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重慶:培養全麵而有個性的學生

發布時間:2021-11-09 14:14:00來源: 《光明日報》

  這個(ge) 學期,重慶市求精中學高一年級學生王銘漁被物理、化學和生物的實驗課吸引住了。在一堂“植物精油的提取”生物實驗課上,他成功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玫瑰精油,這激發了他動手操作的熱情。

  “理化生學科的實驗課時比重在增加,從(cong) 以前側(ce) 重老師實驗演示轉變為(wei) 師生共同探索。”求精中學校長費春斌說,按照新課程新教材的要求,學校探究式、體(ti) 驗式教學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上實驗課。

  去年9月,重慶市渝中區被教育部確定為(wei) 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據渝中區教委主任肖方明介紹,全區普通高中通過多樣化特色化的辦學,推動教書(shu) 育人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全麵而富有個(ge) 性的發展。

  愛思考愛探究的學生多了

  在物理“運動與(yu) 力學關(guan) 係”的課堂上,重慶二十九中老師刁祥巧妙地拋出生活中的現象,一步步啟發學生思考:“為(wei) 什麽(me) 殲擊機戰鬥時會(hui) 先扔掉副油箱?”“為(wei) 什麽(me) 農(nong) 民使用的脫粒機能夠脫掉穀殼?”以問題為(wei) 導向,老師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活學活用於(yu) 生活,讓思維得到遷移進階。“通過思考解決(jue) 一個(ge) 個(ge) 問題,我內(nei) 心就會(hui) 產(chan) 生一種自豪感,探究的興(xing) 趣更濃了。”求精中學高一學生梅晉閣說。

  重慶六十六中的老師陳遠瑜喜歡將一個(ge) 個(ge) 曆史謎題搬進課堂,這些謎題經常引發學生的熱烈討論。在“鄭和下西洋寶船大小之謎”課堂上,麵對老師羅列的大量證明鄭和寶船大小的文獻史料,學生張洪梓大膽提問:“萬(wan) 一後麵史料抄前麵的呢?這樣的資料能不能支撐結論?”張洪梓敢於(yu) 質疑的精神得到老師的讚賞。

  “今天的課堂不再強調學生記多少‘死知識’,要讓學生在一個(ge) 個(ge) 生動的教學環境中,產(chan) 生求知的欲望,發展自己的愛好,培養(yang) 起活學活用的能力。”重慶六十六中校長劉書(shu) 華說。

  “渝中區以‘集智備課’為(wei) ‘雙新’示範區建設的重要抓手,推進‘共生課堂’的教學改革,強調師生思維共振、思想共鳴、共同成長。”渝中區教師進修學院院長宋文君說,在“區校聯動,任務驅動,平台展示,反饋激勵”工作機製下,老師教學方式發生轉變,愛思考愛探究的學生越來越多了。

  服務學生全方位發展

  “新高考、新課程既要求我們(men) 從(cong) 學生的品行、生活、心理、學業(ye) 、生涯等方麵,全方位構建學生發展指導的課程體(ti) 係,服務學生全方位的發展,同時又要求我們(men) 在構建新課程框架下,立足辦學定位和特色發展,以課程為(wei) 核心凸顯辦學特色,滿足學生個(ge) 性發展需要。”肖方明說。

  每周二下午是巴蜀中學的選修課時間,“餐桌上的科學”“3D創意設計”等40多門選修課程給同學們(men) 自由生長的空間。學生黎曦最喜歡的課程是“全球視野下的新媒體(ti) 文化傳(chuan) 播”,他和幾位同學花了一周時間,在校外導師的指導下製作出一部校園微電影。“這種體(ti) 驗式的學習(xi) 方式能讓我學到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文化現象,以及媒體(ti) 行業(ye) 的思維框架。”黎曦說。

  “我們(men) 的目標是挖掘學生潛能,張揚學生個(ge) 性,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巴蜀中學校長王國華說,僅(jin) 僅(jin) 滿足於(yu) 書(shu) 本上的知識,是無法適應未來社會(hui) 的。

  重慶四十二中的“啟美”特色課程體(ti) 係采取“全麵+特長”的育人模式,實現“1+1”的“雙證+雙長”目標,在滿足國家體(ti) 育和藝術課程要求的基礎上,讓每一位學生在體(ti) 育和藝術方麵,各發展一項特長。

  小傑是重慶三十中高二年級學生,喜歡動手實踐的他,在老師的引導下很快熟練掌握操作各種航模,在多項比賽中取得優(you) 異成績。如今學校涵蓋了車輛、航空、航海三大體(ti) 係的“科技航模”實踐課程,引導更多學生找到實現夢想的方向。

  為(wei) 學生成長提供無限可能

  重慶二十九中依托羅化瑜名師工作室,組織成立“重慶市青少年創客教育聯盟”,開設創客類課程。每年一屆的創客節成為(wei) 同學們(men) 創意狂歡的舞台。班級所有創客小組都要進行路演,上台介紹自己創意作品的亮點、特色,以及在創造過程中如何解決(jue) 困難等。

  “學生在學校獲得的不僅(jin) 是分數,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成長、健全的人格、陽光自信的生活態度、孜孜不倦的學習(xi) 熱情等素養(yang) 和能力,這些往往會(hui) 影響孩子的一生。”重慶二十九中校長汪洪說。

  複旦中學充分依托複旦基礎教育聯盟這一優(you) 勢資源,開展校外研學和生涯教育。每學年,學校都會(hui) 選派優(you) 秀畢業(ye) 生前往上海、貴州等聯盟學校進行為(wei) 期一周或兩(liang) 周的研學活動。走進聯盟學校課堂、大學實驗室、企業(ye) 工廠,同學們(men) 發出各種感歎。家長楊女士說:“孩子在研學回來後說要做好人生規劃,報考材料科學和工程專(zhuan) 業(ye) ,研發超級材料。”

  “學生的課堂不僅(jin) 在校園,還應融進自然和社會(hui) ,學校要千方百計拓寬學生視野,為(wei) 學生提供無限成長的可能。”肖方明說。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