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增強創新發展動力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積極推動科學技術的普及與(yu) 推廣,在全區上下營造出濃厚的“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氛圍。尤其是每年的全國科普日期間,自治區科技廳緊緊圍繞活動主題,結合西藏實際,在全區範圍內(nei) 組織開展了係列科普活動,有力地提高了全民科學素質,進一步增強了西藏創新發展動力。
全麵找準抓手 科普落到實處
為(wei) 加強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技意識,自治區科技廳通過科普網絡建設、開展實用技術培訓、組織科技下鄉(xiang) 活動和編譯出版科普資料等方式,有效開展了科學技術普及工作。
近年來,自治區科技廳通過製作藏語版科普電視節目,在電視、報刊等媒體(ti) 上開展經常性的科普知識宣傳(chuan) 。通過開辦農(nong) 牧實用技術講座等形式多樣的科學知識普及和實用技術推廣活動,使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科技文化素質得到提高、致富能力得以增強。
“十三五”以來,在科技部和相關(guan) 省市區的大力支持下,西藏成功舉(ju) 辦“科普進西藏”“科技列車西藏行”等重大示範活動,累計開展各類活動80餘(yu) 場,自治區科技廳連續7年被評為(wei) “全國科技活動周優(you) 秀組織單位”。
建成麵向全區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和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的實用技術和科普常識藏文數據庫,翻譯藏文信息200餘(yu) 萬(wan) 字;建成了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成功入選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累計接待各類參觀人員29.55萬(wan) 餘(yu) 人、參觀團隊1522個(ge) ,免費講解1500餘(yu) 場,開展以麵向青少年、基層群眾(zhong) 為(wei) 主的各類科普活動320餘(yu) 場,成為(wei) 西藏科技創新和科普宣傳(chuan) 的重要平台。目前,西藏已建成自然科學博物館1座、科普示範及教育基地144個(ge) 、科普示範縣13個(ge) 、寺廟科普活動站25個(ge) 。
越來越多的科普活動,讓科普傳(chuan) 播更生動有趣、更貼近生活,在全區形成了政府引導、部門協同、全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科普工作的良好局麵。
推進陣地建設 創新科普方式
“在這裏,我們(men) 通過自己動手能找到很多答案,課堂知識與(yu) 實踐結合的教學方法讓我們(men) 切身體(ti) 會(hui) 到科技的奧妙與(yu) 神奇,我很喜歡這裏。”在日喀則市定結縣中學科技館裏,初二學生紮西平措告訴記者。
定結縣中學科技館由聲光體(ti) 驗、電磁探秘、數學魅力、運動定律、體(ti) 驗科學五個(ge) 板塊共28件展品組成,涉及數學、力學、電磁、光學、聲學等學科知識。在這裏,每周都有學生體(ti) 驗科學的奧秘,動手實踐物理、化學相關(guan) 內(nei) 容知識點,從(cong) 而更加生動地掌握書(shu) 本上的知識。
一直以來,自治區科技廳結合各市地集中動員組織學會(hui) 、學校、相關(guan) 單位以及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農(nong) 村中學科技館等深入農(nong) 村、社區、學校、企業(ye) ,並利用微信公眾(zhong) 號、電台電視、LED大屏等媒體(ti) 平台,突出地區特色、領域特點,開展多形式、廣覆蓋的科普宣傳(chuan) 聯合行動,向公眾(zhong) 傳(chuan) 播新發展新理念,弘揚科學精神,宣傳(chuan) 創新科技成就,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智慧生活方式,全麵普及科學知識。一係列科普活動,得到了公眾(zhong) 的認可,取得了良好的科普宣傳(chuan) 效果。
科技興(xing) 則民族興(xing) ,科技強則國家強。下一步,自治區科技廳將重點強調網絡科普活動的重要性,提高各參與(yu) 單位認識,使各參與(yu) 單位能夠製定流程清晰、操作簡單的網絡科普活動操作指南,提高網絡科普活動效果,為(wei) 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科技貢獻。
開展主題活動 營造良好環境
2020年,自治區科技廳緊緊圍繞“決(jue) 勝全麵小康、踐行科技為(wei) 民”活動主題,從(cong) “弘揚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質,聚焦脫貧攻堅、決(jue) 勝全麵小康,宣傳(chuan) 防疫知識、提高防控意識,加強科技服務、助力美好生活”四個(ge) 方麵組織開展全國科普日活動。各市地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社會(hui) 各界人士,重點開展全國科普日西藏主場活動和分場係列聯合行動。
據不完全統計,全區科協係統在線下活動期間共舉(ju) 辦各類科普活動41餘(yu) 場(次),發放各類科普宣傳(chuan) 品和宣傳(chuan) 材料45300餘(yu) 份(冊(ce) ),受益群眾(zhong) 5.9萬(wan) 餘(yu) 人(次),全區科協係統在線上活動期間受益群眾(zhong) 54萬(wan) 餘(yu) 人(次)。
同時,去年全國科普日線下活動期間,西藏還開展了科普進校園、進鄉(xiang) 村、進基地、進寺廟活動和科普知識培訓、實用技術指導活動。活動中共發放科普宣傳(chuan) 圖書(shu) 10餘(yu) 種1500餘(yu) 本,發放科普資源包1000餘(yu) 件,參與(yu) 人數達200人。全國科普日線上係列活動在“科普西藏”“拉薩科普”微信公眾(zhong) 號平台正式上線。活動期間,用戶通過觀看領導致辭視頻、點亮“全民科普日”、接收科普日活動邀請函、參觀“科普‘雲(yun) ’展覽”、參加“全民科學素質競答”等活動,參與(yu) 到豐(feng) 富多彩、寓教於(yu) 樂(le) 的線上科普宣傳(chuan) 活動中,線上活動點擊率和參與(yu) 率達到了54萬(wan) 人(次)。
在科普日活動中,自治區科技廳通過開展科普宣傳(chuan) 、展覽展示、義(yi) 診義(yi) 療等形式,為(wei)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提供各領域內(nei) 精準科技科普服務、助力美好生活,並發放相關(guan) 科技推廣產(chan) 品,進一步提高公眾(zhong) 對於(yu) 科技進步的獲得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傾情打造中國高等教育 對口支援“樣本”
這一天值得永遠銘記——2001年6月13日,教育部啟動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工作,清華大學對口支援青海大學,兩所相隔千山萬水的高校從此牽手同行,翻開了對口支援青海大學的一頁。 [詳細] -
甘肅臨潭智慧校園“科技感”滿滿:師生同屏互動“學味”濃
在校門口人臉簽到後,語文老師馬天吉進入教室,打開智慧校園雲平台,做著課前準備工作。這時,學生們也陸續來到自己座位,拿起課桌上放置的平板電腦,開始學習。 [詳細] -
創客教育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技夢
走進拉薩市第一中學創客教室,以“藍色”為基調的創客教室簡約大方,富有科技感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據了解,拉薩市第一中學創客教室目前配有機器人設備套裝14套,3D打印設備一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