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林芝市民政局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發布時間:2022-05-19 10:02:00來源: 西藏日報

  近年來,林芝市民政局堅持以把林芝建設成全區改革開放先行區為(wei) 引領,在實際行動上改作風,在具體(ti) 工作上抓落實,著力在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上問診把脈,破除傳(chuan) 統“給錢給物”救助方式,不斷充實完善“物質+服務+技能”綜合高效的大救助格局,讓所有困難群眾(zhong) 深切感受到社會(hui) 主義(yi) 大家庭的溫暖。

  “幸福探訪”——圓夢“微心願”。林芝市民政局通過基層民政力量和社工(誌願者)走村入戶,建立兒(er) 童“微心願”工作台賬。充分發揮黨(dang) 員示範帶動作用,以每年5月“親(qin) 民月”活動為(wei) 契機,在黨(dang) 員幹部中集中開展一次入戶隨訪、親(qin) 情交流、實現一個(ge) “微心願”禮物,積極鏈接慈善、愛心人士等社會(hui) 資源,對接認領“微心願”任務,讓愛心流動,讓黨(dang) 情傳(chuan) 遞。截至4月底,已實現“冰墩墩、電話手表、行李箱、吃一次漢堡、看一部電影、一本書(shu) 、一雙鞋”等75個(ge) “微心願”;促成社會(hui) 資源對接任務48對;安排專(zhuan) 項資金20萬(wan) 元,對接深圳市兒(er) 童醫院救治低保殘疾兒(er) 童3名,形成全社會(hui) 關(guan) 心關(guan) 愛困難家庭兒(er) 童的良好氛圍。

  “幸福敲門”——助老“保健康”。為(wei) 讓困難家庭中老年人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林芝市民政局定期組織專(zhuan) 業(ye) 的醫護人員,到分散供養(yang) 的特困老人和長期臥床、無自理能力的低保老人家中開展心理慰藉、日常照料、健康體(ti) 檢、用藥指導等服務,為(wei) 農(nong) 村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探訪製度,重點解決(jue) 分散特困人員、空巢、留守、獨居等老年人生活困難、就醫不及時等問題。以實際行動詮釋“服務零距離”,活動開展以來,累計上門服務298人(次),用藥指導服務67次,開展集體(ti) 義(yi) 診活動1次。

  “幸福動力”——培訓扶持“激潛能”。為(wei) 激發困難群眾(zhong) 的內(nei) 生動力,摒棄“等靠要”的思想,培育造血致富能力,針對低保和低收入“零就業(ye) ”家庭中具備一定能力的家庭成員,開展“幸福動力”——培訓扶持“激潛能”活動。林芝市民政局積極鏈接社會(hui) 各類資源,向用人單位推送具備能力技能的困難群眾(zhong) 就業(ye) 。已為(wei) 14名殘疾人進行了扶持,扶持資金12萬(wan) 元。計劃在5月底,按照登記造冊(ce) 困難群眾(zhong) 的就業(ye) 意向,展開一次集中技能培訓。該活動的實施,促進了林芝市困難群眾(zhong) 救助工作由傳(chuan) 統的給錢給物的物質型單維救助向健康服務、能力提升和社會(hui) 融入的服務類綜合型多維救助轉型。

  “幸福幫代”——幫辦代辦“零跑腿”。林芝市民政局依托全市56個(ge) 鄉(xiang) 鎮(街道)社會(hui) 救助窗口和18個(ge) “雙語”社會(hui) 工作服務站,充分發揮社會(hui) 救助經辦服務購買(mai) 人員和社工人員作用,深入村居了解困難群眾(zhong) 救助訴求,進行幫辦代辦上門救助服務,使弱勢群體(ti) 能及時得到救助。截至目前,累計完成困難群眾(zhong) 社會(hui) 救助“幫辦代辦”事項186件,其中:臨(lin) 時救助109人,救助資金58.26萬(wan) 元;實現新增低保對象25戶68人,納入特困保障範圍5人。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