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甘肅省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發布時間:2021-12-16 15:00:00來源: 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近日,2022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工作網絡視頻會(hui) 議召開。我省高校河西學院在會(hui) 上作了交流發言,分享了學校主動服務西部大開發新格局與(yu) 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不斷推動高質量就業(ye) 內(nei) 涵發展,力促畢業(ye) 生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ye) 的經驗和做法。

  就業(ye) 是民生之基、發展之本,穩定之根。今年以來,我省堅持“全力促進高校畢業(ye) 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ye) ”的目標,秉承“內(nei) 涵式發展”的工作理念,推動政府、高校、企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等形成合力,以社會(hui) 需求為(wei) 導向,錨定建設高質量就業(ye) 工作體(ti) 係,奮力開創全省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工作的新局麵。

  踐行新發展理念,強化就業(ye) 平台建設

  早在去年11月,省教育廳就已製定下發《關(guan) 於(yu) 做好2021屆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工作的通知》,嚴(yan) 格落實就業(ye) 工作“一把手工程”,把促進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作為(wei) 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早部署、抓根本、重落實。

  據統計,我省高校2021屆畢業(ye) 生人數15.3萬(wan) ,較去年增加近1萬(wan) 人,創曆史新高。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我省高校畢業(ye) 生迎來最難就業(ye) 季。但截至2021年9月1日,全省高校畢業(ye) 生畢業(ye) 去向落實率達80.92%,高於(yu) 去年初次就業(ye) 率5.43個(ge) 百分點。

  最難就業(ye) 季,收獲就業(ye) 率新突破,得益於(yu) 省教育廳多措並舉(ju) ,穩住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基本盤”——

  提前啟動“2021屆畢業(ye) 生就業(ye) 促進周”,開展“衝(chong) 刺2021屆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 獻禮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等活動,開設師範類專(zhuan) 場、研究生高層次專(zhuan) 場、重點群體(ti) 專(zhuan) 場招聘等。

  開展“甘肅省大學生就業(ye) 創業(ye) 提升工程”項目建設工作,針對專(zhuan) 業(ye) 類、行業(ye) 類院校全省謀劃布局,將就業(ye) 創業(ye) 項目劃分為(wei) 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搭建立體(ti) 就業(ye) 平台。發揮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壓艙石”的作用,以一般項目培育就業(ye) 工作發展新動能。

  建立省級就業(ye) 創業(ye) 信息服務平台,為(wei) 全省高校畢業(ye) 生及用人單位提供線上視頻招聘服務,實現在線投遞簡曆、在線麵試簽約。開設“甘肅大學生就業(ye) 創業(ye) ”微信公眾(zhong) 號,每天向高校畢業(ye) 生推送政策解讀和招聘信息。

  鼓勵高校走訪各地校友會(hui) 及校友工作單位,關(guan) 心校友成長發展,更新完善校友在冊(ce) 信息,設立校友返校招聘特別通道。同時,不定期邀請校友回母校開展就業(ye) 指導講座、職業(ye) 生涯分享會(hui) 等活動,職場反哺助推校企合作實效。

  把握新發展方向,提升就業(ye) 指導服務水平

  把畢業(ye) 生就業(ye) 作為(wei) 立德樹人的重要環節,今年以來,我省不斷健全“就業(ye) 思政”工作體(ti) 係,提升就業(ye) 創業(ye) 一線教師和重點群體(ti) ,以及就業(ye) 困難學生的就業(ye) 創業(ye) 能力,推動全省高校就業(ye) 創業(ye) 工作提質增效,強化就業(ye) 育人實效。

  聚焦師生期待。我省通過政策形勢講座、求職故事征文評獎與(yu) 分享等活動,引導學生樹立理性、積極的就業(ye) 心態,提高其就業(ye) 創業(ye) 能力。連續兩(liang) 年舉(ju) 辦甘肅省高校就業(ye) 指導講師訓練營線上培訓,提高就業(ye) 指導教師授課水平;今年連續開展兩(liang) 期就業(ye) 創業(ye) 教師培訓,共培訓200餘(yu) 人。

  為(wei) 加快高校區塊鏈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建設,我省舉(ju) 辦首屆高校區塊鏈技術應用人才就業(ye) 創業(ye) 大賽;為(wei) 有針對性地提升各校就業(ye) 創業(ye) 能力,首次組織全省高校就業(ye) 創業(ye) 導師庫導師到高校巡講;為(wei) 提升學生就業(ye) 創業(ye) 能力,組織開展高校大學生就業(ye) 創業(ye) 能力提升工程項目申報工作。

