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績效評價結果或涉及項目經費支持額度調整——首批“雙高計劃”校迎來期中大考

發布時間:2021-10-22 10:51: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zhuan) 業(ye) 群”,被看作是職業(ye) 教育領域“雙一流”建設的“雙高計劃”(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zhuan) 業(ye) 建設計劃)於(yu) 2019年啟動第一輪建設,按照每5年一個(ge) 支持周期,入選的197所高職院校即將麵臨(lin) 中期績效評價(jia) ,評價(jia) 結果或涉及項目經費支持額度調整。

  記者從(cong) 近日召開的“雙高計劃”建設推進會(hui) 上了解到,兩(liang) 年來,“雙高計劃”在製度建設、資金投入、支撐引領、服務發展上都取得明顯進展,但一些地方和院校在落實過程中也存在著認識偏差、建設方向不夠聚焦、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等問題,需處理好“雙高計劃”和升本、短期目標和長遠規劃、辦學規模和效益等關(guan) 係。

  撬動效應彰顯,帶動地方推進職教改革

  在“雙高計劃”之前,國家針對高職院校先後實施了示範校、骨幹校、優(you) 質校等幾輪大的改革項目,著力解決(jue)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ang) 、校企合作、特色發展等問題,提升了我國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和高等職業(ye) 教育的社會(hui) 影響力。隨著我國產(chan) 業(ye) 升級,對高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與(yu) 日俱增,比肩“雙一流”高校培養(yang) 學術大師,作為(wei) 類型教育,職業(ye) 教育領域也急需重點項目培養(yang) 大國工匠。

  但“雙高計劃”與(yu) 之前的改革項目又有不同。一是“雙高計劃”投入更大,中央財政每年投入20億(yi) 元左右,一年的投入相當於(yu) 示範校、骨幹校一輪建設周期的總投入;二是建設周期更長,持續建設到2035年;三是實行動態調整,優(you) 勝劣汰,有進有出。因此,“雙高計劃”一發布,便引起了職業(ye) 院校和社會(hui) 的強烈關(guan) 注。

  首輪“雙高計劃”共有197所高職院校入選。從(cong) 省份布局看,公示的197所擬建單位覆蓋了29個(ge) 省份。從(cong) 專(zhuan) 業(ye) 布局看,申報的389個(ge) 專(zhuan) 業(ye) 群覆蓋了18個(ge) 高職專(zhuan) 業(ye) 大類,布點最多的5個(ge) 專(zhuan) 業(ye) 大類是裝備製造大類、交通運輸大類、電子信息大類、財經商貿大類、農(nong) 林牧漁大類。從(cong) 產(chan) 業(ye) 布局看,服務麵向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專(zhuan) 業(ye) 群有113個(ge) ,麵向現代服務業(ye) 的112個(ge) ,麵向先進製造業(ye) 的100個(ge) ,麵向現代農(nong) 業(ye) 的32個(ge) ,其他產(chan) 業(ye) 32個(ge) 。

  兩(liang) 年來,教育部對“雙高計劃”作出了一係列製度設計,特別是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印發的3個(ge) 重要文件,對“雙高計劃”的頂層設計作出了全麵部署。

  全國職業(ye) 高等院校校長聯席會(hui) 議主席董剛介紹,《關(guan) 於(yu) 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zhuan) 業(ye) 建設計劃的意見》明確了幹什麽(me)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zhuan) 業(ye) 建設計劃項目遴選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誰能幹,《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zhuan) 業(ye) 建設計劃績效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怎麽(me) 幹。此外,教育部還成立了雙高建設谘詢委員會(hui) ,建立了績效管理監測平台,為(wei) 雙高建設與(yu) 管理提供了軟、硬件兩(liang) 方麵的保障。

  在資金投入上,“雙高計劃”得到了財政的強力支持。197所“雙高計劃”建設單位2019—2020年度總預算229.6191億(yi) 元,其中中央財政預算41.4714億(yi) 元,拉動其他預算資金相當於(yu) 中央專(zhuan) 項的4.6倍,撬動效應彰顯。

