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以課外特色創建引領西藏初中學校內涵發展芻議

發布時間:2021-10-29 09:06:00來源: 西藏日報

  國家全麵普及義(yi) 務教育以來,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一直是國家所關(guan) 注的核心問題和致力的方向。回顧義(yi) 務教育發展的曆程,從(cong) 普及義(yi) 務教育到促進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再到義(yi) 務教育實現基本均衡,中小學校布局結構優(you) 化,農(nong) 村地區、貧困地區以及少數民族地區義(yi) 務教育資金得到了充分保障,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學齡兒(er) 童受教育的機會(hui) 得到全麵保障,失學現象得到了有效控製。黨(dang) 的十九大以來,黨(dang) 中央明確指出要把教育事業(ye) 擺放在最突出的位置,讓每個(ge) 孩子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保證教育公平,從(cong) 基本均衡向優(you) 質均衡的發展目標邁進。隨著國家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進入新階段,人民群眾(zhong) 對教育的需求也由原來的“有學上”向“上好學”加速轉變,這對於(yu) 義(yi) 務教育初中學校發展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課外特色創建既是義(yi) 務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實現優(you) 質均衡發展的重要途徑。

  在實現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的辦學之路上,追求辦學特色是每一所學校發展的應有之義(yi) ,學校特色是彰顯學校特點與(yu) 文化內(nei) 涵的載體(ti) ,也是一個(ge) 學校的品味與(yu) 境界的體(ti) 現。課外特色創建主要是指在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過程中,依據學校的傳(chuan) 承、地域、環境、文化特點、學校所處的發展階段、各級主管教育部門的主導和推動、學生的發展需求以及所擁有的現實資源和師資力量,在課堂教學以外提煉和打造的一些能夠體(ti) 現自身優(you) 勢的個(ge) 性化創建,包括特色活動、特色文化和特色學校等。

  一所學校所具有的特色和亮點能否稱其為(wei) “課外特色創建”,從(cong) 評價(jia) 指標上衡量主要應該看其“定位與(yu) 管理”“條件與(yu) 資源”“成效與(yu) 示範”以及“創新與(yu) 亮點”,既要有先進的育人和管理理念作支撐,也要有物質基礎作為(wei) 保障,同時在操作過程和結果上都體(ti) 現出好的育人成效。西藏初中學校課外特色創建擁有很好的社會(hui) 和家長支持,也有著充足的人力和時間資源。在西藏初中學校開展課外特色創建,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xi) 體(ti) 驗,在學生德育、美育、體(ti) 育發展方麵發揮積極作用,從(cong) 而更好地促進智育和全麵發展。

  依托主管部門和外部資源共建特色創建。教育事業(ye) 本身是需要學校、政府和社會(hui) 形成合力才能辦好的,學校要做的就是借助上級部門和相關(guan) 部門的支持和幫助,積極拓展和爭(zheng) 取外部資源,並以此帶動學校的課外特色創建。如西藏山南市某初中學校依托“法律進校園”的政策要求,積極與(yu) 當地法院、檢察院等司法部門聯係,整合優(you) 勢資源打造校園模擬法庭,並以此為(wei) 定位深入挖掘打造校園文化體(ti) 係,既通過司法部門與(yu) 學校的聯係建立了法治教育的特殊機製,也通過活動促進了學生對法律知識的了解,提高了學生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意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jia) 值觀。在參與(yu) 活動的學生中,一些學生明確表示自己很想好好學習(xi) ,以後成為(wei) 一名法官。此外,也有學校依托“科技進校園”的政策,積極與(yu) 當地科技局、圖書(shu) 館等部門聯合打造學校科技室、圖書(shu) 室等,並圍繞這些建立了3D打印學習(xi) 小組、計算機繪畫興(xing) 趣小組等,既突出了課外創建的特色,也極大地豐(feng) 富了學生的興(xing) 趣。

  依托當地環境和資源開展文化傳(chuan) 承特色創建。西藏民族文化一直是中華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在長期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吸收中發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在曆史、音樂(le) 、舞蹈、繪畫、書(shu) 法等方麵均有著值得繼承和發揚的精華,這些都可以植入學校課外特色創建。比如,某學校依據其所在社區是藏戲雅礱紮西雪巴發源地的優(you) 勢,深入研究汲取其文化內(nei) 涵,創新形成“紮西雪巴”舞蹈,並在此基礎之上組建舞蹈社團,融入其他地方舞蹈元素,編排了一係列具有深刻文化內(nei) 涵的特色舞蹈,從(cong) 而形成了學校特色活動。也有學校根據長期以來受到援藏省市援建和援教的客觀事實,深入挖掘和分析學校的發展曆史,從(cong) 而打造出以民族團結為(wei) 主題的校園文化,既把團結教育和品德教育以校園文化的形式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xi) ,也建立起了從(cong) 物質、師資到學生交流等一係列互助發展平台,形成了學校的文化特色。

  基於(yu) 學校的問題矯正和空白填補開展課外特色創建。問題矯正主要指針對自身問題進行除弊興(xing) 利、扭轉形勢的同時取得意想不到之效果而最終形成的特色,空白填補則是綜合考慮了學校發展定位、資源優(you) 勢以及創建目標之後,大膽進取、敢為(wei) 人先從(cong) 而做出的填補區域空白的特色活動等。比如,昌都市某初中學校針對學生在傳(chuan) 統課間操活動中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引進非遺歌舞進校園,把昌都鍋莊、丁青熱巴、卓舞等進行整合編創,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課間操,不僅(jin) 激發了學生鍛煉的積極性,也成為(wei) 了學校的特色活動。

  課外特色創建的意義(yi) 在於(yu) 明確學校發展的定位,在豐(feng) 富學生課外生活的基礎之上,既實現學校特色創建的目的,更要確保學生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實效性。因此,在創建學校特色的同時,要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進行把握,避免走入誤區。第一,要避免“特色是筐,什麽(me) 都往裏裝”。很多經曆過均衡驗收準備的學校都會(hui) 想著在準備特色材料時麵麵俱到,結果卻往往流於(yu) 形式,反而沒有特色。因此,特色創建必須要能夠結合辦學理念,整合資源充分實踐,逐漸形成風格並顯現出育人成效。第二,要避免“短期速成”。學校經常會(hui) 麵臨(lin) 領導換屆的情況,伴隨著學校領導班子的更換,難免會(hui) 有立竿見影的功利思想,這是特色創建過程中最要不得的。特色創建需要領導班子、教師和學生全員共建,更需要理念生根加上深厚的積澱。第三,要避免“特在一隅”。很多學校在開展特色活動時,往往會(hui) 考慮到畢業(ye) 班學生學業(ye) 壓力從(cong) 而把受眾(zhong) 範圍縮小,同時又要求非畢業(ye) 班學生必須參加,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意願,導致學生有“被參加”和“被邊緣化”的體(ti) 驗,這樣的特色創建有特色但沒有育人成效。

  總之,在黨(dang) 中央把教育事業(ye) 放在最突出位置的新時代,在實現義(yi) 務教育階段基本均衡到優(you) 質均衡的新形勢下,西藏初中各學校基於(yu) 學校辦學曆史、準確把握學校辦學定位,積極走出一條適合學校發展的特色創建之路,一定可以努力達到人民群眾(zhong) 對享受優(you) 質教育的要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作者單位: 山南市完全中學、山南市乃東(dong) 區中學)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