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青海省國家公園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發布時間:2022-05-25 15:49:00來源: 青海日報

  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部署推動的重大改革。省委省政府把國家公園建設作為(wei)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實踐,創新推進,在全國率先建立了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初步建成了國家公園群,為(wei) 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青海方案”,貢獻了“青海智慧”。

  生態保護修複成效顯著。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五年來,全省森林覆蓋率由6.3%提高到7.5%,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由54.2%提高到57.8%,重點沙區實現“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根本性轉變。全省濕地麵積居全國首位,為(wei) 下遊輸出源頭活水超過900億(yi) 立方米。野生動物棲息環境持續改善,種群數量明顯增加。全省生態環境實現了從(cong) 惡化到持續向好的全局性、轉折性變化。

  民生改善成效顯著。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zhong) ,全省設置草原、森林、濕地生態保護公益崗位14.51萬(wan) 個(ge) ,其中生態扶貧管護公益崗位4.99萬(wan) 個(ge) ,尤其是三江源國家公園實現園區“一戶一崗”,有力帶動小康水平穩步提升。

  綠色發展成效顯著。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科學合理利用國家公園和各類自然保護地生態資源,因地製宜發展特色經濟林、生態旅遊、種苗繁育、中藏藥材、特色雜果、林下種養(yang) 和林家樂(le) 等特色產(chan) 業(ye) ,帶動農(nong) 牧民收入穩定增長,形成了以生態環保為(wei) 導向的綠色經濟發展模式。

  民族團結成效顯著。堅持生態保護與(yu) 民族團結進步融合發展,三江源國家公園在園區53個(ge) 行政村成立村級生態保護專(zhuan) 業(ye) 協會(hui) ,安排農(nong) 牧民子女在西寧接受中職學曆和就業(ye) 技術教育。祁連山國家公園在全國首創“村兩(liang) 委+”社區共建共享模式。海北州啟動國家公園示範州建設,積極營造“民族團結林”,構築了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精神家園。

  下一步,我們(men) 將深入學習(xi) 踐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省第十四次黨(dang) 代會(hui) 部署,全力推動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努力在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上走在前列,為(wei) 打造生態文明高地作出新貢獻。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