  通過“雙高計劃”的撬動,地方有針對性地推出不少有利於(yu) 職業(ye) 教育發展的改革舉(ju) 措,全國31個(ge) 省份共出台118項政策支持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在國家“雙高計劃”推進的同時,有24個(ge) 省份啟動了省級“雙高計劃”,總計投入714億(yi) 元支持建設799所高水平高職學校,投入301億(yi) 元支持建設2709個(ge) 高水平專(zhuan) 業(ye) 群,形成了國家、省兩(liang) 個(ge) 層次的雙高建設校。

  融入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發展成效明顯

  “雙高計劃”在設計初期就有明確的定位,一是要打造技術技能人才高地和技術創新服務平台,二是要建成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ye) 學校和骨幹專(zhuan) 業(ye) (群)。為(wei) 此,“雙高計劃”提出了涉及人才培養(yang)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校企合作等10項改革發展任務。

  在中央和地方一係列政策和資金支持下,雙高建設院校對標建設目標和任務,以多種方式進行了改革探索。

  例如,長春汽車高等專(zhuan) 科學校緊密對接中國一汽紅旗工廠五大緊缺崗位,校企雙元開發“紅旗工匠”培養(yang) 標準體(ti) 係,實施中國特色學徒製“紅旗工匠”培養(yang) 。

  濱州職業(ye) 學院大力改革辦學自主權,實現了自主設置內(nei) 設機構和崗位、自主招聘人才、自主開展職稱評聘、自主推進薪酬分配製度改革、落實科研經費管理自主權,激活學校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

  深圳職業(ye) 技術學院重點打造高端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台,建立了8個(ge) 應用技術研究院、9個(ge) 高端智庫和創意中心,全麵形成與(yu) 行業(ye) 企業(ye) 共同推進技術技能積累及創新的機製。

  “‘雙高計劃’是國家推動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ju) 措,建設院校以極大的熱情和動力投入改革發展,高職院校的社會(hui) 聲譽和對本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貢獻度明顯提高。”教育部職業(ye) 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長曾天山表示,一些雙高建設院校在招生分數線上超過本科,畢業(ye) 生就業(ye) 率也高於(yu) 當地普通本科,出現了明顯的“馬太效應”。

  以深圳職業(ye) 技術學院為(wei) 例,該校66.4%的學生錄取分數線超過本科線,畢業(ye) 生就業(ye) 率99.2%,通信技術專(zhuan) 業(ye) 群22%的畢業(ye) 生在世界500強企業(ye) 、行業(ye) 龍頭企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就業(ye) 。金華職業(ye) 技術學院2021年錄取一段率達到99.9%,與(yu) 金華市五大千億(yi) 產(chan) 業(ye) 高度適配的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網絡經濟等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生留在金華本地的比例超過40%。

  中國教科院職業(ye) 與(yu) 繼續教育研究所所長孫誠認為(wei) ,“雙高計劃”一係列密集政策下來,職業(ye) 院校都在消化、理解、實踐,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會(hui) 慢慢沉澱下能相互學習(xi) 、互相借鑒的經驗和模式,在職業(ye) 教育的內(nei) 涵和質量建設上會(hui) 有新的突破。

  “兩(liang) 年來,各學校能夠結合自身特色優(you) 勢,將雙高建設融入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國家戰略,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教育部職成司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加快行動補短板,著力打好下半場

  在雙高建設進展順利、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雙高計劃”建設推進會(hui) 也指出,一些地方和院校在計劃推進過程中存在認識偏差、資金使用效率不高、項目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董剛介紹,從(cong) 前兩(liang) 年的數據來看,地方政府雙高建設的經費支持和到位情況差異比較大,學校在多渠道籌錢以及資金使用上理財能力還不夠。同時,有些地方沒有建立項目管理協調推進機製,對學校雙高建設缺乏指導,雙高建設中存在的一些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始終沒有解決(jue) ,還有些學校沒有建立有效的雙高建設推進機製,缺乏對任務落實的指導和督查。

