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改變男孩柔弱化,從抓好體育課開始

發布時間:2021-02-02 14:0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1月28日,教育部官網上一則“教育部關(guan) 於(yu) 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第4404號(教育類410號)提案答複的函”,引起廣泛關(guan) 注。教育部在函中表示,通過加強體(ti) 育教師配備、加強學校體(ti) 育頂層製度設計、深入開展健康教育、加大相關(guan) 問題的研究等方式,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

  函中“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表述引發了一些爭(zheng) 議,但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我國青少年的柔弱化卻是不爭(zheng) 的事實。

  青少年柔弱化首先體(ti) 現在體(ti) 質上,根據去年12月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yang) 與(yu) 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我國6-17歲、6歲以下兒(er) 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別達到19%和10.4%。我國青少年兒(er) 童的近視率已經高居全球第一,根據國家衛健委2019年發布的數據,全國兒(er) 童近視率為(wei) 53.6%,6歲兒(er) 童為(wei) 14.5%,小學生為(wei) 36%,初中學生為(wei) 71.6%,高中學生已經達到81%。

  與(yu) 此同時,我國青少年身體(ti) 素質連續二十多年下滑,截止到2018年,部分指標有所好轉,但青少年體(ti) 質的總體(ti) 狀況仍然堪憂。《中國青年報》之前曾報道過,上海某高中的男生進行引體(ti) 向上測試,超過一半的男生連一個(ge) 都做不了,三分之二的男生不及格,能做到10個(ge) 以上的極其罕見。時至今日,男生的手無縛雞之力已是普遍現象,至於(yu) 學生在參加長跑等較為(wei) 劇烈的體(ti) 育運動中出現嘔吐、暈倒等不適反應的事件已經稀鬆平常,學生在長跑中猝死的悲劇也是時有耳聞。

  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院院長、雲(yun) 南大學體(ti) 育學院院長王宗平教授認為(wei) ,我們(men) 現在的體(ti) 育課和學校體(ti) 育活動開展,溫柔化、音樂(le) 化、個(ge) 體(ti) 化的“三化”傾(qing) 向嚴(yan) 重,而具有較強身體(ti) 對抗的和帶有一定冒險性的體(ti) 育運動,開展空間受到極大擠壓。王宗平說,“學校體(ti) 育活動迎合了安全,不出事的要求,有身體(ti) 接觸的,對抗性的體(ti) 育活動很大程度上被限製”。改變青少年的柔弱化,首先要從(cong) 改變體(ti) 育課和學校體(ti) 育活動的“三化”做起。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ti) 育衛生藝術教育研究所所長吳鍵表示,無論是男生的強健體(ti) 魄還是女生的柔美身形,都是以有效、適宜的體(ti) 育教學為(wei) 基礎的,我們(men) 希望每一個(ge) 青少年都擁有健康的身體(ti) 、堅強的意誌、積極向上的精神,為(wei) 此,我們(men) 需要在學校體(ti) 育活動的開展上避免一刀切,積極推行體(ti) 育課的走班製教學或是有限的走班製教學。

  吳鍵對目前在全國各級學校中都非常流行的自編廣播操“你笑起來真好看”提出質疑。他說,體(ti) 育活動的開展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性別等差異,並做出調整。吳鍵表示,以“你笑起來真好看”配樂(le) 的廣播操,對於(yu) 小學生是適合的,但對於(yu) 高中男生是不是合適值得商榷。在體(ti) 育課教學和學校體(ti) 育活動的開展上,也存在這個(ge) 問題。健美操、瑜伽對於(yu) 女生是適合的,但可能大多數男生對此並不感興(xing) 趣,同樣,大多數女生可能又對足球沒有興(xing) 趣。因此,走班製的體(ti) 育課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參與(yu) 體(ti) 育運動的個(ge) 性化需求。吳鍵表示,在國內(nei) 大多數學校很難具備全麵推行體(ti) 育課走班製的條件下,體(ti) 育課有限的走班製教學可以試行起來,至少可以避免體(ti) 育課教學內(nei) 容的一刀切。

