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如何提升零基礎學生藏語文學習效率

發布時間:2021-10-19 09:32:00來源: 西藏日報

  語言是人類與(yu) 人類之間最直接的交流係統,一門語言的教學,除了書(shu) 麵文字的講解之外,以該語言的交際用語為(wei) 核心,重點需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該門語言。本文針對民族地區本科階段零基礎學生學習(xi) 藏語文過程中麵臨(lin) 的問題與(yu) 困境著手,在對這類群體(ti) 進行藏語文教學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提出相應的教學效率提升策略。

  一、零基礎學生學習(xi) 藏語文的困境

  從(cong) 目前在民族地區大學本科階段零基礎學生在學習(xi) 藏語文時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普遍存在發音不準、句子結構混亂(luan) 、對零基礎學習(xi) 藏語文存在語言學習(xi) 障礙等問題。

  1、發音不準、句子結構混亂(luan)

  本科階段對零基礎學生講授藏文的主要內(nei) 容有最基礎的藏文字母、簡單詞匯、日常交際用語等。對於(yu) 零基礎學習(xi) 者來說要花費很大精力。由於(yu) 一門語言的學習(xi) 最佳時間是在兒(er) 童時期,但對於(yu) 成人再學習(xi) 一門語言時就容易導致發音不準、句子結構混亂(luan) 等問題。藏語的句子結構與(yu) 漢語的結構有著明顯區別,藏語是SOV結構,即:主+賓+謂結構,其中的謂語動詞跟在賓語的名詞之後,而漢語是主謂賓結構。因此,零基礎學習(xi) 者在學習(xi) 藏文時,在表達完整句子時,常常出現結構或語序混亂(luan) 的問題。

  2、語言學習(xi) 障礙

  語言學習(xi) 障礙是一般學習(xi) 障礙在語言學習(xi) 上的具體(ti) 表現,而外語學習(xi) 障礙則是語言學習(xi) 障礙在外語學習(xi) 上的具體(ti) 表現。對零基礎學習(xi) 者來說,藏語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表現出交際障礙、認識障礙、聽力障礙、心理恐懼等問題。

  交際障礙是在實際的語言交際過程中所發生的的心理困難,它不是由於(yu) 語言能力造成的困難,而是因為(wei) 心理上的不適應。具體(ti) 表現為(wei) 交際過程中的過分拘謹、被動和回避的傾(qing) 向。

  認識障礙是學生在初學階段容易混淆個(ge) 別字母的發音、在簡單詞匯與(yu) 句型藏漢互譯過程中,表現出更難從(cong) 藏文到漢文的翻譯,究其原因還是無法準確識別藏文。

  聽力障礙是學生能記下紙麵上書(shu) 寫(xie) 的詞匯,大多情況下是依葫蘆畫瓢的方式進行記憶,卻很難寫(xie) 出口頭產(chan) 出的詞匯,經常混淆詞匯。

  心理恐懼在零基礎學習(xi) 者當中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對於(yu) 這部分學生來說是零基礎學習(xi) 另外一門語言,初識藏文完全隻能記憶字的形狀、發音,與(yu) 前麵的幾種語言學習(xi) 障礙也有著密切的聯係。害怕學不會(hui) 、不會(hui) 讀、聽不懂,漸漸表現出對自己學習(xi) 能力的否定與(yu) 懷疑,根深蒂固地形成一種自我感覺——“我的聽力不行”“我的口語不行”“我學不好藏文”,這些皆是零基礎學習(xi) 者對自己的學習(xi) 評價(jia) 。這種恐懼心理有時比較隱蔽,常常在潛意識當中學生認為(wei) 自己不行。在課堂上很多同學表現出驚慌失措,甚至回避教師的目光,種種情況最終導致學生在學習(xi) 過程中一直存有焦慮心情。

  二、提升零基礎學生藏語文學習(xi) 效率的策略

  在民族地區本科階段開設零基礎學習(xi) 藏語文課程是為(wei) 了更好地讓零基礎學習(xi) 者了解藏文化,提升自身與(yu) 藏民族的溝通質量,對促進民族團結有著重要意義(yi) 。基於(yu) 在學習(xi) 過程中存在的以上問題提出相應的教學改進策略:

  1、注重興(xing) 趣培養(yang)

  興(xing) 趣的培養(yang) 是學習(xi) 任何一門語言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保證學生在學習(xi) 藏語文過程中積極主動學習(xi) 的前提條件。在民族地區學習(xi) 藏語文有著很多的便利,教師可以通過帶學生實地參觀了解藏民族地區的曆史風俗習(xi) 慣,如可以去當地博物館、宮殿、民族街區等,或者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給學生播放各類宣傳(chuan) 藏族文化的視頻,激發學生對藏族文化的了解欲望。另外,也可以播放一些藏語文類節目、電影,熏陶藏族文化,提高對藏語文學習(xi) 的興(xing) 趣。

