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啟動“雙高計劃”高職教育新增80餘特色專業
圖為(wei) 全國職業(ye) 技能大賽高職組導遊專(zhuan) 業(ye) 青海賽場。(資料圖) 李雋 攝
29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教育廳獲悉,該省啟動實施高職教育“雙高計劃”項目,建設緊貼產(chan) 業(ye) 發展、校企深度合作、社會(hui) 認可度高的3所高水平學校和3個(ge) 專(zhuan) 業(ye) (群),打造重點產(chan) 業(ye) 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基地。
據悉,青海省立足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產(chan) 業(ye) 升級、結構調整等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結合區域經濟及產(chan) 業(ye) 發展特色,鼓勵職業(ye) 學校圍繞賦能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產(chan) 業(ye) “四地”建設和裝備製造、生物製藥、新能源、新材料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專(zhuan) 業(ye) 群。新增光伏發電、環境保護工程等20餘(yu) 個(ge) 專(zhuan) 業(ye) ;大力發展大數據技術與(yu) 應用、新能源、健康養(yang) 老等60個(ge) 專(zhuan) 業(ye) 。
圖為(wei) 高職學院學生參賽作品展示。(資料圖) 李雋 攝
青海推動實施省級高職“雙高計劃”、省級中職“雙優(you) 計劃”,探索完善“職教高考”製度,推動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改革,逐步擴大高職院校麵向中職畢業(ye) 生的招生規模,全省全日製中職學生升入高職學校的比例超過50%。
同時,開展人才聯合培養(yang) 試點,在中職學校舉(ju) 辦高職專(zhuan) 業(ye) ,著力培養(yang) 一批牧區急需的護理、幼教、農(nong) 牧業(ye) 等技術技能人才。開放中職學生參加普通高考的升學渠道,滿足中職學生進入普通高等學校繼續深造需求,構建中高職有效銜接、職教普教相互融通、教育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相互促進、體(ti) 現終身教育的職業(ye) 教育體(ti) 係。
近年來,青海省在投入、師資、教學、實訓等方麵進行全麵提升,全省中高職畢業(ye) 生就業(ye) 率基本保持在95%和90%以上,進一步增強了職業(ye) 教育吸引力。
目前,該省職業(ye) 學校分別與(yu) 省內(nei) 外1450餘(yu) 家企業(ye) 建立校企合作關(guan) 係,積極開展現代學徒製試點,堅持校企雙主體(ti) 育人、學校教師和企業(ye) 師傅雙導師教學,9所學校入選國家級現代學徒製試點單位。
健全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體(ti) 製機製,成立10個(ge) 職教集團。建立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認證製度,首批遴選15家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通過認證。搭建職業(ye) 學校與(yu) 產(chan) 業(ye) 園區合作平台,青海省教育廳與(yu) 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東(dong) 工業(ye) 園區、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等簽訂合作框架協議,著力打造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一體(ti) 兩(liang) 翼”職業(ye) 教育發展格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高原藏鄉青海尖紮:成風化俗,打造精神文明新高地
“我喜歡踢球,想擁有屬於自己的一雙足球鞋。”不久前,家住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紮縣尖紮灘鄉崗毛村的兒童多德加,向國網黃化供電公司團青代表分享著他的“微心願”。 [詳細] -
青海“雙減”成績單:學科培訓機構清零 近48萬學生受益
29日,記者從青海省教育廳獲悉,該省“雙減”政策實施一年來,著力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目前,全省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已全部清零,校內課後服務義務教育學校682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