  《中國青年報》之前也曾報道過,2016年以來北京市朝陽實驗小學推出了“男子漢培養(yang) 計劃”,正是用豐(feng) 富多彩的體(ti) 育活動給男孩子們(men) 加“鋼”。

  另一方麵,是整個(ge) 社會(hui) 對體(ti) 育的重視仍有待繼續加強。

  王宗平表示,女體(ti) 育老師的各方麵能力絕不亞(ya) 於(yu) 男體(ti) 育老師,這一點是我們(men) 首先要承認的。但同樣需要承認的是,男女具有身體(ti) 、個(ge) 性方麵的差異,這種差異是能體(ti) 現在體(ti) 育教學中的。有些對抗性較強、對力量要求較高的體(ti) 育項目,確實是男體(ti) 育老師在教學上更有優(you) 勢。因此,就體(ti) 育教學而言,男體(ti) 育老師具有較高的不可替代性,學校的體(ti) 育師資也應保證男體(ti) 育老師占一定比例。但現在的情況是,男體(ti) 育老師的比例在下降。

  王宗平回憶,上世紀八十年代,大學體(ti) 育老師中,男老師約占四分之三,女老師約占四分之一,現在大約是各占一半。王宗平認為(wei) ,男體(ti) 育老師的占比下降,與(yu) 很多原因有關(guan) ,包括高考、就業(ye) 環境等。但總的來說,還是需要進一步提升體(ti) 育的地位。

  籃球二級運動員出身的管理學博士,金陵科技學院教師趙丹丹向記者表示,自己就是因為(wei) 考慮到整個(ge) 社會(hui) 還不夠重視體(ti) 育,覺得學體(ti) 育沒有前途,所以本科階段放棄了自己的籃球特長,改學管理,但她很明白,體(ti) 育專(zhuan) 業(ye) 其實更適合自己。和趙丹丹一樣,很多有體(ti) 育特長的學生最終放棄了體(ti) 育,以謀得自己未來的工作具有更好的收入和更高的社會(hui) 地位,這其中,男生占了很大比例。

  我們(men) 不僅(jin) 要提升體(ti) 育的地位,還要為(wei) 體(ti) 育的所謂“風險”鬆綁。

  王宗平表示,體(ti) 育運動中的很大一部分項目在我們(men) 看來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比如單雙杠、長跑、遊泳,以及具有強烈身體(ti) 對抗的足球、籃球、武術(散打)、拳擊等。但在我們(men) 高度追求“安全第一”的語境下,這類帶有身體(ti) 接觸和對抗的體(ti) 育運動要麽(me) 在學校不開展,要麽(me) 是在開展時戰戰兢兢。王宗平說,我們(men) 不妨看看鄰居——日本,同樣是東(dong) 方文化和高考定終身的國家,但是日本的各級學校對於(yu) 體(ti) 育教學始終秉持著以體(ti) 育人的宗旨,體(ti) 育運動中對學生來說該有的冒險特性、吃苦要求,一概沒有淡化和抹去。這是我們(men) 應該學的。

  因為(wei) 對風險的過慮,我們(men) 的孩子不僅(jin) 很大程度上隻能參加溫柔化的體(ti) 育運動,還在環境的逼迫下,不能在操場上瘋跑,禁止一切可能有危險的運動,吳鍵表示,這也是我們(men) 沒有考慮到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孩子,他們(men) 對體(ti) 育運動的需求是不同的,從(cong) 某種程度上,是我們(men) 的環境壓製了他們(men) 個(ge) 性的自由發展。

  就在教育部給政協提案回函的前幾天,一段《不同國家的男孩對男人魅力的理解》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視頻裏,一群外國男孩在為(wei) 翻飛於(yu) 單杠上的同伴鼓掌加油;一群中國男孩則在掩麵驚呼某位留著長發、塗了口紅的男星“好美”。有家長評論這段視頻:我們(men) 這個(ge) 社會(hui) 正在變得越來越包容和多元,但我希望我們(men) 的男孩還是該有男孩該有的樣子。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