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為什麽不開心?
回想起高中時的那段經曆,正在讀大一的王雅楠仍心有餘(yu) 悸:“當時,覺得自己像是被罩上了一層灰色的罩子,這個(ge) 世界和我沒什麽(me) 關(guan) 係”……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不少正處於(yu) 花樣年華、本應快樂(le) 無憂的青少年,正在被焦慮、抑鬱等各種心理問題困擾折磨。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頻發
電話裏的王雅楠聽上去和普通的大一學生沒什麽(me) 區別,精神放鬆、思維活躍,言語間時不時蹦出幾個(ge) 網絡流行詞。
很難想象,這個(ge) 年紀輕輕的大學生曾深陷抑鬱的深淵。高考成績揭榜後,王雅楠一度想不開,想走上絕路,幸虧(kui) 家人及時發現,才被搶救回來。“和成績無關(guan) ,就是覺得生活沒什麽(me) 意思。”她說。
家人帶她去醫院做檢查,被確診為(wei) 中度抑鬱、中度焦慮和中度強迫症。通過藥物幹預,現在她的病情已經穩定。
王雅楠的經曆並非個(ge) 例。
“門診量在增長,兒(er) 童青少年心理門診每天50個(ge) 專(zhuan) 家號,都能約滿。”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科副主任醫師曹曉華說,前來預約的病人以初高中生為(wei) 主,尤其是十三四歲的初中學生居多。每個(ge) 孩子發病原因不一樣,但問題主要是抑鬱和焦慮。“從(cong) 接診情況看,有一多半是需要吃藥的,屬於(yu) 中重度以上的症狀。”
不少校長坦言,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頻發,亟待引起全社會(hui) 的關(guan) 注。
太原一所普通中學的校長告訴記者,原來一屆學生裏有一兩(liang) 個(ge) 抑鬱症患者,現在每個(ge) 班都有一兩(liang) 個(ge) 因為(wei) 抑鬱症而休學的。去年學校僅(jin) 高二年級1300多人中,就有15人因抑鬱不能正常上學。他們(men) 的這些問題,實際上從(cong) 初中開始就已存在。
壓力來自哪裏?
是什麽(me) 遮蔽了他們(men) 內(nei) 心的陽光?
王雅楠出生於(yu) 一個(ge) 普通家庭。高中之前,除了性格比較內(nei) 向、朋友較少之外,她和其他孩子並沒有明顯區別。
但進入高中後,學業(ye) 負擔不斷增大,王雅楠感覺很疲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ei) ,她每天淩晨三四點才能睡覺,早上五點多就要起床。
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精力無法集中、情緒持續低落……大腦長期超負荷運轉,堆積的壓力始終無法向外界排解,這一切令王雅楠臨(lin) 近崩潰邊緣。
在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shu) 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看來,學業(ye) 壓力大、考試過多、排名過多,父母擔心下一代失去進入社會(hui) 精英階層的機會(hui) 等,都是造成學生心理問題多發的原因。
太原市六年級學生鄧雅勤一直喜愛國際跳棋,不過,和其他同學一樣,現在一到周末,她就和媽媽奔波在各個(ge) 課外培訓機構之間,已經很久沒有時間下棋了。
“為(wei) 了保證補課效果,很多家長會(hui) 隨堂聽課,孩子們(men) 缺乏與(yu) 同齡人獨處的機會(hui) 。”鄧雅勤的媽媽王曉燕說,對於(yu) 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成績好才有更高的概率擁有好未來,所謂的“虎媽”也是不得已而為(wei) 之。好資源集中在好學校,好小學、好初中、好高中,一步都不能落下。
山西省晉中市一位中學校長說,孩子的心理問題實際上是社會(hui) 和家庭問題的縮影和投射。社會(hui) 競爭(zheng) 壓力傳(chuan) 導到家庭,家長又傳(chuan) 導給孩子;教育部門也有升學壓力,一些地區以考名校學生數為(wei) 政績,這種壓力傳(chuan) 導給學校、校長和老師,最終還是落到孩子身上。
麵對這些沉重的壓力,青少年的情緒調節能力卻有限,往往無法自我紓解。家庭本應是最好的緩衝(chong) 和後盾,但部分家庭對孩子期望值過高,父母與(yu) 子女之間缺乏平等、坦誠的交流,孩子無法從(cong) 家人身上獲取力量。
“孩子正值青春期,需要額外的關(guan) 愛和理解。但有些父母忙於(yu) 工作,或成立了新的家庭,對孩子們(men) 缺乏關(guan) 注,導致親(qin) 子關(guan) 係出現裂痕。”山西省懷仁市峪宏中學心理教師賈曉雅說。
心理教師不能淪為(wei) 打雜的
一些被心理問題困擾的青少年在生病之後,最希望得到家人的理解,但不少家長缺乏對心理問題的了解,甚至充滿偏見,對孩子的回應往往是“每個(ge) 人都會(hui) 遇到挫折,為(wei) 什麽(me) 就你不行!”“你就是戲多!”等等。
“孩子不能上學了,家長才會(hui) 帶孩子來就診。除非有自殘行為(wei) ,如果孩子本人有意識地不想表現,家長看不出來,也不會(hui) 認為(wei) 孩子有問題。”曹曉華說,很多家長不太接受診斷結果,醫生需要花很久與(yu) 家長解釋這個(ge) 疾病。
曹曉華說,青少年處於(yu) 身心發育期,容易出現各種困擾,同時可塑性也強,如果家長或學校及時發現並進行幹預,效果就會(hui) 比較理想。
然而,不僅(jin) 家長通常難以及時察覺青少年的異樣,一些學校也麵臨(lin) 專(zhuan) 職心理教師短缺、心理輔導難開展等問題。
