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參加雙創已成校園時尚

發布時間:2021-11-23 14:2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穿上由仿生分級孔壓阻材料製作的“智能服裝”,00後南京姑娘包麗(li) 就可以檢測到對方的血壓、心律等“健康數據”。包麗(li) 是蘇州經貿職業(ye) 技術學院商檢技術專(zhuan) 業(ye) 學生。今年3月,她參與(yu) 的仿生分級孔壓阻材料開發項目榮獲第十七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江蘇省選拔賽的特等獎。

  2019年9月,剛進大學的包麗(li) 就在指導老師許磊的帶領下“瞄準”了仿生分級孔壓阻材料作為(wei) 研究方向。她閱讀了大量相關(guan) 資料,才明白了這種材料的神奇之處。“這種柔性智能紡織品還可以運用在VR上,太神奇了。”

  40歲的許磊從(cong) 事相關(guan) 研究工作已有15年。此前材料的製作方法靈敏性、耐久性都不高,並不能準確地采集到使用者的身體(ti) 健康情況。為(wei) 了製作出美觀耐用的“智能服裝”,他們(men) 決(jue) 定采取新工藝。

  由於(yu) 各項原材料的配比不明確。包麗(li) 隻好采用“笨辦法”,通過大量實驗,一次次“試錯”。經過900多次實驗,她終於(yu) 成功了,製作的材料可以準確記錄一隻蚊子落在材料上的運動軌跡。

  今年7月,包麗(li) 與(yu) 波司登集團合作研發了智能服裝的樣衣,這讓她信心十足。她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智能服裝可以批量生產(chan) ,讓更多消費者能感受到健康和科技的魅力。

  如今,大學生參加雙創活動已成為(wei) 一種校園時尚。20歲的上海姑娘秦仟是會(hui) 計專(zhuan) 業(ye) 學生,去年的一次班會(hui) 中,她發現同學的爺爺是位有50年黨(dang) 齡的老黨(dang) 員,還是一名退伍兵。爺爺農(nong) 忙時耕作、農(nong) 閑時看書(shu) ,“耕讀傳(chuan) 家,詩書(shu) 繼世”成為(wei) 不斷相傳(chuan) 的紅色家風。

  學院團委書(shu) 記陳曼曼告訴她,尋找紅色家風可以讓學生感悟革命精神,是很好的思政教育內(nei) 容。她們(men) 成立了實踐團隊,去年寒假,他們(men) 走遍省內(nei) 的5個(ge) 區市,共尋訪了100位老黨(dang) 員或退伍老兵,記錄了100個(ge) 紅色家風故事。

  今年暑假,秦仟又聯係了100名學生在全國各地開展廣泛尋訪紅色家風活動。最終,該團隊也榮獲了第十七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zhuan) 項”江蘇選拔賽的特等獎。

  在這次選拔賽中,該校共獲特等獎3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並以優(you) 異的成績捧得“優(you) 勝杯”,並獲“優(you) 秀組織獎”。

  這些成績得益於(yu) 該校這些年對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視,該校每年推出“春筍”行動計劃,大力推進雙創教育實踐的落地,激發大學生敢闖會(hui) 創的活力。

  2016年,該校金融專(zhuan) 業(ye) 學生胡征大發現,“刷臉支付”等技術興(xing) 起。對這個(ge) 新興(xing) 領域著迷的他,在學校濃厚的雙創氛圍影響下開始創業(ye) 。3年後,他創辦的網絡科技公司,能為(wei) 國內(nei) 各大公司提供“刷臉支付”相關(guan) 設備,並為(wei) 一些中小企業(ye) 定製“刷臉支付”平台。目前,公司每年利潤已達1000萬(wan) 元。去年11月,在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ye) 大賽總決(jue) 賽中,胡征大斬獲職教賽道創業(ye) 組金獎。

  像胡征大這樣的“創業(ye) 大神”在學校並不在少數。近3年,學生連續在三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ye) 大賽上獲得金獎4項、銀獎1項、銅獎3項,獲得省級獎項32項、其中一等獎8項,共有2156個(ge) 團隊項目、8761人次參加省級以上比賽,校園“雙創”之火正燎原。

  “心中時刻想著學生,就能真正地以學生為(wei) 中心。”該校黨(dang) 委書(shu) 記蘇益南說,學校大力支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yu) 各大競賽,讓創新創業(ye) 的種子在更多大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