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朵媽媽”吳蓉瑾:用情感教育搭起與學生心靈交流橋梁
組建全國第一個(ge) 小學生講解員社團、培養(yang) 千餘(yu) 名小講解員、探索情感教育、借助技術賦能教育教學......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吳蓉瑾,通過一個(ge) 又一個(ge) 的教育實踐不斷追尋著自己的教育夢。
在紮根基礎教育的27年裏,吳蓉瑾獲得了很多不同的稱號。在學生眼中,她是能叫出全校所有學生的“雲(yun) 朵媽媽”;在家長眼中,她是認真負責,全天24小時在線的“秒回校長”;在同行眼中,她是將優(you) 質教育資源輻射到鄉(xiang) 村學校的“種子校長”。
這位有著許多稱號的校長,同時也是時代楷模、全國教育係統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她還曾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全國優(you) 秀中隊輔導員,上海市教書(shu) 育人楷模等榮譽。
早在2004年,吳蓉瑾就和同事們(men) 開始探索構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體(ti) 係,將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勞育等各個(ge) 方麵,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和情感表達能力。每周的學校課程之餘(yu) ,吳蓉瑾都利用15分鍾的時間,親(qin) 自給學生上情感教育課,與(yu) 學生們(men) 搭建起心靈交流的橋梁。
“每個(ge) 孩子都應該得到充分的關(guan) 注和重視。除了及時提供幫助,還要給予溫暖的關(guan) 懷,這樣才能讓他們(men) 學會(hui) 積極麵對挫折,成為(wei) 適應社會(hui) 、身心健康、具有幸福能力的人。”吳蓉瑾認為(wei) ,每個(ge) 學生身上都有一個(ge) “穴道”,這個(ge) “穴道”可能是特長、可能是興(xing) 趣點、可能是隱藏的情緒、可能是獨特的品質,找準這個(ge) “穴道”點下去,學生的潛能就被激發出來了,教育就能切中要害、事半功倍。
每個(ge) 學生畢業(ye) 時,吳蓉瑾都會(hui) 贈送一張有自己聯係方式的卡片作為(wei) 紀念,上麵寫(xie) 著“有困難找‘雲(yun) 朵媽媽’,任何煩惱都可以。”除了經常與(yu) 在校和已經畢業(ye) 的學生交流,還有很多其他學校的學生和家長也會(hui) 慕名找到吳蓉瑾幫忙,希望可以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教育難題。盡管這些工作占據了她大量時間,但吳蓉瑾都非常樂(le) 意提供幫助。
為(wei) 了推動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發展,讓每個(ge) 學生都受到同樣的關(guan) 注,吳蓉瑾還大力提倡課堂教學與(yu) 信息化深度融合,並在全國率先提出“雲(yun) 課堂”這一教學模式。
十餘(yu) 年裏,她帶領師生積極投身於(yu) “雲(yun) 課堂”的探索實踐,她探索的智慧課堂,打破了傳(chuan) 統“教室”概念,隨時、隨地、隨需助力因材施教,教師可以通過信息係統,了解每個(ge) 學生的課堂進度、學習(xi) 習(xi) 慣等,用數據讀懂學生的成長規律,並以此為(wei) 依據提供個(ge) 性化指導。
坐落於(yu) 上海市中心黃浦區的盧灣一中心小學,毗鄰中共一大會(hui) 址,有著獨一無二的紅色底蘊與(yu) 豐(feng) 厚的黨(dang) 史學習(xi) 資源。16年前,吳蓉瑾發起成立了專(zhuan) 門誌願服務中共一大會(hui) 址紀念館的全國第一個(ge) 小學生講解員社團——“紅喇叭”小講解員社團,吹響了紅色文化傳(chuan) 播弘揚的“紅喇叭”。
16年來,小講解員換了一批又一批,講解方式也從(cong) 普通話講解,拓展了滬語、英語講解,還創新了快板演出、連環畫展示等多種形式。而陪伴著小講解員的吳蓉瑾,卻始終堅守如一,放棄了每一個(ge) 雙休日和節假日,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守護著學生們(men) 每一次的精彩綻放。
這些平均年齡10歲的“紅領巾”被人們(men) 親(qin) 切地稱為(wei) “傳(chuan) 承路上的小不點”,他們(men) 精神抖擻、聲情並茂的講解,常常能夠吸引一大批觀眾(zhong) “圍觀”,受到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不同國家觀眾(zhong) 們(men) 的一致喜愛,已逐漸成為(wei) 了一支傳(chuan) 播紅色文化、傳(chuan) 遞紅色火種的重要力量。
“這已經不是一般意義(yi) 上的曆史知識的記憶學習(xi) ,而是讓孩子們(men) 在一定的情境之中,通過自己的體(ti) 驗、感悟去學習(xi) 、理解,特別是在給他人講解輸出中實現了內(nei) 化。”吳蓉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隻有孩子們(men) 從(cong) 小在心中種下紅色的種子,才能真正做到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教有真情,育無止境。吳蓉瑾坦言,幫助孩子們(men) 實現夢想、成就價(jia) 值是一名人民教師的職責,“我希望盡自己最大能力,將優(you) 質教育資源輻射出去,為(wei) 更大範圍的教育內(nei) 涵提升做出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第四批高考綜合改革啟動 七省份公布高考改革實施方案
近日,黑龍江、甘肅、吉林、安徽、江西、貴州、廣西7個省份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這也就意味著我國第四批高考綜合改革已經正式啟動。 [詳細] -
學校防疫中有哪些薄弱環節需加強?教育部提出三點意見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於9月16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教育部體衛藝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萬麗君針對目前學校防疫工作中需要加強的薄弱環節提出了三點意見。 [詳細] -
四川教育廳:瀘縣地震災區全麵排查鑒定確保校舍安全後才能複課
記者17日從四川省教育廳獲悉,四川省教育廳應急工作組會同瀘州市教體局和瀘縣教體局16日晚召開專題工作會,匯總學校受災情況,研究部署教育係統下一步抗震救災工作和複課方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