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覺曲珍:領著鄉親幹出一番新天地
圖為(wei) 貢覺曲珍(左)在會(hui) 場外與(yu) 西藏自治區參會(hui) 委員合影留念。(圖片由貢覺曲珍提供)
“從(cong) 隆子縣坐解放牌卡車,顛了整整三天才到紮日鄉(xiang) 。”這是貢覺曲珍記憶中,6歲時的一次漫漫征程。
紮日鄉(xiang) 是山南市隆子縣邊境鄉(xiang) 之一,曾經是西藏深度貧困偏遠鄉(xiang) 。畢業(ye) 後的貢覺曲珍被母親(qin) 硬生生拉回到家鄉(xiang) 隆子縣工作。
後來,在隆子縣新巴鄉(xiang) 工作的貢覺曲珍,逐漸理解了母親(qin) ,她所做的一切緣於(yu) 苦命的外婆。
貢覺曲珍的外婆是紮日當地珞巴族人,在舊西藏,她的外婆多次被差巴(舊西藏的支差者,也是農(nong) 奴)販賣,沒有鞋子穿、沒有飽飯吃,平日除了幹活就是挨打,這樣的境遇直到西藏和平解放那一年才改變。
用貢覺曲珍外婆的原話說:原來,紮日的天空那麽(me) 藍,紮日群眾(zhong) 的笑容那麽(me) 燦爛,錯嘎湖的水那麽(me) 甘甜。
農(nong) 奴的孩子翻身當家做了主人,貢覺曲珍的母親(qin) 獲得了去林芝衛校學習(xi) 的機會(hui) 。畢業(ye) 後,她放棄了在拉薩的工作,主動申請在紮日鄉(xiang) 衛生院工作。
“我母親(qin) 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現在的我們(men) ,所以要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祖國最艱苦的地方,用實際行動愛國、愛黨(dang) 、愛家。”母親(qin) 的熏陶,培養(yang) 了貢覺曲珍忠誠的信念。
2015年,貢覺曲珍被組織派往紮日鄉(xiang) 任鄉(xiang)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既然回來了,我要讓紮日不僅(jin) 山美、水美,人更美。”
2017年,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製定出台了《西藏自治區邊境地區小康村建設規劃》,貢覺曲珍敏銳地感覺到“機會(hui) 來了”。紮日鄉(xiang) 雖然是深度貧困偏遠鄉(xiang) ,但也是首批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長期以來,苦於(yu) 水、電、路等基礎設施落後,讓紮日原本豐(feng) 富的旅遊生態資源,無法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動力。
修國道、建新房、通國電……“紮日鄉(xiang) 高質量發展的機會(hui) 真的來了!”貢覺曲珍和鄉(xiang) 村幹部們(men) 每天忙得連軸轉,調研再調研、策劃再策劃、修改再修改……待一切準備就緒,她沒想到遇到的第一個(ge) 難題竟是做群眾(zhong) 的思想工作。
“不準修路,憑什麽(me) 占用我家的地,不占用別人家的?”
“不準用壓路機,我家的房子都在震。”
“不準修擋牆,影響了我家的美觀。”
……
“麵對賠償(chang) 過、詢問過所有意見後達成的共識,為(wei) 什麽(me) 老百姓說翻臉就翻臉?建設邊境小康示範村,最大的受益者是老百姓自己,為(wei) 什麽(me) 竟成了阻礙?”貢覺曲珍再次陷入了沉思。
為(wei) 盡快解決(jue) 這些棘手問題,貢覺曲珍決(jue) 定一戶戶實地拜訪,走訪過後,她明白了看起來“蠻橫不講理”的老百姓,僅(jin) 僅(jin) 就是害怕自己現有的權益受到損害,而未考慮到長遠問題。
她理解老百姓的苦衷。“誰都有權利提出疑問,畢竟都牽扯自己的切身利益。”了解了老百姓的疑慮,貢覺曲珍決(jue) 定再次入戶,一對一地解釋國家為(wei) 什麽(me) 建設邊境小康村?怎麽(me) 建設?建設後會(hui) 對老百姓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好處……一次次宣講政策、一項項分析利弊,最終,苦心沒有白費,她的工作得到了老百姓的理解與(yu) 支持。
2020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貢覺曲珍作為(wei) 全國政協委員站在委員通道,向全國人民分享紮日鄉(xiang) 全部實現脫貧的好消息:國電通了、柏油馬路通了、家庭旅館建了起來、旅遊產(chan) 品做了出來、村居環境變美了……這位盛裝的西藏邊境年輕女鄉(xiang) 長,盛情邀請全國各族朋友來紮日旅遊,感受紮日的風土人情。
采訪貢覺曲珍中,隻要談起紮日鄉(xiang) ,她的臉上總會(hui) 洋溢微笑,極少談及五年來遇到的困難。即便她曾在淩晨被村民叫醒解決(jue) 困難,為(wei) 老百姓爭(zheng) 取到惠民項目卻不被理解,她走村入戶宣講最後講到失聲……愛笑的貢覺曲珍淡淡地說,所有在基層的幹部,都可能會(hui) 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事。
看得出來,貢覺曲珍是個(ge) 幹勁十足的“80後”女鄉(xiang) 長,遇到問題從(cong) 不退縮。她坦言,隻要一有時間,她願意和老百姓待在一起,幫助解決(jue) 一些瑣事,鄉(xiang) 內(nei) 114戶家庭戶名和所有人家的建築位置,她都能準確無誤地指出來。
2018年,貢覺曲珍帶領著紮日鄉(xiang) 老百姓建立高山茶園。如今,在紮日鄉(xiang) 如詩如畫的風景裏,一大片白色的茶花正在春日裏,悄悄綻放,就像蒸蒸日上的紮日鄉(xiang) ,正在靜待她最美時刻的到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達瓦卓瑪:堅守“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
達瓦卓瑪的孩子中,有的繼承了父親衣缽成為教師,有的成為公職人員、有的成為企業職工,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用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成為了村民羨慕的小康家庭。[詳細] -
尼吉拉姆:身殘誌堅說幹就幹的致富帶頭人
尼吉拉姆,身體的缺陷和學業未成並沒有讓她自暴自棄,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意識到想要美好生活,就需要自己去爭取和努力…… [詳細] -
澤永拉姆:真抓實幹,帶領鄉親過上幸福好生活
創業致富不忘本,作為瓦列村的一員,澤永拉姆不忘初心,盡自己所能給予群眾力所能及的幫助,誰家有困難,隻要傳到澤永拉姆那裏,她都會主動給予幫助。[詳細] -
紮西江村:基層治理成效助推鄉村振興
紮西江村表示,深入開展鄉村治理,增強了農牧區群眾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家園的信心和決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