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培規範化迫在眉睫
《半月談》記者在石家莊、蘭(lan) 州等城市走訪發現,伴隨著“雙減”政策的逐步落地,麵向在校學生的體(ti) 育教培市場火爆。但龐大的市場需求讓不少資質不足的機構乘虛而入,師資不專(zhuan) 業(ye) 、設備不齊全,培訓質量堪憂。隨著未來市場競爭(zheng) 加劇和政府監管力度加大,體(ti) 育教培或許有麵臨(lin) 重蹈學科培訓覆轍的風險,需要警惕。
體(ti) 育教培市場的火熱與(yu) “雙減”政策深入推進實施相伴相生。一些過去從(cong) 事學科培訓的機構,在學科培訓風聲緊、監管嚴(yan) 的高壓態勢下市場空間日益逼窄,麵對風光不再、難以為(wei) 繼的窘境,隻好尋求新的領地、開辟新市場。有些沒有真正樹立教育培訓公益性意識的培訓機構,簡單移植過去教育培訓的營銷模式、經營套路,謀求利益最大化。他們(men) 明知不具備實力條件開展體(ti) 育教培,又不甘於(yu) 退出長期食利的教培市場,名為(wei) 發展轉型,實為(wei) 心存僥(jiao) 幸,幻想在體(ti) 育等暫時還有些模糊的灰色地帶可以重操舊業(ye) 。
也有人敏銳地看到“雙減”讓從(cong) 學科類培訓中解放出來的學生們(men) 有了更多的課餘(yu) 時間。“五育”並舉(ju) 的教育方針、全麵發展的教育理念,讓越來越多家長、學生意識到體(ti) 育的重要性並願意投入時間和金錢。加之今年奧運年、全運年,體(ti) 育鍛煉成為(wei) 新時尚,體(ti) 育教培市場確實需求巨大、潛力無限,資本不斷湧入。但是由於(yu) 現行體(ti) 育教培行業(ye) 準入標準、培訓實施規範不清晰,具體(ti) 運作難免魚龍混雜。
麵向青少年學生的體(ti) 育教培市場不斷升溫,培訓機構良莠不齊,隱含巨大風險,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盡快加強規範監管。
一是明確培訓屬性。麵向在校生的體(ti) 育培訓是學科還是非學科,還缺乏明確的答案。如果是一些針對學校體(ti) 育考試科目、以提升體(ti) 育考試成績為(wei) 目的的延伸培訓,而不是旨在培養(yang) 青少年體(ti) 育興(xing) 趣、幫助提升身體(ti) 素質的培訓,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也應屬於(yu) 體(ti) 育學科培訓,是否應該納入學科培訓管理值得商榷。另外,該類培訓機構是營利性還是非營利性,是屬於(yu) 應到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hui) 服務機構,還是應到市場監管部門登記的經營性公司企業(ye) ,都亟須進一步研究。
二是嚴(yan) 格規範機構審批機製,明確行業(ye) 標準。場地設施設備、師資教練人員,特別是疫情常態化下通風、換氣以及周邊環境等配套條件,都要有科學合理的準入門檻。此外,還要限定準入主體(ti) 。舉(ju) 辦機構的個(ge) 人、企業(ye) 、社會(hui) 組織,其經濟實力、經營資曆和範圍以及法定代表人個(ge) 人情形等也要明確。要明晰培訓規範。培訓的實施和開展,要確保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需要,遵循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助力學生體(ti) 育鍛煉興(xing) 趣和習(xi) 慣養(yang) 成,服務全麵發展。
三是完善培訓監管製度。要明確職能部門,落實監管責任。體(ti) 育、市場監管、教育、衛生健康、文旅等部門,在體(ti) 育教培機構標準製定、審批設立登記程序設定、培訓過程規範、培訓質量保證、投訴舉(ju) 報受理、違規查處懲治等方麵都要一一明確,確保職責清晰、責任落實。
四是加強引導分流。要加快落實“雙減”要求,切實加大學校課後體(ti) 育服務供給、提高服務的質量和吸引力,真正滿足家長和學生體(ti) 育鍛煉的剛需。要充分發揮學校優(you) 勢,通過建立體(ti) 育興(xing) 趣小組、俱樂(le) 部等激發學生參與(yu) 的組織形式,科學指導、合理安排,想方設法吸引更多的學生留在學校,積極參與(yu) 課後體(ti) 育鍛煉。要加強體(ti) 育活動場館設施保障,鼓勵公共體(ti) 育場館、少年宮等社會(hui) 公共體(ti) 育資源主動開放,滿足學生課後鍛煉需要。要廣泛宣傳(chuan) 科學的體(ti) 育鍛煉知識理念,研究開發推廣多元化體(ti) 育鍛煉模式。在場館設施難以滿足的現有條件下,引導和鼓勵家長與(yu) 青少年在節假日等課外時間,到野外廣闊的空間共同參與(yu) 鍛煉,引領青少年學生增強體(ti) 育鍛煉的意識,掌握鍛煉的方法,養(yang) 成鍛煉的習(xi) 慣,學會(hui) 鍛煉的技能。如此既能強身健體(ti) ,又能加強親(qin) 子互動,何樂(le) 而不為(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專碩學製“2變3”,給人才培養多點時間
3年的專碩基本上跟學碩達到了同樣的培養周期,多一年時間進行學習與實踐,實踐型人才就可以更好地確定未來工作方向,科研型人才也可以選擇繼續深造。[詳細] -
青春之筆“繪”出高原大美
27日,為期7天的西藏青少年大型戶外寫生活動在林芝市巴鬆措落下帷幕。參加活動的西藏大學美術專業20名學生,在林芝市魯朗、易貢、波密等地完成110幅寫生作品。 [詳細] -
拉薩市第七屆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啟動
9月28日,由拉薩市委、市政府主辦,拉薩市“雙創”辦、共青團拉薩市委員會承辦的第七屆拉薩市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舉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