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青海土鄉梆梆舞傳承從家族傳承到開放教學

發布時間:2022-02-23 11:0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梆梆舞一直是家族內(nei) 部傳(chuan) 承,以前我隻能看人家跳,一年也就看他們(men) 表演一兩(liang) 次。”22日,青海省海東(dong) 市互助縣東(dong) 山鄉(xiang) 村民蘭(lan) 長泉在土族傳(chuan) 統民俗展演結束後,告訴記者,近幾年,梆梆舞的傳(chuan) 承人開放教學,他們(men) 村裏已經有80餘(yu) 人會(hui) 跳梆梆舞了。

  互助土族自治縣位於(yu) 青海省東(dong) 北部,是中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梆梆舞,互助人發音為(wei) “biangbiang”舞,是梆梆會(hui) 最重要的一部分。2007年5月,土族獨有的梆梆舞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審批為(wei) 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


圖為(wei) 梆梆舞表演現場。 祁增蓓 攝

  “我們(men) 會(hui) 在每年春天播種前後,舉(ju) 行廟會(hui) 。會(hui) 上由法師打著單麵扇形羊皮鼓跳舞,祈求禳災避禍,平安吉祥。由於(yu) 敲鼓時發出了‘梆、梆’聲響就稱它為(wei) 梆梆會(hui) 。”梆梆舞非遺傳(chuan) 承人李占森介紹,梆梆會(hui) 是土族民俗祭祀文化保留最為(wei) 完整的活動。

  今年已經57歲的李占森學習(xi) 梆梆舞已經有40年。“我是我們(men) 家族梆梆舞的第四代傳(chuan) 人,用了近10年的時間才算是把所有的唱詞、唱調、舞步技巧全部學透。”李占森說,以前我們(men) 隻在互助縣表演,表演的次數也比較少,一年十幾場算是多的。

  如今,李占森他們(men) 一年要表演近兩(liang) 三百場,還走出了互助縣,到青海省別的市州表演。“青海也有幾個(ge) 表演梆梆舞的縣,以前我們(men) 沒有過交集,現在會(hui) 經常聚在一起討論切磋技藝,我們(men) 都想把梆梆舞傳(chuan) 承下去。”李占森的弟弟李占海學習(xi) 也有30年,他表示,梆梆舞不止要傳(chuan) 承,還要發揚,走出青海,去別的省份表演土族兒(er) 女特有的傳(chuan) 統遺俗。


圖為(wei) 梆梆舞表演現場。 祁增蓓 攝

  年僅(jin) 12歲的李財全是當日表演梆梆舞中年紀最小的表演者,雖然隻負責最簡單的敲鑼,他卻也不敢有一點放鬆,一直跟隨著師傅李占森的節奏,最終出色完成了表演。“這是我第一次表演梆梆舞,所以有一點緊張,以後會(hui) 更加努力地跟師傅學習(xi) ,讓更多的人看到梆梆舞。”李財全說。

  “40年的時間,學習(xi) 梆梆舞的人從(cong) 七八個(ge) 到如今的八十餘(yu) 個(ge) ,也走出了家族傳(chuan) 承,走進了大眾(zhong) ,我雖年紀大了,但絕不會(hui) 停止跳梆梆舞,會(hui) 遵從(cong) 父輩的願望將其傳(chuan) 承發揚。”李占森如今的願望便是有更多的年輕人願意學習(xi) 梆梆舞。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