  根據“雙高計劃”績效管理暫行辦法,教育部、財政部會(hui) 在中期以及實施期結束後對建設高校進行績效評價(jia) ,中期調整項目經費支持額度,實施期結束調整項目學校。因此,如何對雙高建設校進行評價(jia) 是職業(ye) 院校十分關(guan) 注的問題。

  教育部職成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雙高計劃”中期評價(jia) 時,更關(guan) 注“相對水平”,就是自己和自己比,包括任務完成情況、承諾兌(dui) 現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體(ti) 現一個(ge) 建設周期前後成效的相對增量與(yu) 增值。在期末驗收評價(jia) 時,更關(guan) 注“絕對水平”,就是自己和別人比,既要看個(ge) 性指標,有沒有特色,還要看共性指標,有沒有優(you) 勢。

  “總的標準是要體(ti) 現3個(ge) ‘不一樣’:幹和不幹不一樣、幹多幹少不一樣、幹好幹壞不一樣。總的導向是學校有沒有跟上職業(ye) 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有沒有做出實打實的貢獻和可借鑒的經驗。”該負責人強調。

  記者了解到,教育部和財政部將結合前兩(liang) 年數據采集情況,在中期績效評價(jia) 前出台主要的監測指標,以便一把尺子丈量各學校和各專(zhuan) 業(ye) 群對“雙高計劃”總體(ti) 目標實現貢獻度和難度係數,體(ti) 現績效評價(jia) 的公正性、公平性和公允性。

  “此次中期績效評價(jia) 猶如對建設學校的一次‘體(ti) 檢’,既是報告進展,也是預警。總體(ti) 看,各校高度重視,大部分學校基本達標,但學校之間也存在差距。一些落後的建設學校要加快行動,抓弱項,補短板,著力打好下半場。”曾天山說。

  國家督學、中國教育會(hui) 計學會(hui) 高等職業(ye) 院校分會(hui) 秘書(shu) 長茹家團參與(yu) 了教育部多項重大專(zhuan) 項的財務工作。他表示:“雙高建設學校應根據自身實際設定績效目標,對績效目標實際情況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自我評價(jia) ,對自評報告發現的問題應當及時糾正調整,確保績效目標如期完成。”

  新一周期的“雙高計劃”將於(yu) 2023年開放遴選,不在上一輪建設名單裏的學校可以申請,在上一輪建設名單的學校依然要重新申請,建設院校的壓力可想而知。

  曾天山建議,雙高建設校要聚焦主攻方向,“雙高計劃”的評價(jia) 不是對學校全麵工作的評價(jia) ,建設院校要把重點放到特色發展、經濟貢獻、社會(hui) 服務等核心指標上來,大幅提高就業(ye) 質量和社會(hui) 貢獻等核心競爭(zheng) 力。

  當前因為(wei) 職業(ye) 本科的發展,一些高職院校的升格願望迫切,存在“一把手抓升本,二把手抓雙高”的現象。董剛表示,雙高建設校要處理好升本與(yu) 雙高建設的關(guan) 係,新一輪的職業(ye) 本科學校設置一定是扶優(you) 扶強的,“隻有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事,後麵才有機會(hui) ”。

  記者了解到,教育部和財政部正在修訂《現代職業(ye) 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管理辦法》,新一輪的“雙高計劃”要將職業(ye) 本科和職業(ye) 專(zhuan) 科同時納入、同台競爭(zheng) 。“如果這些政策落地,已經升格的或是準備升格的學校,就都要把精力集中到‘雙高計劃’上來。”董剛說。

  “‘雙高計劃’是對整個(ge) 高等職業(ye) 教育新一輪改革發展的總體(ti) 設計,整個(ge) 高職戰線都要瞄準這個(ge) 目標去努力,找準自己的發展定位。”董剛強調,學校要處理好當前與(yu) 長遠的關(guan) 係,不能把雙高建設當作“一錘子買(mai) 賣”,一定要在內(nei) 涵質量發展上下功夫,要結合學校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做好雙高建設,切實提高雙高建設成效。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