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創新,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語)
探索建立與(yu) 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相適應的思政教育、治理體(ti) 係與(yu) 文化生態,推動組織架構的優(you) 化重組和流程再造,加快形成協同聯動、深度融合的改革創新發展共同體(t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要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一流大學,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就是要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
要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實現高校高質量、內(nei) 涵式發展,我們(men) 要正視困難差距,堅定信心、深化改革,提升改革科學性、係統性、協同性、前瞻性、穩定性,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科技創新能力、社會(hui) 服務能力。
堅持政治思維,黨(dang) 建領航促改革。站在辦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政治高度,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落實好黨(dang) 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探索建立與(yu) 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相適應的思政教育、治理體(ti) 係與(yu) 文化生態,推動組織架構的優(you) 化重組和流程再造,加快形成協同聯動、深度融合的改革創新發展共同體(ti) 。以“獻身國防”的紅色基因和“航空報國”的藍色夢想,推進構建“精準育人”思政工作體(ti) 係。
堅持辯證思維,瞄準問題謀改革。改革就是要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對於(yu) 在治理體(ti) 係、師資隊伍、科研創新等方麵存在的難題問題,我們(men) 要勇於(yu) 正視、勇於(yu) 擔當、勇於(yu) 作為(wei) ,用好改革這一硬招實招,善於(yu) 用發展的眼光解決(jue) 發展中的問題。構建以航空宇航科學與(yu) 技術學科群為(wei) 主體(ti) ,力學和控製科學與(yu) 工程學科群為(wei) 兩(liang) 翼的學科群建設新體(ti) 係,打造“一流工科、卓越理科、精品文科、特色交叉”的高標準學科布局。深化教師職稱評審、研究生成果分類評價(jia) 、校院管理體(ti) 製機製等改革。有序推進現代大學製度建設,全麵提升大學治理能力,推動學校有特色、高質量、內(nei) 涵式發展。
堅持係統思維,統籌全局抓改革。改革是一項關(guan) 涉全局、覆蓋全麵的係統工程,必須要統一領導、抓住關(guan) 鍵、持續用力。當前,要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改革為(wei) 牽引,發揮好教育評價(jia) 指揮棒作用,將“破五唯”貫穿到辦學治校的各環節,引導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人才成長觀及選人用人觀。牢牢抓住全麵提高人才培養(yang) 能力這個(ge) 核心點,深化本科、研究生教學改革,統籌開展一流專(zhuan) 業(ye) 、一流課程和優(you) 秀教材建設。開設院士等學者走上講台等一係列前沿課程,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培育創新文化。
堅持底線思維,蹄疾步穩促改革。改革越進入深水區,就越要保持憂患意識,越要集思廣益,集聚師生智慧。堅持以師生為(wei) 中心,圍繞師生、關(guan) 注師生、服務師生,積極爭(zheng) 取師生發自內(nei) 心的支持,將自上而下的改革變為(wei) 自下而上的共識,讓師生自發地支持改革、推進改革。
堅持開放辦學、開放創新、開放合作、開放共贏,著力打造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示範樣板。學校與(yu) 南京市政府共建南航國際創新港,與(yu) 航空工業(ye) 、航天科技等央企共建實驗室,與(yu) 海外知名高校建立合作關(guan) 係,為(wei) 廣大師生搭建一流平台。
“追求一流是一個(ge) 永無止境、不斷超越的過程,要明確方向、突出重點。”我們(men) 將不斷深化改革,以高效能改革創新推動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行穩致遠。
(作者為(wei)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紮根中國大地辦世界一流大學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最重要、最核心的改革,就是推進“雙一流”建設。其“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理念,深刻影響著中國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和走向。[詳細] -
教育部部署慶祝教師節工作:切實避免形式主義、鋪張浪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日前發布關於做好慶祝2022年教師節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堅持隆重簡樸,務實開展活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