“對於(yu) 心理教師的配備,國家有相關(guan) 要求,但在基層落實如何要打個(ge) 問號。”太原市第十二中學心理教師王宏說,因為(wei) 與(yu) 升學無關(guan) ,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些學校仍處於(yu) 很邊緣的位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被擠占的現象時有發生,很多學校的專(zhuan) 職心理教師還要做行政工作,甚至淪為(wei) 打雜的。心理工作是隱形的、保密的,心理教師在職位和職稱晉升中也不占優(you) 勢,部分心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並不高,對學生的心理幫扶質量難以保證。
湖南省一所高校的心理教師觀察到,目前學校使用的心理健康教科書(shu) 五花八門,有的版本十分陳舊,一些早已被學界推翻的概念仍然在用。“這無疑會(hui) 影響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效果。”她說。
不僅(jin) 如此,有的青少年被確診為(wei) 抑鬱症之後,還麵臨(lin) 被學校勸退、失學的風險。
王宏認為(wei) ,青少年抑鬱症的發病率與(yu) 作業(ye) 量、學習(xi) 壓力和親(qin) 子關(guan) 係的緊張程度成正比。輕度抑鬱症患者一般是可以正常上學的,但一些身患中度和重度抑鬱症的學生確實不適合在學校學習(xi) 。不過,學校要認真做好溝通工作,簡單粗暴的勸退和開除會(hui) 傷(shang) 害學生。另外,學校麵對患有心理疾病學生的入學請求時,要參考心理教師和專(zhuan) 業(ye) 心理機構的建議。
少一點質疑,多一些鼓勵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今年3月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2020年青少年抑鬱檢出率為(wei) 24.6%,其中重度抑鬱為(wei) 7.4%;從(cong) 小學到高中,隨著年級增長,抑鬱檢出率呈現上升趨勢。
山西省陽泉市第三中學心理教師石海麗(li) 表示,當期待高於(yu) 現實時,必然產(chan) 生壓力;適度的壓力能夠起到較好的激勵作用,但壓力過大則適得其反。針對當前青少年承受的過度壓力,家庭、學校和社會(hui) 應該多方麵協作,共同為(wei) 孩子們(men) 減壓。
“家庭方麵,如果父母能以積極心態去麵對、解決(jue) 自己人生中的問題,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不要把消極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就能避免相當一部分孩子產(chan) 生心理問題。”石海麗(li) 建議,可以在家長課堂、社區培訓中邀請心理專(zhuan) 業(ye) 人士,對家長進行較為(wei) 係統的兒(er) 童心理學知識培訓,將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家庭教育。
專(zhuan) 家建議,父母不能隻關(guan) 注孩子的學習(xi) 成績。要讓孩子多參加同齡人的集體(ti) 活動,多交朋友,減少孤獨感;還可以多參加體(ti) 育活動,讓孩子有更強的抗挫折能力。
山西醫科大學醫學心理學教研室講師張濤建議,在學校層麵,管理者要有遠見和責任意識,將專(zhuan) 職心理教師配備到位,做到專(zhuan) 職專(zhuan) 用,同時建立心理教師定期培訓製度,提升教師的專(zhuan) 業(ye) 水準。學校和醫院加強對接,在青少年出現嚴(yan) 重心理疾患需要轉診和專(zhuan) 業(ye) 治療時,能在第一時間進行科學幹預。
在社會(hui) 層麵,朱永新等專(zhuan) 家建議,應普及“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讓孩子成為(wei) 更好的自己”等科學教育理念,根據孩子的稟賦,因材施教,量力而行,將個(ge) 人發展與(yu) 國家、民族的發展聯係起來。整個(ge) 社會(hui) 要營造更加公平寬鬆的環境,消除“不上名校就要墜入社會(hui) 底層”的恐慌,改變消極、內(nei) 卷的社會(hui) 心態。
一些青少年抑鬱症患者表示,他們(men) 更需要的是加大社會(hui) 支持力度,少一點質疑,多一些支持和陪伴。“更多時候,他們(men) 可能隻是需要你靜靜地守著,告訴他們(men) ,別擔心,有我在。”王雅楠說。
專(zhuan) 家建議,當孩子們(men) 遇到心理問題時,一定要及早向專(zhuan) 業(ye) 人員求助,必要的話要進行專(zhuan) 業(ye) 治療,千萬(wan) 不要諱疾忌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織密“安全網”
3月29日是第26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講座、戲劇、展覽、演練……各地中小學圍繞今年“知危險,會避險,守護安全成長”主題,自選安全教育內容,開展了形式豐富的教育活動。[詳細] -
“少年兒童心向黨”慶祝建黨100周年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啟動
由全國婦聯主辦、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等機構承辦的“少年兒童心向黨”慶祝建黨100周年主題宣傳教育係列活動29日在京啟動。[詳細] -
拉薩北京實驗中學舉行愛國歌曲合唱比賽
聲隨情動,歌為心聲。3月25日晚,拉薩北京實驗中學舉行愛國歌曲合唱比賽,學生用最響亮的歌聲,最真摯的感情歌頌黨的光輝曆史和祖國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詳細] -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明確提出:“在普通中小學,將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融入語文等學科的教學當中。”這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指明了重要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