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唐卡畫師:讓傳統技藝煥發時代魅力
圖為(wei) 東(dong) 朵唐卡畫派的傳(chuan) 承人霍爾·羅布玉加(中)指導學生畫唐卡。陳誌強 攝
唐卡,被人形象地稱為(wei) “可以流動的壁畫”,是藏民族文化的百科全書(shu) 。作為(wei) 從(cong) 鬆讚幹布時期興(xing) 起的一種繪畫藝術,唐卡從(cong) 公元7世紀有文字記載至今,已經有1300多年曆史。昌都的唐卡藝術在與(yu) 不同地域文化,特別是漢族文化的交流中,形成了獨特的地方特色。
如今,昌都唐卡畫師們(men) 代代相傳(chuan) ,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使這一古老藝術曆經千年而不衰——他們(men) 是傳(chuan) 統技藝的傳(chuan) 承者。
嘎瑪德勒:嘎瑪嘎赤畫派的守護者
在藏東(dong) ,提起唐卡畫師,大家想到的第一個(ge) 人,大多是已88歲的嘎瑪德勒老人。他是唐卡嘎瑪嘎赤畫派第10代傳(chuan) 承人,被西藏自治區授予“唐卡藝術大師”“自治區非遺傳(chuan) 承人”的稱號。
老人的家鄉(xiang) ——嘎瑪鄉(xiang) ,曆史上就盛行文化內(nei) 涵豐(feng) 富而又工藝獨特的民族手工藝,如唐卡繪畫、銅像鍛製、配飾打造、瑪尼石刻……現在已經成為(wei) 聞名遐邇的“民族手工藝之鄉(xiang) ”。
從(cong) 5歲開始學習(xi) 藏文,8歲時開始學習(xi) 畫唐卡,老師是他的舅舅貢布多吉和他的父親(qin) 西熱洛桑,舅舅主要教他《造像度量經》中最基礎卻又最重要的比例、尺寸,父親(qin) 則教他如何畫線條和塗色。
16歲時,嘎瑪德勒出師了。他第一件獨立完成的作品是為(wei) 青海囊謙一座寺院畫的壁畫,主題是彌勒佛的身世故事,一整麵牆一共畫了九個(ge) 場景,構成了一個(ge) 完整的故事;他第一幅獨立完成的唐卡作品畫是文殊菩薩。
1980年,嘎瑪德勒收了第一個(ge) 徒弟,是他的外甥格來繞吉。後來,村裏的、鄉(xiang) 裏的、市裏的、外地的,全國各地的人都來找他學畫唐卡。目前,嘎瑪德勒已經收徒500多人。
雖已年高,嘎瑪德勒仍每天7點半起床,白天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學生畫唐卡上,還要抽出幾個(ge) 小時自己作畫。
他說,我最大的心願不是變得多麽(me) 富有,而是希望保護傳(chuan) 承好嘎瑪嘎赤畫派唐卡藝術,把它一代代傳(chuan) 下去。
羅布玉加:東(dong) 朵唐卡畫派的傳(chuan) 承人
他是一位東(dong) 朵唐卡畫派的家族傳(chuan) 承人,是丁青縣中學傳(chuan) 統藏式繪畫班的老師,更是一個(ge) 一年四季需農(nong) 牧兼顧的普通中年男人,他就是霍爾·羅布玉加。
東(dong) 朵唐卡畫派據說傳(chuan) 自象雄,畫風染色較為(wei) 古樸,佛的造型、蓮花與(yu) 其他畫派有細微的不同。東(dong) 朵畫中的岩石一般是有孔中空的,像孜珠山的岩石;畫雲(yun) 、水、火、石等自然景物時,隱含動物形象;東(dong) 朵唐卡所繪諸佛、菩薩的造像在眼睛的用色上喜用淡紅色或金色等。
羅布玉加師從(cong) 外公澤仁央培,他在昌都市跟隨外公諸多的學徒一起經曆了繁難漫長的訓練。從(cong) 1991年至1996年,羅布玉加已經能夠跟著外公輾轉來到德格、江達、類烏(wu) 齊、那曲、日喀則等地對正在維護中的寺院壁畫、唐卡進行修複工作。從(cong) 1996年起,羅布玉加開始獨當一麵,承擔了多個(ge) 寺廟和群眾(zhong) 家中唐卡及壁畫修複工作。
2003年,羅布玉加開始傳(chuan) 業(ye) 收徒。到他家中拜師的弟子也越來越多了。他總能牢記外公的囑托,從(cong) 一點一滴教起,從(cong) 一筆一畫教起,把自己全部的家傳(chuan) 技藝毫無保留地教給學生。
能帶動更多的人從(cong) 事唐卡畫,更好地傳(chuan) 承和發展東(dong) 朵唐卡繪畫藝術,讓羅布玉加在高興(xing) 之餘(yu) 倍感責任重大。
西繞尼瑪:賦予唐卡畫時代特點
西繞尼瑪,是勉薩派唐卡非遺傳(chuan) 承人,也是貢覺縣堤無瑪藝術傳(chuan) 承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
12歲那年,他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唐卡,真正感受到了唐卡的魅力及它那觸動心靈的美。年紀輕輕的西繞尼瑪當即便下定決(jue) 心要成為(wei) 一名唐卡畫師。
在父親(qin) 的支持下,他拜唐卡畫師繞瓊江村為(wei) 師。15到16歲時,西繞尼瑪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繪畫技法,他的唐卡理論知識也有了巨大的進步。
2003年,西繞尼瑪離開貢覺縣前往拉薩繼續學習(xi) ,師承國家級非遺傳(chuan) 承人、勉唐派唐卡大師丹巴繞旦。在丹巴繞旦的影響下,西繞尼瑪掌握了紮實的傳(chuan) 統繪畫基礎,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對唐卡藝術的理解和思考。
2017年,他離開拉薩,回到家鄉(xiang) 貢覺縣,創辦了“堤無瑪藝術傳(chuan) 承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在傳(chuan) 承文化的同時,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他說:“是先輩開創了這麽(me) 偉(wei) 大的藝術,在艱苦的生活條件下無怨地傳(chuan) 承,才有了唐卡今天的發展,我們(men) 應該繼續接力,擔負起傳(chuan) 承發揚民族藝術的責任與(yu) 使命。”
西繞尼瑪介紹,合作社主要從(cong) 事唐卡的繪製、礦物質顏料製作及新式藏香的研發。目前,已帶動包括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內(nei) 近20名農(nong) 牧民就業(ye) ,年利潤超過50萬(wan)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丹巴繞旦教授師生唐卡藝術作品展在拉薩開展
近日,由西藏大學藝術學院主辦、西藏介觀藝術中心承辦的“百花成蜜”丹巴繞旦教授師生唐卡藝術作品展在拉薩開展。[詳細] -
文化浸潤成長之路
日前,拉薩市第三小學的孩子們來到雪堆白技工學校參觀學習,在老師的講解下進入藏文化藝術品背後的世界,領悟藏文化之美,讓傳統文化浸潤孩子們的成長之路。[詳細] -
這五年,西藏教育實現“五個100%”
西藏自治區教育廳公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西藏教育“五個100%”全麵實現。[詳細] -
“十三五”西藏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保持95%左右
記者近日從西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十三五”時期,西藏自治區人社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各項重點工作成效明顯。[詳細] -
2020年拉薩城關區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99.56%
近日,記者從拉薩市城關區人社局了解到,2020年,城關區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99.56%;建檔立卡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100%;累計開展現場招聘活動34場,提供崗位1.5萬餘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