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長陵學校援藏教師應雪花:情係高原
2019年7月,北京市昌平區長陵學校教師應雪花響應黨(dang) 和國家的號召,在家人的支持下,成為(wei) 北京首批組團式教育援藏中的一員,懷著對高原的向往,毅然來到西藏拉薩,把教育的芳華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共享課改成果 留下帶不走的教師隊伍
在拉薩市實驗小學東(dong) 城校區的課堂上,學生們(men) 全神貫注地跟隨應雪花老師邊唱邊跳邊學習(xi) ,新穎的課堂點燃了孩子們(men) 的學習(xi) 熱情。
作為(wei) 老師,應雪花初入課堂便發現,習(xi) 慣了題海戰術的孩子們(men) 對英語課缺乏興(xing) 趣。為(wei) 了提高孩子們(men) 學習(xi) 英語的積極性,她精心設計了有意義(yi) 的英語互動,加入表演讀、表演說和分層表演的環節。通過拚讀拍手操,引導孩子們(men) 自主拚讀記憶單詞,課改調動了孩子們(men) 學習(xi) 的積極性,也給學校英語教學注入了新活力。學生孫晟睿說:“應老師的課堂非常有趣,會(hui) 用舞蹈和歌曲來幫我們(men) 理解單詞、理解課文,不像以前英語課那麽(me) 枯燥。”
應雪花深知,援藏老師肩負的使命不僅(jin) 僅(jin) 是向學生傳(chuan) 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變“輸血”為(wei) “造血”。她將北京的教學理念、教學策略和方法貫穿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之中,通過示範課、講座,讓本地老師也體(ti) 驗到英語課可以上得輕鬆有趣。
不少本地教師把應雪花當作自己的師傅,在心中樹立起了“首都標準”。拉薩市實驗小學教師德吉白瑪有13年從(cong) 教經驗,在應雪花的幫助下,她在英語教學中開始嚐試運用新的理念,增強了孩子們(men) 學好英語的信心。
德吉白瑪告訴記者:“應老師在我們(men) 學校一年多以來,對我的幫助很大,我學習(xi) 到了北京的一些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並應用到了我的課堂中,學生們(men) 對英語的興(xing) 趣提高了很多,我個(ge) 人的教學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
在援藏之初,應雪花被安排教授語文。對應雪花而言,語文是嶄新的領域,她每天備課、批改忙到深夜,再加上高反影響,還沒到學期末她就因肺炎在拉薩住院一個(ge) 月。生病期間,學生們(men) 和學生家長常常給她發送問候祈福的小視頻,讓她感到格外溫暖,也更加堅定了她援藏的初心。出院第二天,她不顧醫生的修養(yang) 建議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因為(wei) 她心裏惦念著孩子們(men) ,更深知家長和孩子們(men) 對她的顧盼。
情撒雪域高原 書(shu) 寫(xie) 無悔援藏時光
16年前,應雪花在首都師範大學讀書(shu) 時,了解到許多跟西藏有關(guan) 的故事,那時起她便與(yu) 西藏結下了不解之緣。16年來,她念茲(zi) 在茲(zi) 。16年後,她來到這片向往的土地,把精力、時間和愛心都奉獻在這裏。每周22節課、每月的講座和公開課、送教下鄉(xiang) ……忙碌的工作,讓她深感充實。
有一次,應雪花去拉薩市尼木縣帕古鄉(xiang) 完全小學開展送教下鄉(xiang) ,路途經過三個(ge) 半小時的顛簸。上課時,孩子們(men) 特別靦腆,但是下課後她要走的時候,孩子們(men) 紛紛從(cong) 窗戶裏把手擠出來跟她揮手道別,一瞬間,她格外感動。返程路上,她心中漣漪不斷,她想這就是她為(wei) 之奉獻的地方,如果以後有需要,她會(hui) 毅然決(jue) 然地奔赴。
應雪花說,作為(wei) 援藏英語老師,希望來到西藏之後,在專(zhuan) 業(ye) 上對當地的老師有幫助,在英語學習(xi) 上對孩子們(men) 有影響。然而,她在努力做這兩(liang) 件事的時候,卻發現受影響最大的是自己。援藏經曆,讓她的人生變得更加豐(feng) 富。應雪花說,除了組織關(guan) 懷,正是家人給予的溫暖和愛成為(wei) 她奉獻的堅實後盾和強大的動力,始終伴隨著她充滿挑戰和艱辛的援藏曆程。回首援藏時光,她更多的是對孩子們(men) 的不舍。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我們(men) 的要求是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應雪花說:“我想對西藏的孩子們(men) 說,你們(men) 也要缺氧不缺熱情,海拔高夢想更高,用自己的努力和夢想去點亮心靈,點亮未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援藏結碩果 奮進新征程
和普巴次仁一樣的學子在西藏還有很多,2018年至2020年,全區共有1800名貧困學生通過國務院國資委黨費專項資助西藏籍貧困學生項目實現入學夢、大學夢,涉及資金900萬元。[詳細] -
教育援藏再發力——瓊結首個“家門口的內地西藏班”開班
“家門口的內地西藏班(實驗班)”——瓊結縣中學內地西藏班(實驗班)於3月15日在山南市瓊結縣正式開設。[詳細] -
揚州支教團裏有個“老西藏” 7年三踏援藏路
7年前,袁良萍是揚州首批援藏教師團隊中唯一女教師,如今,她是團隊中援藏時間最長的女教師。她說:“選擇了援藏就是選擇了吃苦,看著這裏的孩子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一切都值得!”[詳細] -
寧墨一家親智力援藏攜手共奮進
圍繞鄉村振興,工作組舉辦了第一期“寧墨情·共發展”墨竹工卡縣黨政幹部鄉村振興素質提升專題培訓班,來自墨竹工卡縣的36名鄉村振興工作專幹參加了為期12天的培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