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北京重磅規劃:重點功能區將新建17所優質中小學

發布時間:2021-10-14 16:11:00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加快中小學學校建設,新增學位16萬(wan) 個(ge) ;合理控製核心區入學規模,補齊人口密集地區中小學辦學資源;穩妥推進中考改革,鞏固深化高考綜合改革……市教委日前發布《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2021—2025年)》,明確提出未來五年,將在重點功能區和人才聚集區,規劃建設17所左右優(you) 質中小學學校。

  中小學生體(ti) 質健康優(you) 良率超70%

  規劃確定了未來5年首都教育總體(ti) 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麵構建首都高質量教育體(ti) 係,實現更高水平、更具影響力的教育現代化,培養(yang) 具有家國情懷、首都氣派、國際視野、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為(wei) 此,規劃提出了學前教育更加普及普惠安全優(you) 質、義(yi) 務教育更加優(you) 質均衡等10個(ge) 方麵的分目標,設置12項主要指標。

  市教委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與(yu) 以往相比,“十四五”教育規劃優(you) 化了首都教育主要發展指標,用質量型指標替換傳(chuan) 統數量型指標,刪去了學前教育毛入園率、義(yi) 務教育毛入學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等指標,增加了普惠性幼兒(er) 園覆蓋率、中小學生體(ti) 質健康測試達標優(you) 良率、智慧校園覆蓋率等。其中,到2025年,全市適齡兒(er) 童入園率保持在90%以上,普惠性幼兒(er) 園覆蓋率達到90%,學前教育教師接受專(zhuan) 業(ye) 教育比例達到85%;義(yi) 務教育就近入學率保持在99%以上,義(yi) 務教育專(zhuan) 任教師中本科及以上學曆人員比例超過96%。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特別明確,到2025年,中小學生體(ti) 質健康測試達標優(you) 良率要由2020年的62.4%升至超過70%。同時,全市智慧校園覆蓋率達85%以上,綠色學校達標率超過70%,平安校園達標率達100%。

  補齊人口密集地區教育設施缺口

  未來五年,全市將新建、改擴建和接收居住區教育配套中小學150所左右,完成後新增學位16萬(wan) 個(ge) 。同時,本市將加強優(you) 質教育資源市級統籌,在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區、大興(xing) 國際機場臨(lin) 空經濟區等重點功能區和人才聚集區,規劃建設17所左右優(you) 質中小學學校。通過“市建共管”或“市建區辦”方式,統籌北京全市優(you) 質教育資源支持學校建設,建成後提供優(you) 質中小學學位5萬(wan) 個(ge) 左右。

  按照規劃,全市教育資源將分區域優(you) 化配置。本市將綜合運用戶籍、住房、入學等政策,合理控製核心區入學規模;大力引入優(you) 質教育資源,全麵補齊海澱山後、豐(feng) 台河西等地區教育設施短板。城市副中心教育配套保障將進一步加強,加快北京學校、首師大附中、景山學校、北海幼兒(er) 園等優(you) 質教育項目建設;統籌中心城區優(you) 質學校與(yu) 城市副中心學校精準幫扶協作,促進區域教育質量整體(ti) 提升;加快補齊昌平回天、房山長陽等人口密集地區教育設施缺口。

  本市還將支持河北雄安新區教育發展,建成三所“交鑰匙”學校並投入使用;支持部分中央在京高校向雄安新區有序轉移;推進城市副中心與(yu) 河北廊坊北三縣教育統籌規劃發展,促進優(you) 質教育資源向北三縣地區延伸布局。

  本市將穩妥推進中考改革

  在深化考試評價(jia) 製度改革方麵,本市將穩妥推進中考改革,探索基於(yu) 初中學業(ye) 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jia) 的招生錄取模式;完善和規範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完善高中學業(ye) 水平考試製度和高中綜合素質評價(jia) 製度。高考綜合改革將進一步鞏固深化;進一步完善高等職業(ye) 教育“文化素質+職業(ye) 技能”考試招生辦法。

  此外,本市將優(you) 化高校學科專(zhuan) 業(ye) 結構,瞄準科技前沿和關(guan) 鍵領域,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nong) 科、新文科建設,加快培養(yang) 緊缺人才;深化高水平技能型大學建設,重點加強養(yang) 老、護理、學前教育、托育、家政服務、健康管理、軌道交通、城市運行、非遺傳(chuan) 承等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重點建設12所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職業(ye) 學校和100個(ge) 左右骨幹特色專(zhuan) 業(ye) 。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