樹立“兩(liang) 山”理念,發揮學科優(you) 勢,努力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環境。麵向國家及自治區重大戰略需求,全力推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廢資源化”重點專(zhuan) 項、科技部重點專(zhuan) 項“智能化集成式高原城鎮汙水處理裝置研發與(yu) 示範”和“西藏青稞、犛牛產(chan) 業(ye) 副產(chan) 品環保再利用及增值項目”等研究。加強“生態學”一流學科建設,落實好優(you) 勢學科對接自治區主導產(chan) 業(ye) 方案,帶動科研顯示度和貢獻率持續提升,努力服務青藏高原生態保護。

  著力加強社會(hui) 服務。瞄準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際需求開展科技攻關(guan) ,特別是聚焦西藏發展、穩定、生態“三大任務”和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組織有關(guan) 專(zhuan) 業(ye) 師生積極參與(yu) 青藏科考,在青藏高原氣候、生物多樣性和高原生態保護、修複、治理等方麵取得重要進展。適當增加理工農(nong) 醫招生計劃,努力培養(yang) 更多交通設施、醫療衛生、養(yang) 老社保等技能型實用人才。深入推進專(zhuan) 業(ye) 教育與(yu) 創新創業(ye) 教育、職業(ye) 規劃的有機融合,不斷提高學生就業(ye) 創業(ye) 能力,引導畢業(ye) 生到基層、到脫貧攻堅一線、到人民群眾(zhong) 最需要的地方砥礪品質、建功立業(ye) 。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