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在戶外運動中安全地放鬆身心
七月底,驕陽似火,但在騰格裏沙漠的沙丘上徒步,陳竹“一點沒覺得多熱”,“比城裏的桑拿天好多了”。和陳竹一起的是她9歲的女兒(er) ,50公裏沙漠徒步,倆(lia) 人“輕鬆走完”。
陳竹說,這得益於(yu) “從(cong) 小就經常帶女兒(er) 出去爬山和徒步、跑短距離越野跑和馬拉鬆之類的”,所以對女兒(er) 來說,50公裏沙漠徒步不算太難。
徒步、攀岩、登山、衝(chong) 浪、滑翔……多樣的戶外運動,正受到越來越多青睞,更逐漸進入青少年的生活。假期裏,戶外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陳竹在沙漠徒步時,在營地附近碰到城裏的小學生被老師帶著,當天走完30公裏。
近日,國務院發布的《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提出要“通過普及推廣冰雪、山地、航空、水上、馬拉鬆、自行車、汽車摩托車等戶外運動項目,建設完善相關(guan) 設施,拓展體(ti) 育旅遊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
戶外運動成為(wei) 新潮流的同時,備受關(guan) 注的是隨之相伴的安全問題。就戶外運動如何加強風險防範,如何加強戶外運動的安全教育,記者采訪了相關(guan) 專(zhuan) 家和戶外運動愛好者。
1、在戶外運動中釋放身心
“首先,要保證不出安全事故,保障身體(ti) 安全;其次,不能讓孩子累得超過體(ti) 能極限,心靈上受到巨大挫折,以後再也不玩了,所以心理上的安全也要保障。”
喬(qiao) 染最近正在嚐試著讓孩子接觸一些戶外運動,希望可以幫助小孩子“打開視野、磨煉意誌”。回憶起帶孩子去騰格裏沙漠徒步的那兩(liang) 天,她感歎:“艱苦是艱苦,但收獲頗多,尤其對嬌生慣養(yang) 的小朋友是很好的鍛煉。”
“參與(yu) 戶外運動,最重要就是感受自然,天天在城市裏和去大自然裏完全不一樣。不管是什麽(me) 運動,身處舒服的自然環境,看著滿眼的綠色,有山有水,心情就舒暢了。做完運動,出出汗,身心都得到釋放。”北京體(ti) 育大學戶外運動教研室主任、北京市青少年營地教育協會(hui) 秘書(shu) 長布和認為(wei) 戶外運動益處頗多。
在學校裏從(cong) 事戶外教育的同時,布和也是一個(ge) 戶外運動愛好者。他介紹,各個(ge) 大學的學生社團每周都有戶外活動,假期裏有科考、登山等大型的活動。布和也讓孩子從(cong) 小接觸戶外運動,從(cong) 兩(liang) 歲多到現在小學二年級,滑雪、攀岩、徒步“都可以上”,再大一點,他希望孩子可以去參加戶外夏令營等。
資深戶外運動愛好者郝雲(yun) 剛,1997年開始跟著中國登山隊的元老級登山運動員學習(xi) 攀岩,是中國首批登山協會(hui) 認證的攀岩教練員,有超過10年的青少年戶外教育經驗。
戶外運動的傳(chuan) 承性在每一個(ge) 戶外愛好者身上都有體(ti) 現。郝雲(yun) 剛從(cong) 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帶著他徒步、爬山,整個(ge) 小學6年,孩子接受了非常專(zhuan) 業(ye) 的攀岩訓練,拿了全國冠軍(jun) 。郝雲(yun) 剛笑稱自己為(wei) “戶外二代”的家長。
而從(cong) 自己的從(cong) 業(ye) 經曆來看,郝雲(yun) 剛發現,現在一線城市的家長,對青少年參加戶外運動的認知與(yu) 接受度都在不斷提高,參加戶外運動的青少年也越來越多。盡管有不少是被家長帶著來參加的,但“很多孩子有運動天賦”,並且“慢慢喜歡上戶外運動的孩子也不少”。
郝雲(yun) 剛認為(wei) ,帶領青少年參加戶外運動,第一位就是保證安全。“首先,要保證不出安全事故,保障身體(ti) 安全;其次,不能讓孩子累得超過體(ti) 能極限,心靈上受到巨大挫折,以後再也不玩了,所以心理上的安全也要保障。”
2、重視戶外運動風險管理
“成人對環境風險、對體(ti) 能有清晰的認知,但小孩子的互動、淘氣會(hui) 增加戶外運動中的風險。比如夏天帆船運動,除了做好運動中的安全管理外,在營地的其他時間裏,走路會(hui) 不會(hui) 摔跤,睡覺會(hui) 不會(hui) 從(cong) 床上掉下來,這些都是需要我們(men) 去考慮的。”
2005年的“五一”假期,布和第一次在庫布齊沙漠探路,遭遇了缺水、中暑,“很危險,當時不熟悉,經驗也不足,把問題看得簡單了”。回來之後,布和開始看各種資料、參加培訓,學習(xi) 相關(guan) 知識,不斷改進自己的保障措施,在參加戶外運動的過程中積累經驗。
“近幾年,戶外運動發展得很快。但相關(guan) 知識普及還做得不夠。對公眾(zhong) 來說,對一些常用術語認知不規範,比如山地越野和馬拉鬆是不同的,不能混淆。”布和說,“我們(men) 在培養(yang) 領隊和學生的時候,風險管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另外,像徒步如何背包、如何紮營、如何選址、如何做飯,以及攀岩涉及的裝備使用技術等,這些硬技能必須掌握。”
