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紮囊木雕代表性傳承人白瑪占堆:傳承古老技藝 盡展雕刻之美
紮囊木雕天下揚,在青稞上雕虱子的故事一直為(wei) 人們(men) 所津津樂(le) 道。
白瑪占堆正是這一古老技藝的代表性傳(chuan) 承人。2021年5月,紮囊木雕被國務院公布為(wei)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讓這位紮囊木雕第六代傳(chuan) 人感慨不已。
從(cong) 1981年、12歲學藝至今,白瑪占堆學習(xi) 和製作紮囊木雕已41年。對於(yu) 他而言,紮囊木雕已是生命的一部分,他在紮囊木雕身上傾(qing) 注了太多心血。
白瑪占堆的家鄉(xiang) 在紮囊縣紮其鄉(xiang) 申藏村。“刻刀不歇、薪火相傳(chuan) ”是這裏的傳(chuan) 統。
白瑪占堆師承家兄旺久。“哥哥的手藝是從(cong) 敏珠林寺學來的。”師出名門,是他的榮耀,他發誓要用精湛的技藝維護紮囊木雕的榮譽。
1994年,“藝高人膽大”的白瑪占堆走出紮囊,在拉薩市城關(guan) 區開辦了娘熱阿媽藏式家具廠,一心想把這一古老技藝發揚光大。雖然家具廠辦得不錯、收入可觀,但他還是決(jue) 心回家鄉(xiang) 創業(ye) 。
“離家再遠,終還是要落葉歸根。紮囊木雕的‘根’在紮囊,我想在紮囊把它發揚光大。”2012年,白瑪占堆返鄉(xiang) 創業(ye) ,在紮囊縣城開辦了藏式虱雕廠。
“這次創業(ye) 我不是一個(ge) 人單打獨鬥,紮囊縣委、縣政府從(cong) 政策、資金、人員上都給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幫助。”回憶二次創業(ye) ,白瑪占堆滿意地說。
如今,虱雕廠已經發展成為(wei) 紮囊虱雕工業(ye) 園,從(cong) 作坊式製作走上了工廠化生產(chan) ,並與(yu) 紮囊縣職教中心合作,走出了一條“企業(ye) +學校+基地”的發展路子,帶動許多群眾(zhong) 圓了增收夢。
“他們(men) 在我這裏一個(ge) 月最多的拿一萬(wan) 多元,最少的也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在白瑪占堆看來,增收固然可喜,但最令他高興(xing) 的是,紮囊木雕後繼有人,能發揚光大。
今年38歲的紮西尼瑪,是白瑪占堆徒弟中的佼佼者。“以前,沒感覺紮囊木雕有多神奇。經白瑪占堆老師指導後,眼界開闊了,下筆、下刀膽子大了,信心更足了。”說起學藝經曆,紮西尼瑪感悟頗深,他告訴記者,“現在,找白瑪占堆老師學習(xi) 紮囊木雕的學生很多,購買(mai) 紮囊木雕的人也很多,而且購買(mai) 紮囊木雕的很多都是外地人,他們(men) 慕名而來,這讓紮囊木雕的名氣越來越大。”
白瑪占堆說:“在黨(dang) 和政府的重視和關(guan) 懷下,我們(men) 一定能把紮囊木雕發揚光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讓文化瑰寶代代相傳
拉薩東郊古建隊大院坐落在距離拉薩大清真寺不遠處的一條小巷裏,走進大院,傳來“乒乒乓乓”的聲音,六七個手工藝人分別拿著不同的銅板敲敲打打,在不算厚的板子上敲出花紋。 [詳細] -
2022年西藏青少年禁毒自護實踐營活動啟動
據了解,此次活動為期五天,來自拉薩、山南、那曲、日喀則、林芝的60名青少年將通過參觀禁毒展館、觀看禁毒紀錄片、聆聽禁毒知識講座、參加禁毒知識競賽、製作禁毒手抄報以及開展戶外實踐等一係列活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