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緩解父母焦慮才能真正“解放”孩子

發布時間:2021-10-20 14:27: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推進“雙減”又有新動作:10月19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一次會(hui) 議三審的家庭教育促進法草案,落實中央有關(guan) 文件對減輕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明確要求,回應了有關(guan) 家庭教育焦慮的問題,擬從(cong) 家庭教育角度作出相關(guan) 規定,為(wei) 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減負。

  “雙減”是一項係統工程,家長的理解配合直接關(guan) 乎其能否真正落地。教育焦慮是當下中國社會(hui) 一大頑疾,家長習(xi) 慣了被裹挾著“奔跑”之後,突然來個(ge) “急刹車”,一時之間要想讓觀念徹底轉變過來殊為(wei) 不易。

  這樣的擔憂並非多餘(yu) 。前不久,上海建平中學西校的一位家長舉(ju) 報學校:要求取消“月考”和“分班”,落實國家“雙減”教育政策。可很快就被另一名家長寫(xie) 信“怒懟”,質疑“減負”讓學生變“學渣”,最終耽誤大家前程。

  教育是這個(ge) 世界最複雜的事情之一。不同的人,基於(yu) 不同的角度和立場,對教育都有著各自的理解。由於(yu) 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和身份地位等方麵的差異,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難免存在不同的理念。如何幫助家長緩解過度“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引導家長尊重教育規律,是一道難題。

  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很多時候都是父母教育不當的結果。比如,學業(ye) 負擔重等青少年成長中的難題,就與(yu) 不當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關(guan) 係。伴隨著激烈的社會(hui) 競爭(zheng)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普遍過高,尤其是對分數和升學的過度追求,令孩子們(men) “壓力山大”。

  在不少家長心目中,家庭教育基本上等同於(yu) 陪伴督促孩子學習(xi) 。其實不然。家庭教育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以及有監護能力的家庭成員通過言傳(chuan) 身教和生活實踐,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引導,施加積極影響。家庭教育法草案三次審議稿提出,在家庭教育內(nei) 容上,要強調立德樹人,引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更多關(guan) 注未成年子女品德、科學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培養(yang) ,以及良好學習(xi) 習(xi) 慣、行為(wei) 習(xi) 慣、生活習(xi) 慣的培養(yang) 。在家庭教育方法上,要引導父母樹立正確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為(wei)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家庭環境。

  草案三次審議稿的規定,與(yu) 教育部推進“雙減”落地的舉(ju) 措相互呼應。“雙減”出台之初,教育部有關(guan) 負責人指出,學校應規範設立家長學校,以線上線下等形式,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谘詢和輔導,引導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一言以蔽之,就是通過引導家長了解教育的本質和教育規律,解開家長的心結,從(cong) 而達到給學生減負的目的。

  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地球的手,做父母的愛自己的孩子,從(cong) 來不是有意願就夠了,還需要能力和技巧。將“雙減”相關(guan) 要求落實到家庭教育促進法中,不隻是彰顯了一種態度,更要求家長們(men) 切實付諸行動。父母的焦慮得以有效緩解了,才能真正“解放”孩子。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