“另外一個(ge) 重要的知識是野外醫學。在野外遇到傷(shang) 病不可能像在城市裏頭,打急救電話就有醫院派急救車過來。在野外,即便急救車能來,花費時間也比較長。這時候,在沒有專(zhuan) 業(ye) 醫務人員的情況下,如何預判傷(shang) 勢是否嚴(yan) 重,如何處理?如何運送人員,如何求救?最重要的是根據相關(guan) 野外醫學知識作出判斷,簡單處理之後等待救援,最後能及時送到醫院。”布和說。
“風起雲(yun) 湧,魚龍混雜”,郝雲(yun) 剛見證了中國戶外運動的發展,但他也發現,有一部分從(cong) 業(ye) 者的安全管理意識還是不足,應該加強社會(hui) 監管。作為(wei) 戶外運動從(cong) 業(ye) 者,郝雲(yun) 剛認為(wei) 要“規範自己的言行,給社會(hui) 做出表率。自己發出來的運動視頻,要專(zhuan) 業(ye) 、標準,不能讓人挑毛病。”
尤其是帶青少年進行戶外運動,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成人對環境風險、對體(ti) 能有清晰的認知,但小孩子的互動、淘氣會(hui) 增加戶外運動中的風險。比如夏天帆船活動,除了做好運動中的安全管理外,在營地裏的其他時間裏,走路會(hui) 不會(hui) 摔跤,睡覺會(hui) 不會(hui) 從(cong) 床上掉下來?這些都是需要我們(men) 去考慮的。”郝雲(yun) 剛說。
3、做好最充分的行前準備
“不管什麽(me) 運動肯定有危險。越是危險,越要把專(zhuan) 業(ye) 的防護做充足,而不是害怕參與(yu) 。”
尤浩去年暑假帶著兩(liang) 個(ge) 10歲的孩子去沙漠徒步,找了熟悉本地的領隊,租了一輛越野車裝行李、補給和藥物,“輕裝上陣,全程走完52公裏”。盡管隻在出發前“查了查網上的徒步攻略”,但尤浩對那次徒步很滿意。
“對於(yu) 大眾(zhong) 來說,偶爾帶孩子出去玩一玩,可以講一些基本的短期的野外醫學的課程。掌握基本原理和概念,作為(wei) 常識補充。比如異物堵塞喉嚨的情況,怎麽(me) 樣實施海姆立克急救法等,這些技巧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有幫助的。”
布和認為(wei) ,大眾(zhong) 需要正確認識戶外運動,不要把它太“神化”,一說到戶外運動就理解為(wei) 極限運動,特別危險。按照全世界戶外運動的發展情況來看,它的器材和技術已經非常專(zhuan) 業(ye) 和標準,這些都能保證安全。
郝雲(yun) 剛建議,青少年如果要參加戶外運動一定要找專(zhuan) 業(ye) 機構,並且保證帶隊教練要配足。比如帆船、皮劃艇、攀岩等,教練比例是1:5;對技術要求不那麽(me) 高的活動,教練比例是1:6或1:8。隻要活動成行,哪怕再少的孩子,也要配備“備份教練”。“還需要準備有外部力量的協助,比如雲(yun) 南麗(li) 江虎跳峽徒步,都是山地峽穀,半天之內(nei) 車無法趕到,有些狹窄的山路甚至無法通車。我們(men) 每次去那裏,都會(hui) 按照1:8的比例雇駱駝,駝行李和補給,也在出現受傷(shang) 情況時,用作臨(lin) 時的交通工具保障。”
“如果有可能的話,還建議家長多陪孩子共同參與(yu) 。無論是從(cong) 戶外教育還是親(qin) 子教育的角度,家長的參與(yu) 能增加對機構的判斷,也能積累戶外運動的經驗。”郝雲(yun) 剛說。
“不管什麽(me) 運動肯定有危險。越是危險,越要把專(zhuan) 業(ye) 的防護做充足,而不是害怕參與(yu) 。對家長來說,不能盲目跟風,看別人攀岩了,自己買(mai) 點裝備就上。實際上,戶外運動入門是有要求的。大家覺得周末帶孩子爬個(ge) 山很簡單,背個(ge) 小包拿兩(liang) 瓶水就行。本來預計天黑前能下山,但需要趕夜路、沒有光源怎麽(me) 辦?沒帶多餘(yu) 的食品怎麽(me) 辦?天氣突然變化怎麽(me) 辦?”布和說。
布和提醒家長,一定要具備一些專(zhuan) 業(ye) 知識和能力。出發前做好充分準備,帶上應急的物品、備份的食物衣物和急救小工具,這些看似很煩瑣,但真的遇到問題時,能有應對措施。要以應對這個(ge) 季節這條線路上最惡劣的情況會(hui) 發生的危險情況來準備,做最壞的打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德慶玉珍:用教育之光照亮高原孩子的視界
藏族女孩德慶玉珍因少年時的一次舌部手術,語言溝通存在一定障礙。高中時,班主任為了鍛煉她的自信心,安排她站在國旗下演講。“他看見我了”,被看見的力量給了德慶玉珍勇氣。[詳細] -
籃球“轉動”人生 “體育+教育+公益”助力偏遠地區
2008年6月至今,累計向四川、湖南、雲南、青海、寧夏、福建、貴州等17個省(區、市)捐贈“快樂體育園地”,援建11所希望小學,建設數字圖書室14個,資助43名大學生進行鄉村支教…… [詳細] -
暑假,跟著爸爸體驗送外賣
很多“小候鳥”的家長居住在城市邊緣,生活條件簡陋,一張床占據了出租屋的大部分空間。由於家長工作忙碌,他們很少有機會真正走出去,認識這座城市,但很多“小候鳥”表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