  促進重點群體(ti) 就業(ye) 、擴大就業(ye) 容量。我省聚焦低收入家庭、身體(ti) 殘疾、少數民族、“兩(liang) 州一縣”生源和入伍複學等重點群體(ti) ,建立就業(ye) 幫扶機製,並重點優(you) 先向用人單位推薦;針對民族地區畢業(ye) 生,製定《關(guan) 於(yu) 進一步支持民族地區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工作的通知》,劃撥專(zhuan) 項資金調研少數民族畢業(ye) 生、民族地區畢業(ye) 生和民族院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情況,助力民族地區發展和教育脫貧。

  落實新要求,我省高校創新就業(ye) 課程建設模式,麵向全體(ti) 學生開設就業(ye) 指導、職業(ye) 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方式由理論傳(chuan) 授向實踐教學轉變,突出就業(ye) 課程內(nei) 涵式建設;建立朋輩生涯教育資源平台,開發省級線上線下示範課程;優(you) 化教師隊伍結構模式,選聘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教師、校外企業(ye) 家、用人單位人力資源主管等擔任就業(ye) 指導教師或兼職導師。

  同時,在2021屆畢業(ye) 生離校後,我省組織各高校持續做好未就業(ye) 畢業(ye) 生幫扶工作,多措並舉(ju) 促進離校未就業(ye) 畢業(ye) 生更充分就業(ye) 。

  服務新發展格局,拓寬渠道完善反饋機製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關(guan) 係千萬(wan) 家庭幸福,關(guan) 係財富創造、高質量發展。我省盡最大努力拓寬就業(ye) 渠道、開展精準指導服務。

  為(wei) 拓寬崗位信息來源,我省高校分管校領導,就業(ye) 中心、學院就業(ye) 工作幹部等前往重點省市,走訪各當地人社局、重點企業(ye) 及基層就業(ye) 畢業(ye) 生,積極了解各意向區域就業(ye) 政策和人才發展需求。

  靠用心更靠科技創新。在高校組織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hui) 、宣講會(hui) 時,采用“互聯網+”就業(ye) 新模式,建立“雲(yun) 就業(ye) ”服務平台,智能化匹配學曆、專(zhuan) 業(ye) 、地域、目標企業(ye) 等關(guan) 鍵信息,全方位提升校園招聘工作效能。

  截至2021年8月15日,全省高校共組織開展線下招聘會(hui) 、宣講會(hui) 10717場,提供就業(ye) 崗位數18.9萬(wan) 個(ge) ,崗位需求總人數105.4萬(wan) 人;線上招聘會(hui) 、宣講會(hui) 4668場,提供就業(ye) 崗位數9.9萬(wan) 個(ge) ,崗位需求總人數111.7萬(wan) 人。

  堅持育人為(wei) 本,我省將就業(ye) 指導與(yu) 就業(ye) 育人有機結合,幫助廣大高校畢業(ye) 生從(cong) “能就業(ye) ”向“好就業(ye) ”“就好業(ye) ”轉變。實現就業(ye) 指導“全程化、全員化、專(zhuan) 業(ye) 化、信息化”,我省推動高校建立就業(ye) 崗位拓展新機製,結合畢業(ye) 生就業(ye) 意向區域調查結果,主動對接用人單位和招聘機構,搭建跨區域、跨行業(ye) 、跨類別的招聘信息服務平台,並鼓勵高校組織舉(ju) 辦重點省份、重點城市、重點行業(ye) 、中小微企業(ye) 等就業(ye) 創業(ye) 供需對接係列活動。

  健全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狀況反饋機製,有助於(yu) 促進高校把握行業(ye) 、企業(ye) 發展需求,進行學科專(zhuan) 業(ye) 調整,完善高校招生、培養(yang) 、就業(ye) 的有機聯動機製。

  針對於(yu) 此,我省在推進使用“全國高校畢業(ye) 生網上簽約與(yu) 畢業(ye) 生去向登記平台”,確保就業(ye) 數據及時、準確、有效的基礎上,建立畢業(ye) 生就業(ye) 質量年度報告製度,引入第三方評價(jia) 機製,確保數據統計分析的客觀性和公信力。

  壓實責任,我省建立就業(ye) 督查製度,實施“周統計月通報”。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省教育廳領導帶隊到部分高校實地調研,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進行專(zhuan) 項檢查,督促各高校確保畢業(ye) 生就業(ye) 局勢基本穩定。

  規範化、多維度做好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質量調研評價(jia) 工作,我省以就業(ye) 為(wei) 導向,完善高校專(zhuan) 業(ye) 動態調整和退出等機製,將招生計劃、專(zhuan) 業(ye) 設置和就業(ye) 去向落實率、就業(ye) 質量密切掛鉤,增強學科專(zhuan) 業(ye) 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匹配度,實現人才培養(yang) 和社會(hui) 需要的有效對接。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