  2、製定明確的藏語文學習(xi) 目標

  一般情況下在進行藏語文學習(xi) 目標確定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內(nei) 容主要包含以下幾個(ge) 方麵。第一,學生所製定的藏語文學習(xi) 目標是否符合其發展的實際需求。比如部分學生自身對於(yu) 語言掌握能力較差,其在進行藏語文學習(xi) 目標確定的過程中,製定了一個(ge) 非常遠大的且難以實現的目標,這對於(yu) 學生而言就會(hui) 給學生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不利於(yu) 激發學生藏語學習(xi) 的興(xing) 趣。故而在進行藏語文學習(xi) 目標確定過程中,需要建立在學生個(ge) 人基礎之上,以個(ge) 人最大發展能力作為(wei) 方向,確定藏語文學習(xi) 的目標。第二,學生藏語文學習(xi) 目標是否符合社會(hui) 發展實際需求,簡單來說,學生進行藏語的學習(xi) ,最為(wei) 主要的目的就是為(wei) 了將藏語學習(xi) 的知識應用於(yu) 實際之中,與(yu) 藏族地區的民眾(zhong) 能夠進行更為(wei) 有效的溝通,保證藏語學習(xi) 能夠落實於(yu) 實處。第三,學生在進行目標確定的過程中,需要將短期的目標與(yu) 長期的目標結合進行目標的確定。從(cong) 現階段教育發展實際情況來看,多數學生在進行語言學習(xi) 過程中,僅(jin) 僅(jin) 會(hui) 製定一個(ge) 長遠發展目標,或者是僅(jin) 僅(jin) 製定一個(ge) 短期發展目標,很少有學生會(hui) 將短期發展目標與(yu) 長期發展目標結合起來進行目標的製定,但是從(cong) 實際情況出發,將長期目標與(yu) 短期目標結合起來,才能夠使學生發展目標更加的切合實際。長期目標能夠為(wei) 學生的短期目標提供一個(ge) 長遠的發展方向,而短期目標則能夠為(wei) 長期目標的優(you) 化與(yu) 調整提供更多的數據支持。

  3、改變課堂教學內(nei) 容主次

  過去部分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注重文字的識別、書(shu) 寫(xie) 、講解語法的構成。重在應試而忽略了學生學習(xi) 語言的關(guan) 鍵即“應用”。一門語言的學習(xi) 歸根結底是用來進行溝通交流,所以就目前的現狀來看,應適當改變教學策略,注重口語表達能力。利用課堂,教師可提前設計一些場景,以分組的形式讓零基礎學生進行日常交際,教師在旁邊指導與(yu) 糾錯,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另外也可以利用結對藏族學生對零基礎學習(xi) 者在發音、書(shu) 寫(xie) 等方麵給予一定的指導,鼓勵他們(men) 在平時溝通交流時進行一些簡單用語的使用。

  4、信息技術的使用

  將信息化技術引入到教學工作之中,一方麵能夠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學的豐(feng) 富程度,另外一方麵信息化教學工作也更加符合新時代教育的特點,能夠更好地被學生所接受。首先要求教師在實際發生過程中需要改變自身對於(yu) 信息技術的看法,能夠清晰地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優(you) 勢,能夠極大程度上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與(yu) 效率,比如從(cong) 教案製定角度上來說信息技術能夠為(wei) 教師提供更為(wei) 豐(feng) 富的數據輔助教師,更加合理的引導教師進行教學內(nei) 容的梳理,更為(wei) 快速地進行教學方案的製訂。而從(cong) 教學內(nei) 容角度上來說,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也能夠將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應用於(yu) 藏語文教學工作之中,使得教學更加地豐(feng) 富,而學生對於(yu) 視頻音頻圖片的接受程度遠要高於(yu) ,對文字的接受程度,這種方式的使用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對於(yu) 課程的接受程度。其次,教師在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充分地使用信息化技術所帶來的優(you) 勢,提升學生對藏語文課程的興(xing) 趣以及課程教學的質量。

  三、小結

  綜上所述,本科階段零基礎學生學習(xi) 藏語文能夠提升漢族與(yu) 藏族之間的溝通質量,保證漢族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藏族地區民眾(zhong) 的實際需求,更高效地進行溝通交流。但現階段零基礎學習(xi) 者在進行藏語文學習(xi) 過程中往往存在發音不準、句子結構或語序混亂(luan) 、語言學習(xi) 障礙等問題。麵對這些問題,教師首先需要基於(yu) 學生的基礎與(yu) 未來發展的目標之上,利用多種措施提升學生對學習(xi) 的興(xing) 趣,激發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xi) 。其次根據學校指出的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培養(yang) 計劃,為(wei) 今後零基礎學習(xi) 者學習(xi) 藏文後更加順利地在區內(nei) 就業(ye) 製定具體(ti) 的教學目標。總而言之,為(wei) 更好地促進民族團結與(yu) 交流,在新時期結合人才培養(yang) 方案,藏語文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應多反思和發現問題,及時改進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的需求。

  (作者單位:西藏大學財經學院 )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