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各族青年積極投身生態建設
秋日的拉薩河畔,遠處山峰映雪,近處山穀蒼翠。一條條綠色輸水皮管沿山體(ti) 蜿蜒而上,幾處自動噴水設施嗞嗞作響,澆灌著高原上的這片綠意。
跟隨次仁頓珠的腳步,記者來到西藏自治區拉薩市郊區的白定溝,山路陡峭崎嶇,一棵棵齊腰高的油鬆樹苗向陽生長。次仁頓珠在拉薩市城關(guan) 區蔡公堂街道白定村經營一家建築公司,今年3月起,他帶著村裏一群年輕人在白定溝山坡上義(yi) 務植樹造林,一幹就是4個(ge) 多月。
“種樹是一時之功,養(yang) 樹要下更大功夫。”中國銀行西藏分行職工何偉(wei) 軍(jun) 是這片林子種植、養(yang) 護的負責人,他指著不遠處的基礎設施說:“今年初,我們(men) 單位很多年輕人參加了植樹造林。為(wei) 了種好這些樹,大家花了不少心思,那些簡易道路、圍欄、灌溉設施,都是一點點修起來的。”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保護好西藏生態環境,利在千秋、澤被天下。”共青團西藏自治區委副書(shu) 記何華說,“喜迎黨(dang) 的二十大,西藏各族青年積極投身生態環境保護,以‘青春之我’守護雪域高原的綠水青山。”
一條白定溝,眾(zhong) 多植樹人。作為(wei) 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的一部分,白定溝植樹造林區劃分為(wei) 多個(ge) 片區,許多企業(ye) 、單位按片負責,眾(zhong) 多青年誌願者挑起大梁。
“今天白定溝有個(ge) 地方需要協助澆水。”一大早,25歲的消防員多吉措傑和兩(liang) 位同事駕車趕到白定溝的一處人造林。“這裏的灌溉設施已經基本建成,森林也開始逐步發揮涵養(yang) 水源的作用。”多吉措傑說。
26歲的馬曉林是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的電力保障負責人,他和團隊要保障20多萬(wan) 畝(mu) 造林範圍的電力供應及各類灌溉設施平穩運行。今年1月起,馬曉林帶著團隊幾乎每天駐守在施工現場。作為(wei) 西藏自治區重點生態工程,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覆蓋拉薩和山南市的9個(ge) 縣區、35個(ge) 鄉(xiang) 鎮,預計到2030年完成營造林200多萬(wan) 畝(mu) 。
在藏北羌塘,青年管護員悉心守護棲息在此的藏羚羊等野生動物;在藏東(dong) 南林區,青年護林員穿梭於(yu) 鬱鬱蔥蔥的廣闊山林;在喜馬拉雅山地,青年科技工作者翻越崇山峻嶺,開展多種生態科考……廣袤的雪域高原上,西藏各族青年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揮灑著青春和汗水。
美麗(li) 中國,奮鬥有我。近年來,西藏各級共青團組織帶領廣大團員、青年誌願者圍繞生態環保、保護母親(qin) 河等開展誌願服務數千場次,協助完成造林超45萬(wan) 畝(mu) ,植樹護樹超30萬(wan) 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湘河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下閘蓄水
12日,西藏湘河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下閘蓄水。水庫進入蓄水期,標誌著湘河水利工程逐步投入運行。 [詳細] -
西藏積極開展生態文明示範全域創建
近幾年,西藏7市(地)空氣環境質量平均優良天數保持99%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7市(地)政府(行署)所在地城鎮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詳細] -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林芝市生態優美、風景旖旎,素享“西藏江南”美譽。由市中心出發,驅車沿318國道往東南方向行駛十幾分鍾,就來到了嘎拉村,西藏“桃花第一村”。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