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教育:騰飛70年
在我國海拔最高的行政鄉(xiang) ——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xiang) ,小朋友們(men) 在新建成的幼兒(er) 園前玩耍(2020年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 攝
西藏昌都市芒康縣鹽井中學學生在上化學課(2019年6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西藏日喀則市吉隆縣吉隆鎮完全小學學生在寬敞的教室內(nei) 讀書(shu) (2019年6月23日攝)。 記者 單藝偉(wei) 攝
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學生伴隨著安徽巢湖民歌跳廣播操(2021年7月12日攝)。記者 楊文軼 攝
西藏大學舉(ju) 行第一屆相聲小品大賽,多形式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2021年5月28日攝)。 資料圖片
短短70年,跨越上千年。
70年前的5月23日,是雪域高原的曆史轉折點——《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guan) 於(yu) 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簽訂,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70年,西藏教育從(cong) 小到大,從(cong) 單一到綜合、從(cong) 低水平到較高水平,從(cong) 極其落後的封建農(nong) 奴製寺院教育跨入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教育行列,實現了華麗(li) 轉身。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關(guan) 注西藏教育事業(ye) 的發展——
“希望同學們(men) 胸懷大誌,報效祖國,為(wei) 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作出自己的貢獻。”2011年7月,習(xi) 近平同誌來到西藏大學親(qin) 切看望師生,勉勵同學們(men) 立誌紮根西藏,踴躍到農(nong) 牧區去,到祖國和西藏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煉意誌、增長才幹,建功立業(ye) 、報效祖國。
此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又通過向西藏民族大學建校60周年致賀信,給在首鋼醫院實習(xi) 的西藏大學醫學院學生回信等多種形式,關(guan) 心推動西藏教育事業(ye) 發展。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著眼西藏長遠發展,強調“要培養(yang) 更多理工農(nong) 醫等緊缺人才,著眼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未來市場需求辦好職業(ye) 教育,科學設置學科,提高層次和水平,培養(yang) 更多專(zhuan) 業(ye) 技能型實用人才”。
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親(qin) 切關(guan) 懷下,西藏教育文化事業(ye) 全麵發展,建立起涵蓋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特殊教育的現代教育體(ti) 係。
在舊西藏,接受教育的絕大多數是貴族子弟,占總人口95%的農(nong) 奴沒有受教育的權利,青壯年文盲率高達95%。《西藏和平解放與(yu) 繁榮發展》白皮書(shu) 顯示,為(wei) 改變西藏教育落後麵貌,1951年至2020年,國家累計投入教育經費2239.65億(yi) 元。西藏實施了學前至高中階段15年免費教育政策和學前至高中階段15年教育“三包”(包吃、包住、包基本學習(xi) 費用)政策,眾(zhong) 多農(nong) 牧區學生和城鎮困難戶學生的命運得到改變。
除免費教育政策外,西藏籌措設立了教育資助措施40項,建立了從(cong) 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生資助體(ti) 係,資助範圍實現各學段全覆蓋、公辦民辦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
此外,西藏還積極發展職業(ye) 教育,形成了以中職教育為(wei) 基礎、高職為(wei) 重點、學曆教育和職業(ye) 技能培訓相結合的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穩定地為(wei) 社會(hui) 提供各種類型的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
目前,西藏有各級各類學校3195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7所,中職學校12所,中學143所,小學827所。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87%,小學淨入學率達99.93%,初中、高中、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106.99%、90.2%、56.14%,縣域義(yi) 務教育實現基本均衡發展,義(yi) 務教育鞏固率達95.03%。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普通高校各批次累計錄取考生14909人
近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教育考試院了解到,西藏普通高校招生提前批各批次、專項計劃各批次和第一批重點本科批次(含預科)和第二批普通本科批次(含預科)錄取工作順利結束。[詳細] -
青少年心理健康“防護牆”這樣築
近年來,青少年自傷事件屢見媒體。不少人對於生活、學業中遭遇的挫折、困難,會心理失衡,引發心理健康問題。守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成為十分迫切的社會課題。[詳細] -
北京明確“雙減”目標 年底前有效減輕學生和家長壓力
校內,充分發揮學校育人主渠道作用,加大改革力度,統籌校內校外教育資源,統籌課內課後兩個時段,對學校教育教學安排進行整體規劃,提升校內教育服務質量,構建高質量教育體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