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起點,我們對科教融合發展信心十足
轉眼間,在科教融合大背景下組建的齊魯工業(ye) 大學(山東(dong) 省科學院)已經運行5年有餘(yu) 。這5年,我們(men) 感悟良多。
科教融合是指科學研究與(yu) 教育教學一體(ti) 化,本質是通過“科”“教”協同,促進人才培養(yang) 和科學研究的雙向提升。
從(cong) 曆史上看,科教融合已經走出了3種模式,即嵌入模式——將實驗室建在高校周邊,由高校托管,實驗室與(yu) 高校密切交流合作,人員互聘互用;延伸模式——在科研機構的基礎上成立高校,將科研資源轉化為(wei) 教育資源;協同模式——高校與(yu) 科研院所實質合並為(wei) 一個(ge) 科教融合機構。
在上述3種模式中,第3種模式是我們(men) 的追求。
山東(dong) 是工業(ye) 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ye) 大省,亦是教育大省。但是長久以來,山東(dong) 省卻缺乏與(yu) 其體(ti) 量相對應的工業(ye) 類高校。因此,在科教融合的大背景下,組建新的齊魯工業(ye) 大學便提上日程。
2017年5月28日,山東(dong) 省政府印發通知,宣布要整合原齊魯工業(ye) 大學和山東(dong) 省科學院,組建新的齊魯工業(ye) 大學(山東(dong) 省科學院)。山東(dong) 省委、省政府希望通過整合兩(liang) 個(ge) 單位的優(you) 質教育科技資源,匯聚形成全省主要工業(ye) 學科領域的“產(chan) 學研用”一體(ti) 化發展優(you) 勢,支撐和帶動全省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回想組建後的這5年,改革難題接二連三。
原齊魯工業(ye) 大學和山東(dong) 省科學院分屬教育和科技兩(liang) 個(ge) 體(ti) 係,在財政供養(yang) 、運行模式、管理體(ti) 製、資源渠道、人員結構、服務對象等方麵存在較大差異。
采取哪些措施才能讓兩(liang) 者更好地融合發展?
首先,我們(men) 從(cong) 強化頂層設計入手,提出創建科教一體(ti) 協同發展的治理架構,即學校(科學院)設置一套黨(dang) 政領導班子,將兩(liang) 套中層黨(dang) 政管理機構整合為(wei) 一套機構,統籌利用好教育和科技兩(liang) 類資源,建立統一決(jue) 策領導、統一貫徹落實的管理運行機製。
學校(科學院)設置一套黨(dang) 政領導班子,整合一套中層黨(dang) 政管理機構,隻是完成了物理層麵的整合,我們(men) 稱之為(wei) 科教融合的1.0版。隻有推動各學院與(yu) 各研究所層麵的實質融合,使兩(liang) 者產(chan) 生化學反應,才能真正實現科教深度融合,我們(men) 稱之為(wei) 科教融合的2.0版。
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我們(men) 以學科為(wei) 引領,整合學科領域相同或相近的學院和研究所,組建成立了14個(ge) 實體(ti) 化學部,保留學院和研究所的牌子,著力打造教學、科研雙輪驅動的科教融合新平台。
科教融合是一項嶄新的事業(ye) ,不能任由固化過時的條條框框束縛發展活力。隻要不違背相關(guan) 政策,有利於(yu) 事業(ye) 發展,我們(men) 就“能放盡放”,把辦學經費、人財物等管理權限下放給二級單位,賦予二級單位更大自主權。
無論是院所還是高校,引才與(yu) 育才都是重中之重。
我們(men) 優(you) 化實施各類人才發展計劃,構建了“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學術骨幹”三級人才隊伍培養(yang) 體(ti) 係。各類人才兼具教師與(yu) 科研人員雙重身份,共同服務於(yu) 人才培養(yang) 、科學研究和社會(hui) 服務。
科教融合以後,科研成為(wei) 我們(men) 最為(wei) 突出的“長板”。所以,我們(men) 充分利用研究所和學院在科研定位與(yu) 研究方向上的互補性,主動承接大項目、積極培育大平台、加快產(chan) 出大成果。
實踐證明,我們(men) 做對了。
過去的5年,學校(科學院)各項事業(ye) 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比如計算機科學與(yu) 技術學科獲批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計算機科學與(yu) 技術、輕工技術與(yu) 工程分別入選省“高峰學科”和“優(you) 勢特色學科”,5個(ge) 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入選山東(dong) 省高水平大學“衝(chong) 一流”建設高校;王軍(jun) 成研究員增選為(wei) 中國工程院院士;科研經費從(cong) 5.9億(yi) 元增長到11.3億(yi) 元,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8項,獲國家科技獎勵4項;成果轉化經費突破18億(yi) 元,孵化企業(ye) 50餘(yu) 家。
站在新的起點上,學校(科學院)推動科教融合發展的目標更加明確,實現科教深度融合的路徑更加清晰。伴隨著全麵深化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們(men) 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作者係齊魯工業(ye) 大學(山東(dong) 省科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有項補助6萬元 西藏本專科教育階段學生資助政策請收藏
近期,西藏自治區教育廳發布了西藏本專科教育階段學生資助政策簡介。簡介共統計了50餘個資助項目,有多個資助項目金額超過萬元。[詳細] -
院士為新生授課富有深意
今年9月,楊士莪院士獲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近日,91歲高齡的楊士莪再次走上講台,為本科新生開講專業第一課,這一幕贏得無數網友的敬意。60餘年來,他堅持用自己的科研經曆為大學生上第一課。 [詳細] -
中國藏醫藥界:搭建學術品牌和發展聯盟促守正創新
中國兩大藏醫藥博士生培養機構共同打造全國藏醫藥博士生學術交流品牌、中國西部六家藏醫藥學術團體啟動藏醫藥學會發展聯盟……眼下,中國藏醫藥界廣泛攜手,搭建平台,促進千年藏醫藥守正創新。 [詳細]