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宇被困17日後獲救 我從未想過放棄
9月25日,甘宇終於(yu) 從(cong) ICU轉到普通病房。他給同事羅永打了個(ge) 電話:“老羅,回去記得聚聚!”甘宇的主治醫生、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創傷(shang) 醫學中心主任王光林告訴記者,經過初步治療,甘宇各方麵情況均有所好轉,順利的話一周內(nei) 就能出院。
9月5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瀘定縣昌源電力開發有限公司灣東(dong) 水電站施工技術員甘宇為(wei) 堅守水電站拉閘泄洪,沒有第一時間逃往安全地點。後來,道路損毀嚴(yan) 重,甘宇錯過了逃往安全地點的最佳時間。食野果果腹、飲擠出的苔蘚水解渴,甘宇在山林中堅持17天,終於(yu) 被當地村民救下。“我知道親(qin) 人們(men) 在等我,大家不會(hui) 放棄我,我從(cong) 未想過放棄。”甘宇說。
9月5日12時52分,還在午睡的甘宇被劇烈的震動晃醒。他用盡力氣穩住步伐,跟著工友們(men) 衝(chong) 出了休息室。
逃到大壩平台上後,甘宇遇到了趕去救人的水工羅永。很快,兩(liang) 人發現了更嚴(yan) 重的問題——灣東(dong) 河沿岸滑落的山體(ti) 形成堰塞湖,水位正隱隱上漲,發電站就在堰塞湖下遊。再向下,就是灣東(dong) 村四組的居住區。“地震時,大壩泄洪閘沒開,放任積水的話,很可能發生水漫壩、潰壩險情。”甘宇說。
作為(wei) 水電站施工技術員,甘宇參加工作四年多來,一直在與(yu) “安全”打交道。“大壩毀了誰都逃不出去,救別人就是救自己。”他和羅永決(jue) 定留下來泄洪。
拉閘泄洪後,下遊危機徹底解除。
那一晚,甘宇和羅永睡在大壩上。兩(liang) 人在黑暗中努力回憶工作中的趣事,講著酒桌上編過的段子、吹過的牛皮,隻是有些麵孔再也見不到了……
9月6日清晨,甘宇和羅永揣著僅(jin) 有的一瓶礦泉水離開電站,朝著路況稍好的猛虎崗方向前進。耳邊一直聽到救援直升機的聲音,甘宇脫下衣服拚命搖動,卻沒能在密林中引起直升機的注意。“雖然當時沒能得救,但我相信,還有人在等我、找我。”甘宇回憶。
地震中,甘宇的腳被落石砸傷(shang) ,救援工友時,高度近視的他又弄丟(diu) 了眼鏡,行進十分困難。羅永擔心甘宇落下山崖,就用安全繩把他跟自己拴在一起。跋涉到傍晚,甘宇已經沒有一點力氣。
“你體(ti) 力比我好,我不能拖累你了。”甘宇勸羅永先去尋找救援隊,再回來救自己。思考後,羅永不得不接受現實,他為(wei) 甘宇找來野果和一安全帽的水,然後便出發了。
原地等了兩(liang) 天,恐懼如潮水般襲來。“我隻能聲嘶力竭地求救,但得不到任何回應。”甘宇開始繼續向猛虎崗移動,“那裏有草甸,可能會(hui) 遇上牧民,我太想找到人了。”
開始幾天,甘宇靠喝溪水、吃拾到的野生獼猴桃堅持,進山後,就隻有從(cong) 苔蘚中擠出的清水了。“我還沒見過大海呢,一定要活下來。”甘宇這樣告訴自己。
當地有關(guan) 方麵從(cong) 未放棄尋找甘宇。
與(yu) 甘宇分開後,羅永返回水電站求援。他用撿到的打火機放火生煙,終於(yu) 引起了救援隊的注意。9月8日早上,羅永獲救後,為(wei) 尋找甘宇的救援隊畫了詳細的路線圖。為(wei) 營救甘宇,多支救援隊陸續挺進猛虎崗。但甘宇被困在高山峽穀區,救援麵臨(lin) 很大挑戰。
咬牙堅持的甘宇也見到了轉機,路上牛羊活動的痕跡越來越多,追著前行,視野恍惚中出現了道路和村莊。
9月21日早晨,甘宇找到了幾處人走過的痕跡,他一邊順著痕跡前進,一邊大聲呼救,不久便聽到一聲模糊的回應隔著大霧傳(chuan) 來。眼淚瞬間奔湧而下,他一聲聲喊著,對方也一聲聲回應,兩(liang) 個(ge) 多小時後,甘宇一把抱住了前來救援的石棉縣王崗坪彝族藏族鄉(xiang) 躍進村村民倪太高。
9月21日晚,甘宇被轉運至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經診斷,他全身多處軟組織挫傷(shang) ,兩(liang) 處骨折,由於(yu) 長時間未進食,食管和胃部也出現多處潰瘍。樂(le) 觀的甘宇告訴記者,康複後打算去福建旅遊,好好看看大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川妹子”宋潔世界跆拳道斯洛文尼亞公開賽奪金
記者20日從四川體育職業學院獲悉,北京時間9月18日深夜,2022年世界跆拳道聯盟斯洛文尼亞公開賽在盧布爾雅那舉行。來自四川體育職業學院的女子67公斤以下級選手宋潔表現尤為亮眼。[詳細] -
來自四川自貢的“尼瑪姐姐”劉蘭秀:“戰疫,我是一個行動派”
“今天,這批生活物資和防疫物資有70多件,準備送到類烏齊……”劉蘭秀邊說邊走進倉庫,跟大夥兒一起搬物資。 [詳細] -
四川華西婦幼醫學援藏:從“輸血”到“造血” 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傳統的醫療援藏,更像一種‘輸血’,醫療專家在西藏待一兩年,然後回來。現在我們的援藏可以理解為‘造血’,把華西婦幼醫學的醫療技術、管理模式、培訓模式帶到西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